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黑泽明《蛤蟆的油》

 濠上三寻 2021-11-26

读《蛤蟆的油》纯属意外。

今天看《正午故事之失败者之歌》,主人公李霄峰常抱着一本黑泽明自传《蛤蟆的油》看。

我是被“蛤蟆的油”这一奇怪的四字组合吸引,而对黑泽明,这个日本乃至整个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导演竟一无所知。我再也不好意思自称“电影迷”,并为自己浅薄狭隘的“迷之自信”汗颜,就像一只站在镜头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丑陋不堪,吓出一身油。

其实,我听说过黑泽明导演的大名,他是很多导演、演员和影迷心目中的榜样、偶像和男神。我也一直想找机会观看他那部主观人性与客观真相撕裂拉扯的电影《罗生门》。

但我始终没有向黑泽先生迈进一步,直到今天不小心踩到“蛤蟆的油”,这坨油直接把我逆时针送到了黑泽先生的襁褓时代。

那时,他一岁,正坐在洗脸盆里欢快玩水,突然失去平衡,连人带盆翻倒在地。头部着地前,在空中划出一个优美的弧度,这个过程中,他看到天花板上有一个亮亮的东西。

这段描述,完全是一个电影镜头。有人物、有剧情、有冲击,甚至,还有灯光。奇妙的是,他竟来自一个1岁的婴儿视角。

黑泽先生用这个“婴儿镜头”把我们带入了他刚出生的时代,他的父母、哥哥、姐姐们轮番出场。

接着他开始讲述童年时的晚慧以及老师同学对他的嘲笑。

从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在人生起跑线上稍显迟钝的孩子,其实内心极为细腻而敏感。试问,有几人记得自己1岁洗澡时有无翻过盆?

后来,他遇到一个非常好的小学老师-立川先生,经他不断地鼓励和启发,就明显跑的比其他小朋友快了。

有时,笨鸟与头鸟之间,差的只是一个好的引导者。

笨鸟一旦尝到了做头鸟的甜头,就会上瘾,也就不想再做回笨鸟。

黑泽先生从此之后,一直就比其他同龄人起的更早,学的更多,过的更苦。

笨鸟哪怕做成了头鸟,也要保持先飞的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黑泽先生的三哥-丙午,这个从小到大都比弟弟聪明优秀并一直被弟弟奉若神明的“头鸟”,却在27岁时自杀了。

之所以提他三哥,是因为黑泽先生进入电影行业,很大程度上是受三哥影响所致。

三哥除了常带弟弟去看电影外,还善于发表电影评论,并做过无声电影翻译。

这种沉浸式的耳融目染,是最好的培育方式。

三哥丙午就像是一个引领黑泽明进入电影世界的使者,在他短暂的27年生命里,他不止一次帮助弟弟克服成长障碍。

曾有人对黑泽明说:“你哥哥是底片,而你,是正片”。

底片,是基础;正片,是主戏。

但正是有了哥哥这个底片地栽培,才会有弟弟这部正片的上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