携号转网政策进展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明确要求今年在全国开展此项业务。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通知,对今年落实携号转网业务进行了部署。 通知强调,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重大社会效益的惠民工程,要求三大运营商及相关单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简化工作流程,强化工作联动,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确保任务如期完成。 通知明确“携号转网”建设改造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准备(3月到8月)。3月底前,各运营商制定本企业的建设改造方案,工信部信通院制定完成集中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改造方案;8月底前,各运营商完成立项、采购、网络和系统改造、网内测试等工作,具备网间联调联试条件。 第二阶段:联调联测(9月到11月)。11月,各运营商、信通院完成系统割接上线,做好系统定级备案、风险评估等网络安全相关工作,具备向用户提供“携号转网”服务能力。 第三阶段:服务提供(9月到11月):9月20日前,天津市、海南省等前期试点省市,按照“携号转网”管理政策正式提供服务。11月25日前,其他26个省(区、市)“携号转网”服务上线试运行。11月30日前,全国范围内正式提供服务。 通知要求各运营企业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建设配套安全措施,做好用户协议规范、信息登记、客户服务等工作。 国外携号转网的情况 从国外的情况看,携号转网对竞争格局可能产生以下四种不同的影响。一是实施初期,使主导运营商市场份额下降,但3 年的时间窗口过后,主导运营商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如日本和韩国;二是在一些小国家,如希腊、葡萄牙、立陶宛等,该政策反而会促使主导运营商份额进一步增加;三是对主导运营商市场份额无影响,如加拿大;四是主导运营商份额本来呈下降趋势,政策实施后,份额趋于稳定,不再下降,如捷克和立陶宛。 携号转网对政府来说,可以提高号码资源利用率、强化市场竞争的目的;对客户来说,可以更方便地更换运营商,降低换号成本,追求更好的服务;而对运营商而言,则会造成存量竞争的加剧,其资费策略、运营成本、业务开展均受到一系列影响,价格战将导致营销费用大幅增加,利润空间大幅压缩,行业利润进一步下降。 日本在 2006 年起正式开启携号转网服务,为防止用户流失,主要运营商在下调资费套餐的同时,又是送手机又是送补贴,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为了谋求补贴,部分用户在与一家运营商的合约到期后,携号转网到另一家运营商,过一两年新合约到期,再转回来。 国内试点情况 我国于2010年11月开始在天津、海南进行携号转网试点,2014 年在江西、湖北和云南开放了第二批试点。 业务办理的前提 号码必须实名登记、不欠费、不处于停机状态、无未到期的在网协议或约定、距离上次转网时间间隔不短于 120 天等。 业务试点的情况 综合各方面信息,2010年至 2018年底,在试点地区,累计有167万用户使用了这项服务。相比这几个省市的用户规模,这个数字对运营商的影响只能说微乎其微。 试点用户较少的原因 与国外携转情况相比较,国内携转效果一般,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客户不具备携号转网条件导致审核通过率过低是主要原因。而审核不通过在主要因素是合约未到期。 2.近几年来,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力度惊人,流量从“不够用”向“用不完”转换, 三大运营商资费差异进一步缩小,用户少了一个转网的理由。 3.双卡手机迅速普及,不少用户已经习惯了一部手机两张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部分客户的转网需求。 4.目前手机号码绑定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的情况较为普遍,携号转网后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无法接收微信、支付宝、银行等第三方验证码及短信的情况,这让用户在携号转网时存有疑虑。 下一步展望及对运营商的建议 在当前移动互联网高度普及、运营商资费差异空前缩小、服务越来越同质化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携号转网在我国全面开展后,用户参与度将低于其他国家。国家政策已定,现在再讨论有没有全面实施的必要,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不过,虽然预计客户参与度不会太高,运营商仍需要高度关注市场动向,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结合国外携号转网开展及国内试点情况,建议运营商在以下几各方面做好文章: 1.做好存量客户特别是中高端客户的保有工作;多种手段构筑存量客户携号转网屏障。这虽是老生常谈,却是竞争根本。融合产品、家庭V网、 黏性业务是用户携号转网的业务屏障,需要用心去维护。 2.夯实服务与移动网络及宽带核心能力,完善服务能力,确保服务领先。在此过程中,要营造企业和用户都遵守契约精神的良好氛围,对不遵守契约精神的无理由投诉运营商要敢于说NO。 3.加强渠道的服务及忠诚度管理,避免渠道引导客户恶意转网,套取双方佣金。 4.加强吉祥号码等资源的高效利用。携号转网情况下,码号资源一旦投放市场,便不再向过去那样长期归属于这个运营商,因此,要对优质号码客户加强服务,未雨绸缪,做好工作。 5.对于有意携转的用户,要通过预警模型,把握其携转主因,针对性的进行保有和挽留;对于竞争对手用户,特别是中高端用户,要分析其特征,进行精准营销,吸引其携号转入。 6.开展以上工作的同时,要加强行业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导致无底线价格战,让当前收入增长乏力的电信行业雪上加霜。 对用户的一点提醒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号码已经被嵌入到各种服务中,与话音时代相比,这11个数字,对个人来说变得更重要了。 因此,在打算携号转网之前,我们一定要理性思考,这么做,风险、成本和收益是否匹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