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方剂:认识一下清脏腑的“玉女煎”,了解配伍和功用特点

 wlqcc 2021-11-27

玉女煎出自清代名医张景岳,收录于他编撰的《景岳全书》里。由于其组方精练,一经问世就被时医所惯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玉女煎”的配伍和功用特点。

惯例先看看玉女煎的汤头歌诀:

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肾虚胃火相位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从汤头歌诀我们可以清晰地得知它的组成,非常简单:熟地黄、生石膏、知母、牛膝、麦冬五味而已。而歌诀里同时也明确地提出了它的适用证候:肾虚胃火。

这类问题在张景岳看来,都属于所谓的“相味病”,最常见的就是牙痛、牙龈出血这类现象。同时也可以有头痛、齿松牙衄、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此外,也适合用于消谷善饥、消渴之证。

君药:生石膏。张景岳取其咸寒之性,以清热泻火,清阳明经的火热,是为君药;

臣药:熟地黄,这是一味滋阴补肾之品。后世医家认为,可能生地黄更适合清泻火热。现代中医则认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胃火重时用生地黄,相火亢时用熟地黄。但我个人的意见,其实更倾向于沿用熟地黄。

即使是有所谓的热重,尤其是有某些局部的发热,比如清胃散就有面颊发热的描述,而玉女煎则没有,只是强调“胃火”,同时还有“相位”、也就是肾经的问题,常兼有腰膝酸软、腰痛脚软之类,显然还是熟地黄更加“王道”一些。

佐药:知母和麦冬。知母帮助生石膏清阳明经之热,有点类似于“白虎汤清气分热,膏知甘草粳米泻”一类的配伍了,当然,知母也有一定的滋阴之用。而麦冬则是增加熟地黄的滋阴之力。

使药:牛膝,牛膝能引药下行,也能引胃经之热下行,同时还可以补肝肾、强腰膝。

从玉女煎的脾胃来看,全方还是一个补泻兼施的方剂,由于主证是胃火牙痛,于是清泻胃火为标,而足少阴不足为本,所以还有熟地黄之类的滋阴养肾。从这个病机也可以看出,玉女煎所适合的证候,属于少阴不足而阳明有余,两者同时存在又相互影响。

想要更全面了解玉女煎,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和清胃散进行比较。在清胃热的方剂里,清胃散更是代表名方。两者比较起来,虽然都能清胃热,但:

玉女煎更强调少阴不足而阳明有余,在病机上是阳明有余的胃火、胃热;少阴不足是肾水不足,由于有肾阴不足,所以它的方名才叫做玉女煎。

玉女煎名清热降火、滋水降火的特点。针对少阴不足而阳明有余导致的胃火牙痛。但胃火胃热、头痛牙痛、牙衄等表现,和清胃散证就似乎一致了。

这就是玉女煎和清胃散的区别所在,简而言之,玉女煎虽然也有胃火牙痛,但没有清胃散那么重。更通俗点说,清胃散的胃火牙痛,大多属于“牙宣”,或者说是有牙龈溃烂的表现,而玉女煎则基本处于“肿痛”这个阶段。

据近现代医家的记载描述,玉女煎所适合的牙痛,牙龈大多是一种“嫩红”,且是散在的牙痛,稍微有点肿,不会有溃烂。

由于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也会有齿牙松动,同时口渴,口干比较重。这样的牙齿松动、烦热干渴,都是阴虚的 表现。

但玉女煎适应的“阳明有余、少阴不足”,这两方面又是互相影响。可以有发热但很少是高热,脉可以偏大,但按起来无力。

而足阳明胃火炽盛,又可以伤阴,阴不制阳反过来又会加重胃火上炎。因此这种情况经常是反复发作的。

古代中医说到的“消渴症”,基本就是胃热导致消谷善饥,也适合玉女煎。

所以,玉女煎和清胃散比起来,无论是清胃热,还是止牙痛,都不如清胃散那么强大。

但清胃散显然也有玉女煎滋阴养肾这方面功用。清胃散证是胃中积热,循经上炎,以实证为主。玉女煎是虚实夹杂,肾阴虚胃火旺。就是说少阴不足,阳明之热循经上炎。

所以说,玉女煎的脾胃特点,就是清热和滋阴并举,也是一种虚实兼治的方法,但还是治标泻实为主。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玉女煎的化裁。

如果胃火亢盛明显,可以加栀子,增加它的泻火作用。

如果牙衄出血多,可以再配伍生地、玄参。

因为玉女煎的组成为清胃泻火、滋阴养阴之品,脾虚便溏就不适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