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看哲学书时,我在想什么?

 濠上三寻 2021-11-26

今天分时段读了三本书(《一个德国人的故事》、《存在与时间》译本、《恶心》)中部分内容。除了第一本注意力比较集中外,后两本全程走神。

对于走神,我突然产生了好奇,是书的内容没吸引住我,还是我原本就没留心内容,还是有些书就容易引发人灵魂出窍。

这三本书除了第一本偏故事描述外,其他两本都偏哲学,尤其是第二本,几乎是纯哲学。

那么,当我看哲学书的时候,我在想什么?此刻回想起来,脑袋一片空白。这种空白是思考过后做了现场清理,还是我压根什么都没有想。

那我看《存在与时间》译本时,我怎么觉得精神涣散,脑子如走马灯般七彩闪烁?我是在消化那些似懂非懂的文字,还是那些文字令我产生以为自己在思索的错觉?

我自认为自己对哲学感兴趣,但每次看哲学书都会跑火车。杨立华老师曾在课堂上说他考研复习期间,每天都把自己钉在图书馆某个座位上。但在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时,他总忍不住走神,还时常在脑海中编写各种剧情(估计是电影看多了)。

我走神倒不是在编故事,我更像是灵魂出窍,思维进入了另一个时空。这种感觉其实挺奇妙的,眼睛像扫描仪一样逐字逐句扫过,但就是没法在脑中成像,仿佛读的是无字天书,可每页纸明明都爬满文字,而且每个字都认识,但他们经过哲学家加工组合后,竟变得那样抽象陌生。

存在、此在、时间、现象、本质、解构、虚无…

这些哲学词汇,论其涵义,仿佛都知道一点。但如果要求用哲学语言来解释,大脑、语言中枢和嘴巴瞬间断开连接,各自陷入尴尬静默,只有眼睛在那干着急。

我看的这本《存在与时间》译本出自陈嘉映,第一次听到陈老师大名是在其学生周濂的喜马拉雅哲学音频课上;第二次看到陈老师是在许知远的《十三邀》上。

当许知远问陈老师自己担任多个角色(创业公司老板、访谈节目主持人、历史文学写作者)时该如何协调这些身份。陈老师的回答让我看到了一道哲学光芒:

我们总被提醒要注意真诚下面隐藏着的虚伪,其实,虚伪下面也隐藏着真诚。

由此,我想到,当我在看书的时候,我在走神;当我走神的时候,我是不是依然在看书?

当我无法用语言解释哲学概念时,也许并非是我没有理解这个概念,也有可能是我的语言不够发达。

海德格尔、萨特、福柯等人一生追着哲学奔跑,跑着跑着,都在某个分叉口转到语言跑道上去了。可以说,语言是哲学家绕不开的关卡。

但有些哲学词汇(如道、存在等)是语言无法解释的,如果这个时候硬要语言给个说法,那这个说法无疑会遮蔽真理本身。此时,语言又变成了哲学道路上的迷雾或陷阱。

七绕八绕,早已离题。也许应该改成:当我回想“看哲学书时的走神”,我想到了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