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柳江文物古迹

 探秘桂北 2021-11-26

 文物

 
   “柳江人”头骨化石
   1958年在通天岩发现“柳江人”头骨化石,经我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考证,址内的头骨 化石定名为“柳江人”,为华南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新人(智人),体型特征已与现代 人基本相同。大约生活在距今4万多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是迄今在中国以至整个东亚发现的 最早的现代人的代表。
   现藏在北京中国科学院, 复制品存本县文物管理所,1963年2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 人民委员会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鼓
   1981年,百朋公社镇西大队农民在岭坡耕地时发现。该铜鼓用青铜铸造,通高56厘米, 鼓面直径81.5厘米, 鼓面周沿有4蛙,中心的太阳纹为12芒,芒间夹双翎形纹。鼓身纹饰繁 复精美。该铜鼓属古代铜鼓分式中的冷水冲式。经鉴定,其制作年代为东汉时期。现藏于县 文物管理所。
   汉代滑石人面具
   1983年里雍新安古墓出土,近正方形,边长24厘米,洁白如玉,为精雕细刻的艺术-品, 雕刻技法纯熟。人物头象造型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东汉时期物品,现藏于县 文物管理所。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
   分别发现于新兴农场通天岩、土博甘前岩和百朋甘龙岩,对研究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有 一定作用。现藏于县文物管理所。
   古钱
   1980年3月, 三都公社有两位医生发现一处古代铜钱埋藏,有晋、唐、宋、元、明五个 朝代的铜钱共44种。最早的是东晋“咸康通宝”,最晚的是明朝“永乐通宝”。现藏于县文 物管理所。
   太平天国铜炮
   1958年在进德公社黄岭大队发现,炮身上面明刻“太平天国丁已七年十月吉日立”等文 字。现存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古迹


   “柳江人”洞(通天岩)
   在距县城27公里的柳(州) 石(龙)公路附近,新兴农场场部东侧约1公里处。因洞顶有个 窟窿,可以仰望天空,故名通天岩,岩口朝北,高约2米,宽2.5米。入内为一狭长的管状溶 洞。洞顶石埚很多,顶壁上有滴石和流石类的沉积物。据判断,在没有受到人工开挖之前, 洞内几乎为堆积物填满,堆积物分三层:上为黄褐色钙华板,厚约0.2~0.5米;中为含碎石 角砾的黄褐色粘土和砂质粘土,厚约4~8米,其上部夹有薄层钙华板,“柳江人”及其共生 的动物化石均发现于本层上部1~3米的深度内;下层为灰色中细沙夹黄色致密潮湿粘土层, 厚度不及一米。洞穴附近为缓丘地貌,西北面分布有大片的岩溶峰林平原及孤峰平原。1958 年,新兴农场工人在该洞穴挖取硝泥作肥料时,发现“柳江人”的头骨化石和4个胸椎、5个 腰椎及骶、 骨、右髋骨、左右股骨各1段。在此洞同时出土的还有大能猫、箭猪、犀牛、剑 齿象、巨貘、猪、熊、獾、水獭、弥猴、猩猩、果子狸、河狸以及牛类、鹿类等的牙齿和碎 肢骨化石。“柳江人”的出现,证明广西是现代蒙古人种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更新世 晚期已广布着人类活动的踪迹。对探讨人类的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极大 关注。国内考古工作者经常到此考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学者也相继前来该洞考察。
   木罗山
   在进德乡木罗村木罗寨背面, 距县城约2公里。1956年,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贾兰坡 教授在此山的思多岩和陈家岩分别找到一件人工打制的燧石石片和若干件打制石器。经考证, 都是旧石器时代的遗物。
   新安古墓葬群
   位于白沙乡大田村至水山村长约8公里的地段内, 距县城60公里。古墓群沿柳江西岸台 地分布, 距江岸约50~100米,当地称“九十九堆”。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古墓葬群 分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种,封土层高1.5~2米,封土直径10~15米。为中小型墓。1983年经有 关部门考古发掘,砖室的墓砖呈青灰色,砖面布纹清晰,两侧饰几何形花纹。出土器物有铁 灯、铜碗、陶罐、陶屋、滑石人面具等,其中滑石人面具雕刻精美、线条流畅、造型生动, 为广西所罕见。
   唐柳州司户参军刘[艹贲]墓
   在县城东北四公里都湖村北(今属柳州市郊区)。墓前石坊为清朝乾隆三十年右江观察使 王锦所建,宣统二年柳州知府杨道霖倡导重修。
   卧龙岩
   位于里高街西面约2公里处的橹锅山上。该山海拔559米,山体属土石结构。有岩高约3 米,宽约5米,深约4米。距洞下约6米处有一巨石,上面刻“卧龙岩”3个宏劲的大字,每字 高约68厘米、宽67厘米,题名为南宋嘉定乙亥年(1215年)转运判官方信孺。石刻为县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酒壶山
   位于柳江县城南部12公里处, 距百朋乡人民政府驻地约2公里。山体属石灰岩结构,孤 峰’突起,因形状酷似酒壶,故名。山脚的洞穴中有贝丘遗址,石壁上有“象鼻”、“壶山”、 “读书楼”等’摩崖大字。山腰的洞穴内外刻有清代当地名士覃少海 (桂系军长覃连芳的曾 祖父)写的诗词、游记。山上树木葱郁,山下溪流潺潺,景色如画,为县风景名胜。
   穿山古城址
   位于柳江县城东南面39公里处, 距穿山乡人民政府驻地约1公里。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 现。该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30步。城墙为夯土。今尚残存约60多米长, 高0.5至0.8米。城西面有护城沟,宽1.5米,深1米。城址内有明代陶瓷碎片。
   流山古城址
   位于县城西北面47公里处,在县氮肥厂宿舍区内,靠近龙江河。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 150米,东西宽100米,今尚残存数段土夯城墙。1970年县氮肥厂进行土建时,发现大量陶瓷 碎片及少量古钱币。该城址为宋——明代古城遗址。
   甘前岩
   位于柳江县城西面24公里处, 距四案小学约1公里。洞口宽4米,高2.5米,深20多米。1980年在该洞穴内发现属于5个性别不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的人牙齿化石7枚,并出土部 分动物化石。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曾多次到该洞穴考察。
   围陇“九厅十八井”
   清嘉庆年间建成的一都围陇村曾姓地主宅院,占地20亩。院前有护院河,大荷池,院内 有跑马楼。共有9个大厅,18个天井,120间房,柱、墩、角、梁、廓有雕塑或彩绘的图案。院子呈圆形,院墙高七八米,全用桐油、糖混合沙子石灰夯成。院墙每隔数米开有葫芦形枪 眼和金钱形了望眼。院内所有向外开的大门全用精刻的大石条砌成。整个建筑宏伟、坚固, 布局合理。对研究清乾嘉年间柳州一带的经济发展史、建筑史很有价值。清咸丰八年 (公元 1858年),因被周围团练告发:“接济贼粮,纠约浔洲艇匪上窜”。院破之日,被纵火焚烧, 但整体规模、建筑格局至今仍完整可见。
   鬼子坳
   位于里高乡板六村与果郎村分界处。相传观音老母在此坳生下百子,故名“百子坳”。坳侧山陡路窄, 是柳邕公路上的一处险要地段。1945年6月16日,国民党政府军第四十六军 五二五团从迁江抄小路赶到此坳,与附近乡村自卫队、民众阻击日军。激战两昼夜,日军伤 亡严重, 仓皇逃遁。为纪念这一胜利,在坳口建石砌牌坊,上书“鬼子坳”3个大字,又筑 纪念亭,立纪念碑,记叙歼击战经过。今碑、亭已毁。

                     史方志

狼牙山壮士跳崖究竟为何跳崖?时隔56年,日本老兵指出原因

古人成亲后,新娘为何要“三天回门”?有件“害羞事”只能娘家说

第八批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发布!看看是哪个?前后八批都在这里
男子生前立遗嘱:房产归父亲,妻儿都没份!这次,法院却没按遗嘱来分配……

这个遗址挖出的竹器,是做什么用的?

不要和我说抱歉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州蒋记五香豆腐干你知道吗?

全州县对这一非法行为开展清理整治行动...

张状元智办贪污案

1963年,耿飚忽然提出要将中国飞地坎巨提划给巴基斯坦,为何?

开国大将的传奇夫人,99岁高龄依旧健在,8个子女皆是栋梁

小小的龚老师,火热的奉献心——记全州建设完小龚桂香老师

漫游桂北(6)红色之最、书香之村:美美的洛口张家

全州籍老红军蒋再主动回乡当农民(红色记忆6)

探秘(5)屏山渡千古悬棺传说之真相

舜文化,中华文明的一座丰碑之二:舜帝南巡的终极之地在广西

发生在广西田阳投胎转世的奇闻怪事,太神奇了!却是真的!

这个全州人——磐石半船服贼盗,天下首廉美名扬。

广西一村民因祖坟被碾压索赔58万, 结果却反被赔3万多元!

全国首批!获评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的云台山景区你了解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