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烧死母亲的头号嫌疑人是父亲,20岁小伙能怎么办?

 新用户48533353 2021-11-26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离婚七年》系列已转去小号更新

请点击下方链接关注小号查看


烧死母亲的头号嫌疑人是父亲,
20岁小伙想告父亲却屡次被劝阻


文/晏凌羊

 01 

最近,#女子被家暴后遭丈夫泼汽油烧伤去世#的新闻,看得我愤怒不已。

事情发生在云南。

二十岁小伙陈昌雨的父亲两次入狱,母亲禹秀英独自将他带大,一个人种地、打工,活得异常艰难。

母亲常年忍受丈夫的家暴,她数次离家出走,但因家人劝和、卑微的出身,又无奈返家。

陈昌雨的父亲和母亲是怎么结婚的呢?是两人先相处,后来他母亲听人说父亲终日游手好闲,是个地痞流氓,就不想和他继续,但是,他父亲找来几个朋友把母亲带回家强奸了。

母亲看重名声,没办法,才和他结了婚。

结婚后,父亲疑似出轨,而且一有不顺心就拿母子俩撒气,动不动就拳打脚踢。

父亲两次因别的事情(不是家暴)入狱,他在牢房里的日子,母子俩才稍微过得安宁一点。

陈昌雨成年后,逃去广东打工,可最终,只等来母亲被父亲用汽油烧死的消息。

母亲禹秀英生前于医院录视频指认纵火的凶手是父亲,但是现在母亲已经去世,农村这种事件找证据比较难。

陈昌雨三月报案,十月才立案,嫌疑人目前已经被拘留,有待进一步处理。

陈昌雨录了视频发到网上,求大家帮帮他,其中提到了他不敢回村子里,害怕被父亲报复。

在这个案件中,我注意到三个细节:

第一、陈昌雨也常年遭受父亲的毒打。

第二、他曾经报警过,但民警认为是家务事,没有介入处理。

第三、他说,如果父亲坐牢出来,他该养(他)还得养,因为自己是他生出来的。

从第三个细节,我觉得陈昌雨平时没少被周围的亲戚、邻居灌输“他再不好,好歹也是你爸。没有他,哪来的你”之类的观念。

禹秀英生前也是被这么开导的:“如果过去的事能够放得下,就重新和他过日子吧;放不下的话,再离婚。古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能在一起过,就在一起过。他要是再对你动手,就离婚。”

围观这起事件的很多村民持着一个共同观点:“这是一起家庭悲剧,应该息事宁人。”

村里很多长辈已经劝过陈昌雨,“人死不能复生,你现在就只有一个亲人了,不要再告了”。

一位村干部甚至告诉记者,陈昌雨太钻牛角尖了,“事情已经发生了,是一家人的不幸,儿子不能一味地把爹往死里整”。

我就非常迷惑:?????!!!!

为什么所有人都在劝受害者“要忍耐”,却没人去劝家暴者“不要打”?

为什么所有人都在劝儿子“不要告”,却没几个人去劝家暴者“不要伤害”?

是因为打不过家暴者,只敢去劝受害者吗?

这件事情经网络发酵后,网上也有很多言论在说:没人逼着这女的结婚,要离婚也只能她自己去,这就是她自己作的,谁让她不离婚、不逃走?

的确,在这段婚姻中,禹秀英确实有她的问题,但是,离婚、逃走有时候也没法保障生命安全。

被前夫烧死的拉姆,都已经离婚了、逃走了,还是被前夫缠上,最终被烧死。

还有很多妇女,在离婚路上、离婚后被前夫砍死。

有一种男人,你招惹上了,就摆脱不掉了。

每次有烈性家暴案发生,受害者或其家属上网求助,总会有“你为什么不离婚”“为什么不逃走”“为什么眼光那么差”之类的声音。

于是,家暴者承受的舆论谴责总是比被家暴者少。

大家都习惯了劝人“赶紧逃”,却不敢站出来冲施暴者喊一句“住手”。


 02 

网上还有一种言论是:陈昌雨都已经那么大了,为啥不把父亲给砍死?

可是,我感觉二十岁的他,真有点“习得性无助”症状。

父亲烧死母亲后逍遥法外,他报警,第一反应是怕父亲报复……

是的,不是这个父亲怕儿子来复仇,而是他害怕父亲会加害自己。

他已经二十岁,真要是豁出去跟父亲对抗,心够狠的话,是打得过父亲的。

但是,他可能已经彻底不敢了。

父亲打母亲,父亲也打他……父亲多年来的残暴,也阉割了他和母亲的血性。

他甚至还想着,以后还要赡养父亲,因为是父亲把他生出来的
(实际上父亲只完成了一次射精)

家暴的恐怖,就在于这里。

它会让一个人患上“习得性无助”,失去反抗心,失去自卫的欲望。


所谓“习得性无助”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

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它难以承受的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哪怕实验者先把笼门打开,狗不但不逃走,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呻吟和颤抖。

后来,人们把
“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的心理现象,叫做“习得性无助”。

很多人总是在指责“被家暴的人”为什么不逃走。

很简单啊,因为他们在长期被殴打、虐待的过程中,已经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泥潭,彻底失去了反抗的勇气。

哪怕有能力逃,也因为缺乏勇气而不敢逃,接着将自己推入更痛苦、更危险的境地。

哪怕家暴者出意外死了,被家暴的心理创伤以及“习得性无助”可能也会伴随终身。

 03 

我的家族里,出现过我舅这个家暴老婆和父母的人渣,也出现过被姨夫家暴致死的小姨……

我曾经写过他们的故事,点击这里可以查看:我的舅舅死了,他终于死了(全文)》《我那个被家暴的小姨,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全文)

这两个亲人,如今都不在世了,但我对家暴议题始终关注,并且敏感。

前段时间,某贷款APP在电梯广告中宣传自家产品时用的文案是:“打老婆的人,不借”以及“不打老婆,及时到账”。

这个广告语引起极大的争议,并且迅速换了口号,就是因为:打老婆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社会议题,背后不知道饱含多少受害女性的血泪甚至冤魂,不可以拿来这样调侃。


我不知道我发这篇文章能影响多少人,但我还是想说:“受害者有罪论”可以少一点。

哪怕是弹簧,也不一定遵循“压得越狠,反弹越高”的定律。超过一定限度的重压,弹簧直接会崩断。

人,也一样。

长期身处高压环境,有的人真会“习得性无助”,彻底丧失反抗力……

我们只是站在正常人的角度去揣度,却不知道当事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地狱生活。

家暴受害者,已经是受害者。他们哪怕远离了家暴,心底也会留下巨大的心理创伤。如果他们及其家属向你
(上网)求助,请你不要再踩上一脚,往人家伤口上撒盐。

整个社会更应该形成一股要求家暴者“立刻住手,否则爆头”的风气,而不是去苛责被家暴者“你为什么不逃”“你为什么那么没有眼光”。

我不知道我反反复复说这些,能不能影响到我的读者,但……能影响一个是一个吧。

另外,在陈昌雨的这个案件中,我对警方将家暴当成家务事处理的方式感到很失望……

被家暴者受到的伤害,不仅仅是家暴发生时的那一点人身伤害,它会形成终身的创伤。

我之前也在公号上讲过一个女孩的故事:在第一段婚姻里,她经常被丈夫暴打,她离婚很多年后依然会做噩梦,后来她找了一个丈夫,丈夫对她很好。有一次两人起争执,丈夫只不过把手抬了起来撩了一下头发,她就以为丈夫要打她,吓得连退几步、浑身发抖。

家暴行为,就应该要从严处置,因为一个连家人都殴打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性只会更大。

家庭,不应该成为故意伤害甚至谋杀的避难所。

伤害、杀害家人,就应该要比“伤害、杀害陌生人”遭受更严厉的惩罚。

孔子说“亲亲相隐”,以前我觉得它有违法治理念,可真是这样吗?

WG时期,我们看到太多的家庭变成“角斗场”,子女揭发父母、夫妻相互检举的情况比比皆是,家庭不再是家庭成员能得到感情慰藉的港湾。

孟德斯鸠说过:“
为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须知人性却是风纪之源泉。”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敢于“大义灭亲”的人,恰恰正是有可能造大反的人,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连家人都伤害,你指望这样的人热爱社会?

“亲亲相隐”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选择。当事人会面临巨大的伦理困境,但这种“困境”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体现。

如果你认可“亲亲相隐”,那就更应该认可“伤害、杀害家人应该从重处罚
(相比伤害、杀害陌生人)

可我国目前完全反过来了,处处都在鼓励“大义灭亲”,处处在鼓励“伤害家人”
(伤害家人比伤害外人代价低)

这是在破坏“人性基础”,反而会催生更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反家暴措施,但是,我们希望能被执行到位,希望家暴者能得到法律的严惩,让拉姆、禹秀英少一点,再少一点。


拜托了!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陈昌雨一直觉得,因为从小被母亲带大,他性子里少了些阳刚……

可是,小伙子,让你失去阳刚和血性甚至陷入“习得性无助”的,不是你的母亲,而是那个经常殴打你们母子俩的残暴父亲。

男人的锅,不能再让女人来背了。

请每一个人以后都站出来指责垃圾男“不要做”,而不是一遍遍去质问或劝慰受害女方:你为什么不能忍?!

ps:今天的三条,推荐的是正宗的潮汕牛肉丸,不便宜,却是真牛肉、牛筋做的,入口味道确实不一样,而且相比猪肉,牛肉确实不容易变胖。冬天,牛肉丸火锅,吃起来嘿!欢迎移步去看哈或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喜盼】牛肉丸 4包*250g

50年传承 潮汕正宗牛肉丸  金奖加持

低脂款:官方指导价:119元

粉丝优惠价:108元 

金奖款:官方指导价:99元

粉丝优惠价:89元

即可购买

关注「晏凌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