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所以有些字有不同的含义,而不同的字是同一个音。所以才出现了很多谐音。例如:朱成京,很容易被读成“猪成精”。在三国时期就有一位大将的名字非常搞笑,实力却很强大的大将,甚至他被敌人包围之际,敌人都不忍伤害他,磕头求他离开。 这位大将叫做傅燮,燮的本意是调和、谐合之意,他的父母给他起的名字,也希望他戒急戒躁、温和待人。偏偏傅燮二字谐音“腹泻”,这就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了。虽然傅燮名字起的搞笑,但是却是一位实力强大的英雄。 傅燮是名臣之后,身材高大,忠义无双。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所以傅燮跟随名将皇甫嵩出征讨伐黄巾军,大破黄巾军,斩首敌军7000余人。而傅燮生擒黄巾军将领立下大功。 当时大军胜利,班师回朝之后,本来傅燮可以得到很大的奖赏,但是因为有奸臣从中作梗,诬陷傅燮,所以傅燮并没有受到封赏。后来凉州叛乱,皇甫嵩因为暂时失利而被罢官,此时司徒崔烈建议放弃凉州城池,但是傅燮站出来据理力争,认为要将司徒斩首,天下才会安定。正是因为傅燮的抗争,赢得了朝廷百官的敬重。 后来公卿职位空缺,大家都建议让傅燮担任,当然不是因为傅燮和朝城关系良好,而是因为傅燮为人正直,不惧权势,一定会秉公处理政事。 后来他因为得罪了赵忠,而被设计贬出京都,去做了凉州汉阳郡太守。傅燮在做太守期间,体察民情,关爱百姓,即使叛乱的羌人都被他感动,归降于他。当时他所治理的境内,人民百姓安居乐业,但就是这样一位忠臣,最后却没有得到善终。 当时河西刺史耿鄙出兵征讨韩遂等人,此时耿鄙急功近利,傅燮多次劝阻他,最终使得全军覆没。当时傅燮手中的兵力也被他抽调走大半,所以他被叛军包围,粮草断绝。这个时候,大家肯定以为傅燮此人必死无疑,但是在这场围困傅燮的战役中,在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上演什么流血事件。 当时敌军在包围傅燮之后,并没有下令攻城,而是纷纷跪地请求傅燮放弃守城,让他们来接管城池。而傅燮本人,则会有她们护送离开。当时敌军虽然包围城池,但是却不忍加害傅燮,纷纷跪地求他自保。 当时傅燮本来可以顺应民意,离开前线,从此归隐田园,或者再次寻找机会为朝廷效力,但是傅燮此人性情刚烈,并没有听从敌军的建议。而是坚持与城城池共存亡,最后战死沙场,汉灵帝知道后,感怀他的忠烈,所以追封他为壮节侯。 就是这样一位忠义之士,甚至连敌军都对他敬重不已,不忍伤害他。虽然他的所作所为在现在看来是愚忠,但是他的爱国情怀,是值得我们敬重和景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