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大摄氧量辨析

 老威小屋 2021-11-27

“ 七八年前,使用Garmin Fenix2的年代,那时我首次接触最大摄氧量这个概念。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错误地以为,这就是表示氧气吸入体内的肺活量......我相信,跟我那时候一样傻傻分不清相关概念的朋友,现在一定还有。

开始听说最大摄氧量是衡量一个人奔跑耐力的黄金指标的时候,曾经很热衷于提高自己的最大摄氧量。而在我自己使用佳明体系时,里面记录的最高值,是52。当时基于这个数值,给出的是这样的评估: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即使在训练后,佳明的手表上数据都有更新,但是在Connect里,始终不显示了。至今也没有搞清楚原因。

元旦开始数据集合到Polar平台上了,也就没有纠结Garmin Connect里不更新这个数据的问题(其他数据都可以正常同步),只要手表的工作正常就行。而这样一来,因为在佳明里记录的频次变少,系统就更不帮我分析了。

题图故事:2019年春节,从慕尼黑前往新天鹅堡的途中,图中远处的雪山翻过去,就是刚刚来时路过的奥地利了。

一、最大摄氧量,是身体对氧气的利用能力

开宗明义,最大摄氧量并不是肺活量所表示的吸入氧气的能力。

有一个说法更加直观:最大摄氧量是吸入氧气和呼出氧气的差值,即,一次吸入氧气后,被身体在运动中消耗掉的氧气。

运动时,氧气经由血液输送,通过毛细血管输送到肌肉细胞。氧参与肌肉细胞线粒体中的氧化反应。之前文章中介绍过,线粒体可以理解为是“代谢车间”,这种车间规模越大,或者数量越多,代谢的总能力就越大,能够给身体供能的能力也越大。所以,跑者往往会通过大量的慢跑,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出更强大的代谢能力。

下次如果有人很吓人地用“线粒体”这种专用名词来跟你说事的时候,只要知道这是有氧代谢的车间就可以了。普通人为了健个身跑个步,知道其然,就可以了。更何况,人体代谢产生能量这件事情,据说,是非常复杂的。并不是咱们普通老百姓读几本书、背几个名词就可以真正“知其所以然”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更关注的是根据“其然”,来指导我们的运动实践,这就够了。

过于热衷于拽概念,拽名词,都不是很有必要。

而在医院里做肺活量测试,就是一次“满满地”吸气以后,“完整地”呼出的气量(用仪器可以记录),这种状态下,假设吸入的气量能被完整地呼出。

线粒体发达,肌肉利用氧气的效率高,有氧代谢的能力强,利用脂肪来供能的能力就强,而脂肪对于运动所需而言,哪怕再瘦的人,脂肪也可以理解是“无穷无尽”的,这是有氧代谢能力强,最直接的好处。

坊间总有一个说法,“猛烈跑,逼出最大摄氧量”,听起来,好像是最大摄氧量是用猛烈跑来得到提高的。实际上,我的理解,这个猛烈跑,应该像考试,把实力展示出来,而这个实力的累积,却是平时的学习。

换句话说,要提高最大摄氧量,还是要通过大量的有氧跑,发展线粒体。

最近刚刚看到一个公式,可以用来估算最大摄氧量。15*(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如果上述安静心率是指平躺的心率(早晨醒来测了一下平躺心率)的话,根据公式算出来的,真的很接近我用佳明表测的数据。

二、两个不同平台获得VO2MAX测试值的方法

如果说,佳明一般在一场比较剧烈的锻炼后,有可能得到更新后的新VO2MAX的话,那么Polar获得VO2MAX的方式,则简直太幸福了。因为它是躺测

在Polar Beat软件里,有一项体能测试,需要通过自厂的polar心率带配合来完成的。

必须十分严肃地提醒一下:

这个结果虽然是躺着测得的,但不表示躺着就能得到,上文写得很清楚,这是表示测试者的潜力——

要想达到这个水平,“可能需要许多锻炼”。

通过艰苦的训练,当然可以阶段性地通过测试,来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但那得隔一段时间来看趋势才有意义。实际上,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在日常的训练中,跟踪自己是否取得了进步。

这就是Polar的跑步指数Running Index。它不完全等同于最大摄氧量,而是综合最大摄氧量、心率、心率变异性,以及跑步状态等因素,综合得出的。

如果它一直在进步,就说明训练是有效的。毕竟——最大摄氧量的天花板可以提高的空间很小(也有),一般认为,主要还是看遗传。而把潜力发掘出来,发挥殆尽,这是训练的目的。也许过了半年,测试VO2MAX的“潜力值”有几个数点的变化,但Running Index却是在日常可以看到进步的。

小结:

在佳明系统里,训练后得到的VO2MAX就是你现阶段的实际状态,而Polar通过“躺测”得到的是你的潜力,不是当下的能力。而当下的能力,可以通过每天的训练后得出的跑步指数分析来衡量——但是请注意,跑步指数不完全等同于VO2MAX——既然得到的是“潜力”,潜力这个东西就不应该每天在变化,而是相对的固定值,即使通过艰苦的训练,这个“潜力值”也是相对稳定的。我每次测,基本都是56~57这样的区间。这就是我的天花板。

三、两个体系都可以证明慢跑才促进摄氧能力

先说Polar。

在Polar里用有氧跑(相当于心率2区)做2小时的长跑,得到的跑步指数评估是优秀值:

近日做了一场冲刺,这场奔跑的强度大到什么程度?直被我视为“激进”的丹尼尔斯博士心率分区法体系里,它都大部分在4-5区!竟然没有跑死!

这样大的强度,训练结束后得到的跑步指数评估,却低得出奇,是我首次落到“优秀”之下:

说明跑步指数的高下,并不是以“猛烈奔跑”为依据。

再来看佳明。

使用佳明时,要获得最大摄氧量的数据,没有办法像Polar那样躺测得到一个潜力值,实际训练中得到一个实际值。

所以,一般在使用佳明时,都会通过猛烈奔跑(相当于考试手段)来知道自己目前的最大摄氧量值。

但是,训练最大摄氧量的课程,却不是一味地猛烈的,而是以慢跑加上间歇高强度刺激。我们来看官方的“提高最大摄氧量”的训练课程:

这个课程我存在手表里,实践过几次,其实是可操作的。训练中“最艰苦”的阶段,是400米190-250步频的阶段,而对于有着步频习惯180以上的人们,这个是并不难的。

我记录中一场比较卖力的10公里,平均步频194(下图中软件以单脚计量97步,乘以2,为194)。对于400米短距离,保持190-250步是可以达成的。

之所以说“可以达成”,而不是说“轻松达成”,因为高步频跑400米虽然不难,但要重复6组,到后面几组,会比较吃力。

但是也请注意,间歇基本上设计了冲刺与休息同等时间。

我认为现在应该纠正过去那些年我曾经以为“猛烈奔跑有助于提高最大摄氧量”的错误观念。无论是哪个平台,即使用“猛烈奔跑”的手段,使其呈现出来(得到应用),而练成它的“功夫”,却还是慢跑为主,加上必要的刺激——这点,上述佳明的训练课表,和Polar在不同强度训练后得到的跑步指数评估趋势,都能说明这一点。

四、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

现在再来说我们经常遇到的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问题,就比较通顺了。

我们都知道,在运动过程中(假设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热身),存在着这样的规律:

1、强度大,燃烧体内的糖为主(或者叫碳水供能),体内的糖存在在各个部位,分很多种,与碳水二字也不完全是等同关系,请不要咬文嚼字,这里就用碳水供能来与下文脂肪供能相对照。

由于,运动强度大,需要的能量多,而肌肉利用氧气的能力越是不够,能参与代谢的氧气越少,则越不能调用脂肪来供能,只好用“不那么需要氧气就可以代谢”的碳水(糖)来作为燃料。

碳水供能,是有废料产生的,就是乳酸。

2、强度小,能量需求少,虽然肌肉利用氧气的能力不变,但是这时候的氧气与脂肪的代谢产生的能量,足够供应身体的需要,因此,低强度运动,更多地燃烧脂肪。

3、当最大摄氧量(即利用氧气的能力)提高后,用于参与脂肪代谢的能力得到提高,即能够用脂肪来支撑比以往更大的运动量。所以,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可以保障训练者更大的利用脂肪的能力,减少对碳水代谢供能的依赖,因此,也就具有了更优秀的奔跑能力(无论是更长时间,还是更高速度这两方面所带来的能量需求)。这是大家都在说最大摄氧量能衡量奔跑能力的原因。

在这里,一定要理解,所谓有氧运动,无氧运动,与氧气吸入体内够不够,没有半毛钱关系。无论是慢慢跑轻呼吸,还是急速跑猛烈呼吸,氧气一定都会被我们吸入体内的,不存在体内氧气不够而导致无氧运动(哪怕爆发力动作需要憋气,也在一瞬间后马上进入呼吸,不会导致活活把自己憋死)。所谓无氧,是因为对能量需求太大,用氧气来代谢脂肪,来不及供应,因此,只好用“不那么需要氧气”的糖(碳水)代谢来供能。

我们手表上出现的“有氧”和“无氧”这两个汉语词,英文Aerobic和Anarobic,在翻译中,后者原来的翻译是“厌氧”,而不是“无氧”。有一个词组anerobic bacteria,就叫厌氧细菌。我们普通锻炼,只要理解,在运动强度高时,由于肌肉利用氧气的能力不够,只好动用不那么需要氧气的碳水来代谢,进而供能。

在佳明生态里,在描述心率高区(4-5区)的时候,也多次使用到“厌氧”这个表述。而这个单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多地用“无氧”来表达了。所以,不要看到“厌氧”二字,就感到紧张,就指责成错误,他们都是Anerobic这里来的。而厌氧恐怕是比无氧更规范,更学术化一些。只是约定俗成,大家都叫无氧了。

# 如果您觉得本篇内容引起了您的共鸣,请点个赞或者在下方留言,以便作者了解来访者的阅读爱好,使互动更加有针对性;

# 如果您觉得本篇内容对您有帮助,请转发给您所关爱的人,让更多的人走入健康生活的行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