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民间

 zqbxi 2021-11-27

1.随夫姓

以夫之姓,冠妻之名?

男娶女嫁,从此两姓变成一家。在世人的印象里,古代夫妻所生子嗣,往往随了父姓,就连为妻者,也必须在嫁入夫家的那一刻,放弃原本的姓氏,“以夫之姓,冠妻之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绘画/王斌

所谓“夫妻同姓”是指,在日本,一对男女要结婚,必须统一成一个姓氏。举个例子,大野先生想和岛田小姐办理结婚登记,那么,这两口子的姓氏要么随大野,要么随岛田,就算俩人一时兴起同时改成隔壁老王的姓,民政局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反正最终结果,他俩必须同姓,让人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一家人。当然,正常情况下,日本夫妻基本都还是随夫姓。咱们熟悉的日漫《名侦探柯南》里,那位“死神小学生”的妈妈待字闺中时,叫藤峰有希子,嫁给工藤优作以后,就变成工藤有希子了。

2.姓氏里的故乡

记得小时候,每年清明节,家里都要祭祖。摆好一桌素淡的饭菜后,父亲便拈着几支香、提着一个黄油纸灯笼,到弄堂口召唤历代先祖:“阿爹阿妈、列祖列宗,今天是清明节,阳上子孙敬备饭菜,请列祖列宗驾临……”

用姓氏营造家的感觉

流离颠沛的移民,如何在新的家园落地生根?把自己的姓氏作为地名,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图为福州三坊七巷中的黄巷,创建者为黄元方,是“八姓入闽”的始祖之一。“八姓入闽”始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中原大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等八姓陆续迁入福建,经过千百年的繁衍生息,如今已成为地方大姓。

摄影/郑冰峰

令我不解的是,黄油纸灯笼上,贴着大红纸剪成的三个楷体扁字:颍川郡。我问父亲:“颍川郡在哪里?”父亲说:“大概在河南吧。”我更困惑了:“我们是浙江人,怎么用河南的灯笼祭祖?”父亲说:“颍川郡是我们陈家的发祥地。我们镇上凡是姓陈的,都是从颍川郡迁过来的。”“迁过来多久了?”“大约七八百年了。”

3.从母姓

外戚:汉室的肺腑至亲。征和二年(前91年),已到垂暮之年的汉武帝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家庭变故。皇太子刘据被诬告行“巫蛊之术”诅咒父皇,一时惊慌,竟起兵自卫。这场内乱最终导致皇后卫子夫自杀,刘据与夫人史良娣、皇孙刘进等人先后罹难。

贤妻也不守则

“相夫教子”是衡量古代已婚女性品德的重要标准。然而子女“从母姓”的家庭,妻子地位要高于丈夫。彼时人眼中,如此“错位”的关系,存在巨大的伦理问题,“使子不奉父母,妇不事舅姑”。有损孝道也是赘婿向来受社会轻视的重要原因。

绘画/王斌

汉武帝的愤怒与悲伤我们已无缘得见,但史官在记载刘据和刘进两位被害人时,所用的称呼却很吸引人眼球:“卫太子”“史皇孙”。皇室向来以父系继承,而太子跟皇孙的称呼,却被突兀地冠以母姓,这种做法一直引得后人不解。

4.同姓不婚

1929年10月25日的《广州民国日报》中,刊载了一则故事。某中学,一名叫黄甲升的少年,年近20岁,风度翩翩。他有一位情投意合的恋人,也是该校的女学生,名叫黄瑞莲。俩人柔情蜜意,形影不离,梨园酒馆里,常能见到他们出双入对的身影。尽管他们早已认定对方,却始终不敢向父母开口。原来,当时社会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叫“同姓不婚”,如果非要结婚,从伦理角度来说,就是乱伦,定会惹来漫天嘲笑和非议。

同姓难成眷属

古人认为,同姓男女结婚会令子嗣不旺,因此即便是情投意合的一对,在舆论压力下,也难以结成连理,正如图所示,一对恋人面对舆论压力,暗自神伤。

绘画/云山有美

不过,二人这般亲密,双方父母又怎会不知?只不过“四老”都觉得,他们只是亲密的同学关系。毕竟,同姓的障碍摆在那儿,料想知书达礼的子女也不至于罔顾伦理。可见,“同姓不婚”的婚配风俗在当时的国人心里,比男女大防还管用。

5.田螺姑娘

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闽江,穿过八闽大地,浩浩荡荡蜿蜒东去。邻近福州,闽江分流出乌龙、白龙两条江。乌龙江上有一座沙洲。它的形状似一枚田螺,特别可爱,人们就称它为“螺洲”,乌龙江因之获得了“螺江”的别名。明代诗人高廷礼写过一首《螺江夜泊》:“月色满衣天上坐,星河卷幔镜中看。清宵大地江中静,古庙严霜柝漏寒。”月光如银,洒满衣襟;江水如镜,颜色澄明。满天星斗和银河,好像撩开的布幔。螺洲上的古庙,则敲击着时间的节奏。

《螺江夜泊》提到的古庙就是螺女庙,又称素女祠。供奉祭拜螺女是福建当地的传统。今天的螺洲上,素女庙崭新矗立,香火依然旺盛。对螺女的崇拜,还发展演化出了庞大的“田螺姑娘”故事,世世代代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6.孔子封神记

孔子的“圣诞”奇迹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就曾尊称他为“圣人”。而自从汉朝开始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就在被神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图为明朝绘画《钧天降圣》,描绘的是孔子出生时的神迹:仙人乘着祥云下凡,在产房上空奏起钧天之乐。

摄影/一介

成仙:孔子是“太极上真公”

在古代的史书记载中,帝王出生时,常常会出现“红光照室”“紫气充庭”之类的异象。这当然是为了制造神秘感,树立帝王的权威。有意思的是,在东晋志怪小说集《拾遗记》中,孔夫子的出生过程也极为热闹。书中绘声绘色地说:那一夜,有两条苍龙从天而降,又有两位神女,抬着香露来为孔子的母亲颜氏沐浴。天帝亲自带领一支乐队,在产房里列队演奏。空中传来了一个神秘的声音:“上天感应到圣人即将出世,故以天乐来贺,以示此子异于凡人……”

对于孔子的诞生,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说得很清楚:颜氏女与鲁国大臣叔梁纥野合后生下了孔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异象,甚至还有点不光彩。那么,《拾遗记》为何要借用帝王的“套路”,如此长篇大论地编造孔子的出生神迹呢?

7.青铜神树

走进神树的时空

三星堆博物馆的综合馆展厅中央,陈列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青铜神树。这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的古代青铜器之一,树上有大量复杂、神秘的装饰元素,让人对隐藏在它背后的古蜀文明充满好奇。它就像一道时空之门,吸引着人们走近三千多年前的古蜀王国。摄影/动脉影

鹰形铜铃

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古蜀人也是“拜树”一族

相信很多人在旅游时,都看到过这样的一幕:在某座高山上或寺庙旁,长着一棵巨大的古树,游人纷纷买下一条红丝带,写上姓名和吉语,系到树枝上,然后双手合十,闭目许愿。更有虔诚者,还会在树前跪拜祈福。久而久之,古树上挂满了红丝带,山风吹动,飘飘摇摇,格外别致。

为何要“拜树”?有人说,这是因为老树有灵性,能听到人们的心愿。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景区做的旅游创收项目,毫无依据可言。

8.宝墩古城

人们都知道四川有大名鼎鼎的三星堆与金沙,可是少有人知道,在那之前,谁是成都平原的主人。自1995年起,考古工作者陆续发现了他们——在成都平原的中西部,先后发掘出8座距今4500-3700年的古城,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座,位于成都市新津区,叫宝墩古城。因使用工具、文化面貌、生活方式的相似,这8座古城被统一命名为“宝墩文化”,因此我们也可以叫他们“宝墩人”。

筚路蓝缕

四千多年以前,古蜀先民从岷江上游迁徙到成都平原,建立了早期的城市,左图为成都博物馆复原的宝墩人筑城的场景。先民们采用一边堆土、一边拍夯的方式,建造了双面斜坡状的城垣,以抵御洪水。上图是成都市新津区宝墩古城出土的典型陶器之一——盘口圈足尊,器身上流畅的水波纹,是当地泥质陶的一种常见纹饰。

盛具:盘口圈足陶尊

276万平方米的古城住了近20个聚落

宝墩古城的所在地——龙马乡宝墩村,地形十分奇特。一马平川的田野,被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和植被所覆盖,其间断断续续暴露出几道突兀的黄土埂子。早年间,村民们偶尔会在那里捡到一些散碎的砖瓦器物。后经考古发掘确认,那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工修筑的夯土城墙,即宝墩人的城址。

9.樱桃红

鲜果第一枝

原产于长江流域、山东、河南等地的中国樱桃,是中国人最常见的水果之一。中国樱桃的花期、果期均早于其他水果,因而有着“鲜果第一枝”的美誉。这也奠定了中国樱桃在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地位。早在先秦时,樱桃就被用于宗庙祭祀,是贡献给祖先和神明的鲜果。

热播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女主角明兰以一道甜点“樱桃煎”来招待宾客,大受好评。可好好的樱桃,用“煎”法烹饪,是不是有点暴殄天物呢?不过,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里这样介绍“樱桃煎”的具体做法:“要之,其法不过煮以梅水,去核捣印为饼,而加以蜜耳。”——将樱桃用梅子水煮烂去核,再放到模子里印成小饼状,最后加以蜂蜜点缀食用。

看来,“樱桃煎”是一道做法简单但口味清新的果脯蜜饯,与热油煎炸无关。与林洪同时的诗人杨万里也钟爱这道樱桃蜜饯,并为之赋诗一首。开头两句道:“含桃丹更圜,轻质触必碎。”“含桃”就是樱桃。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此名的来历:“为莺鸟所含,故曰含桃。”上海博物馆藏的一幅宋代《樱桃黄鹂图》,可算是“莺鸟含桃”的最佳注脚:结满殷红果实的樱桃树上,一只黄鹂鸟正在啄食樱桃,另一只则矫首遐观,似乎正在回味。

10.下榻

“咔嚓”一个响雷,你穿越到了汉代,来到一户人家做客。主人家殷情让座,你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却不知该往哪儿下臀?凳子是没有的,这是唐代才出现的家具。而看着似凳非凳的榻,你又不知怎么个坐法。汉代最基本的坐具,除了席子——席地而坐之外,也就是榻了。不过,汉榻非今榻。

怎么个“下榻”?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里有一句话:“徐孺下陈蕃之榻”。说的是东汉时期,豫章郡(今江西南昌)有一位“怪人”徐孺子,德行闻于乡里,却看不惯官场的腐败,对朝廷的征召屡辞不受。豫章太守陈蕃对徐孺子仰慕已久,上任的第一天,连官衙都没进就直奔徐孺子家,恳请他到太守府做客。为了表示对徐孺子的敬重,陈蕃回府后特制了一张榻,平时挂在墙上,只有徐孺子来访的时候才放下来,两人对坐秉烛夜谈。徐孺子走后,就把榻收起来。这就是“下榻”的由来。

11.郭熙《早春图》

公元1072年,宋人郭熙画下著名的《早春图》。这幅画由籍籍无名到声名鹊起,是最近一两百年来的事。在现代美术史中,许多带有郭熙名款、被历代收藏家珍爱的画作,如今都被证明是托名之作,甚至是伪迹。《早春图》的存在,便显出特殊的意义。

传世名作《早春图》,以细腻的画笔,奇妙的构思,描绘出严冬之后,春天悄然降临的景色。自然的微妙变化在诉说,姿态各异的树木在诉说,连劳作、赶路的人物也在诉说春天的到来。这春天不仅是一种自然季节,更是画者心目中的瑞兆。

何谓早春?

这一幅158.3厘米长,108.1厘米宽的绢本设色画,被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郭熙的题款清晰地缀在画面左方,上书:“早春。壬子年郭熙画。”下钤一方硕大的“郭熙笔”朱印,显然,这是专门盖在画上的印,不是一般的姓名印。印章盖得很巧妙——“早春”两字露出来,其他的字则被压住。画的名字“早春”用更大的字写出,说明画名其实比画家名更重要。在画上题写画名,在元代以后才成为惯例,但在宋代极为罕见。“早春”二字具有怎样的意义?

12.杏花鸳鸯图

春暖花开,又到了鸳鸯戏水的季节。作为中国所特有的水禽,鸳鸯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作为美满爱情的象征,这种双宿双飞的“文禽”(中国古代对毛羽斑斓的禽鸟的雅称)成为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吉祥图案,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物品上面,承载着中国人的家庭梦。如今的我们,已经习惯于把鸳鸯图形当作一种直白的符号,等同于美满婚姻,不过在中国古代画家那里,用鸳鸯来表达思想的方式要远为精深。上海博物馆藏有一幅精美的《杏花鸳鸯图》,男女、阴阳、家庭、生命力等主题,都在这幅画中展现出来。

老当益壮的杏树

虽然古绢的颜色已经发暗,但《杏花鸳鸯图》中的色彩依然鲜艳。画面不算小,高162厘米,宽97.3厘米,没有作者的款印,也没有任何收藏印迹,这种画无疑出自于一位无名的职业匠师之手。从全景式的构图以及精细的画法来看,与传世的元代设色花鸟画近似,因此人们相信这幅画也应为元代佚名职业画家所绘的一件装饰性的中堂大画。

13.踏歌图

《踏歌图》是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传世名作,此图近处田垅溪桥,巨石踞于左边一角,疏柳翠竹掩映,有几位老农边歌边舞于垅上。中段空白,云烟迷漫,似乎山谷中还有蒙蒙细雨。远处奇峰对峙,宫阙隐现,朝霞一抹。整个气氛欢快、清旷,形象地表达了"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的诗意[1] 。

踏歌是民间一种不拘程式的娱乐形式,用足蹬踏而作歌之谓。据《武林旧事·元夕》载李篮员房写南宋京城临安繁华气象的诗中,有"人影渐衡益露冷,踏歌声度晓云边"句。此外,张武子诗:"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牵;都城半掩人争路,犹有胡琴落后船"。可见踏歌这一娱乐形式在平民中甚为盛行。马远绘画师李唐,故《踏歌图》中的山石用斧劈皴。当然马远发展、丰富了斧劈皴的技法而有自己的特点。此图在具体画法上,用笔苍劲而简略,大斧劈皴极其干净利索,正是院体的典型特色。树木的枝干有下偃之势,则是马远个人的创造。这幅作品,从总体上来说,虽然不是边角之景,但在具体处理上,已经融入了边角之景的法则,所以,并不以雄伟见长,而是以清新取胜。尤其是瘦削的远峰,宛如水石盆景,灵动轻盈,绝无北宋山水画那种迫人心肺的压倒气势。

马远描写一个清静深秀的山湾里,几个老农在阳春时节带有几分醉意地欢娱歌舞。他用简括的线条,清秀的色彩,巧妙地把山环水抱的复杂景物画得远近分明,图中没有花草的陪衬,却表现出愉快的春山环境。远山奇峭,近石方硬,树木多姿,云雾掩映中显出辽远的空间和光的感觉,具有清旷秀劲的特殊风格。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这是《踏歌图》的题诗,是宋宁宗赵扩把王安石的诗句抄录其上。也是马远要以画来颂扬年丰人乐、政和民安的景象。此画将人物画在画面的近景处,一老者刚过小桥,右手扶杖,左手挠腮,摇身抬腿,踏歌而舞,憨态可掬。随行二老者其中一人双手拍掌,双足踏节,另一人抓住前者的腰带、躬腰扭动,舞态可人。后行者肩扛竹棍,上挑葫芦,身前倾,腰微弯,和节而踏。四个人动态不一、却动律和谐,人乐年丰之气象

在活泼灵动的舞姿中呈现。垅道左面的两个孩子给画面添加了一股童趣,老少相宜,构成了画面人物动态与气氛的协调。画的中景是高耸的巨岩,宫阙在丛树中若隐若现。具有帝皇的象征意味。作者似乎在把这样一个观念体现在画中:人乐是因为年丰,年丰是因为皇帝治理有道。但从情趣上看,近中二景并不那么协调,有勉强为之之感。这是作者试图把自己对"村野俚俗"质朴的喜爱与对皇家"高贵雅致"富丽的崇尚这两种不同的情感统于一个画面中。虽然有皇帝的题诗赋予此画的思想内容,但也不能协调起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卧石与秀峰主要用大斧劈皴,其中在秀峰上夹用些许长披麻皴,岩石的凝重,秀峰的峭险与水纹柔和的勾法形成强烈的对比。[1]

此图作者马远在南宋画坛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任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极受统治者的赏识。人们通常把他与李唐、刘松年、夏圭联系在一起,称为"南宋四大家"。由他们所代表的山水画派,在美术史上称为"院体"。在"南宋四大家"中,如果说李唐是院体的开创者,那么,马远则是最具代表性的院体画家。马远出生于绘画世家,他的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兄弟、儿子都是宫廷画家,而且都很有成就。像这样一门数代均以绘画擅长而且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不仅在宋代,就是在整个中国美术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足以与之相媲美的,只有元代的赵孟頫一家。 马远的绘画,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山水中的诗情与感人力量,着意形象的加工提炼,注重章法剪裁和经营,使得作品更加简洁完整,主题更为明确突出。其山水画一般是远山奇峭,近石方硬,远景简练,近景凝重。"其小幅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角,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予人以玩味不尽的意趣。

由于马远在构图上善于采用以局部表现整体的手法,常画山之一角、水之一涯,使画面呈露出大片空白,所以,被人称为"马一角",被认为反映了南宋偏安的残山剩水,所谓"中原殷富百不写,良工岂是无心者;恐将长物触君怀,恰宜剩水残山也。"这种解释是欠科学的。其实,马远的边角之景是艺术上的高度提炼,完全是美学的,而不是政治学的。当北宋画家把全景山水发展到登峰造极,南宋的山水画家要有所创造,就不能不在观照方式和表现方法方面另辟蹊径,由"远观其势"的全景风光转向"近观其质"的边角之景。另外,刘李马夏的"院体"山水,在明代被董其昌列为"北宗",认为其在具体画法上讲究刻画,在绘画的功能目的方面不免身为物役,所以其结果往往导致画家的损寿。董其昌明确提出,北宗"非吾曹所当学"。而作为一位文人画家,应当从"南宗"入手。所以,尽管院体山水在艺术上独具特色,但在后世却始终处于被排斥的地位,尤其受到文人士大夫们的反对。

14.“失德皇后”

被今人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师名作之一的《女史箴图》具备了文化“巨迹”的一切特质:重大题材、典范风格、传奇背景、明星作者、离难身世、学术热议。

图为《女史箴图》局部。画作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现存于英国博物馆。据估计此画原有12段,现残存自“冯媛挡熊”至“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图、8段文(首段图“冯媛当熊”的文字失去)。

《女史箴图》其实是对西晋张华一篇名文的图解。“苦口陈箴、庄言警世”,西晋张华著有一篇劝诫妇女德行、操守的文章—《女史箴》,“女史”乃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则是规劝、劝戒的意思。这篇文章传诵颇广,实为讽谏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而作。

15.《纺车图》

1317年7月,元代著名文人赵孟用五十两白银从大都城一位古董商人手中买得一幅古画,在当时,这个价格不是小数,相当于当朝宰相接近两个月的薪水,可以买到二千斤白盐。被明代人定名为《纺车图》的这幅小横卷(纵高26.1厘米,横长69.2厘米)有幸流传至今,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可惜赵孟的两段题跋已经不再存在于画后。与赵孟题跋的命运相似,这幅画的具体创作环境也已经遗失,研究者大都将此画作为宋代纺织场景的真实再现,视之为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插图以及“男耕女织”的最好诠释。

第一眼看去,大概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是一张纪实的古画,甚至连多数专家都持有这一观点: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劳动场景的真实再现。果真如此吗?这张传为北宋前朝宫廷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纵高26.1厘米,横长69.2厘米),所要表达的并没有那么简单,而是被画家赋予了更深的含意。供图/文物出版社

赵孟的眼光

作为《纺车图》最早的收藏者之一,赵孟不但为此画判定了作者—北宋前期的宫廷画家王居正—还为此画写了一首长诗:“田家苦作余,轧轧操车鸣。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荣。”

16.《祥龙石图》

中国有漫长的欣赏奇石的传统。在这个传统中,宋徽宗也许不是最有名的一个,但一定是最狂热的一个。他的“花石纲”被写进了小说,他苦心经营的“艮岳”中的石头至今仍有传世,据说在北京的北海、上海的豫园、苏州的留园等地至今仍有徽宗宫廷的奇石。不过,这些石头与宋徽宗的关系,都比不上一块名叫“祥龙”的石头。

这幅《祥龙石图》传为北宋书画皇帝赵佶所作,画中用逼真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块名为“祥龙”的特殊湖石。它玲珑剔透、棱角凹凸,经过施墨晕染,显得栩栩如生。此画左侧有赵佶亲笔书写的一段瘦金体题记,描述了此石的出处,以及其显现的瑞应之相。

祥龙石其实并非一块真正的石头,而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幅画。这幅《祥龙石图》历代均传为宋徽宗手笔,因为画面上有赵佶亲笔题写的图记,并且有亲笔的落款,还有一个奇怪的花押“天下一人”。皇帝的绘画,总是能够开风气之先。画中既展示了图画,也展示了题诗,还有漂亮的“瘦金体”书法。要知道这种诗书画一体的整体面貌,要晚到200年后的元代才成为中国绘画的普遍风尚。这也让宋徽宗的这幅画在美术史中的地位变得特殊。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母爱是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无尽的关爱。今天,“博物馆时光”栏目邀您一起赏文物、悟亲情,让我们通过一幅幅传世画作中的动人情景,感受质朴、真切、深沉的母爱。

《纺车图》

右手转纺车,左手抱起我

我的妈妈是个能干的“超人”

纺车图

绢本设色 纵26.1厘米 横69.2厘米

作者:北宋 王居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古画,于元朝时被著名书画家赵孟购得,后被定名为《纺车图》。此画描绘了这样一幅生动图景:春日里,大柳树下,两位妇女正在纺车前纺线,右边这位年轻妈妈右手不停转动纺车,左手则抱着一个刚长出一些头发的婴儿。

赵孟为此画题诗云“田家作苦余,轧轧缲车鸣。”如同诗中所说,古时的农家生活忙碌而艰辛,这位年轻妈妈既要把手中的活干好,又要哺乳怀抱中的孩子,忙得一刻不得闲,不知她身后那个拿小竿栓着青蛙玩耍的小男孩,此时此刻能否体会到母亲的辛苦?

17.《货郎图》

谢谢你,让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陪伴我朝朝暮暮,点点滴滴

货郎图

绢本设色 纵25.5厘米 横70.4厘米

作者:宋 李嵩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你是否还记得,儿时看到喜欢的东西求母亲购买时的情景?这幅《货郎图》上的生动画面,你是否感到熟悉?

画里有一位货郎挑着担子,担子两头的箩筐里装满了各种物品。旁边是两名衣着朴素的母亲。左边这位母亲用右手扶着孩子,慈爱的目光时刻注视着孩子,生怕一不小心把他摔着,同时在箩筐前为孩子挑选他喜欢的物品,看到孩子高兴,她的心中也很欢喜。右边这位母亲何尝不是这种心情?怀抱着一个孩子的她,被另外两个孩子簇拥着赶来,我们同样能从她的神态中读出慈爱。

18.《孟母断机教子图》

成长路上

把我从错路一把拉回正途的人,是你


孟母断机教子图

绢本设色 纵88.4厘米 横31厘米

作者:清 康涛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看到儿子逃学回家,她愤然砍断已经织了一半的布,并说:“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她的儿子听后若有所思,经勤学苦读终成一代亚圣。孟母断机教子的佳话千古流传,清代画家康涛则专门把这个故事画了下来。

且看此画,孟母侧身站在织布机旁,左手指机,右手执刀,表情凝重,似在训教。画面右下方,孟子面朝母亲,躬身垂手,毕恭毕敬地站着,他专注的表情,蕴含着对母亲的恭顺与尊敬。看到这幅画,你是否也能回想起儿时犯错后,自己母亲的表情神态?

19. 《机声夜课图》

我拥有岁月静好

缘于你为我负重前行

机声夜课图

纸本设色 纵65.8厘米 横134.6厘米

作者:清 沙馥

南京博物院藏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清代戏曲家蒋士铨的这首《岁暮到家》,细腻地刻画了母亲的爱子之心,而这美好的情感也蕴藏在了这幅《机声夜课图》之中。

蒋士铨从小跟母亲钟氏一起生活,父亲常年在外,极少寄钱回家,只能靠母亲织布制衣赚钱养家,母亲每天忙到深夜。长大后的蒋士铨在《鸣机夜课图记》中记述了母亲勤劳贤惠的一生。清代画家沙馥根据文字记载,以“织机声中夜读”为题材创作了这幅画,此画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堂屋内的母亲钟氏正在织机前织布,儿媳立于母亲身后观摩学习,而在书房中用功苦读、若有所思的那个人,正是蒋士铨。

20.《贤母图》

当我离开时,最牵挂的是你

最该铭记的是你的话语

贤母图

绢本设色 纵136.7厘米 横67厘米

作者:清 康涛

首都博物馆藏

儿子马上就要离家赴任,此时母亲不忘对他进行严肃训诫,这便是清代画家康涛所作《贤母图》中描绘的情景。

画家以非常高超的笔法将一位贤母教导儿子时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十分传神地刻画出母子离别时母亲的伤感之态、立于一旁的儿媳对丈夫依依不舍之情、恭敬聆听母亲教诲的儿子的踟躇难离之意。画面中心屏风上的字,则呈现出母亲叮嘱儿子的内容——“临民听狱,以庄以公。哀矜勿喜,孝慈则忠”。

21.《宋儒诗意图》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我要大声对你说:陪伴,是最好的告白

宋儒诗意图

轴纸设色 纵86.9厘米 横117.7厘米

作者:清 华喦

苏州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朱熹,14岁时父亲不幸染病去世,全靠母亲一人劳作维持生计。年幼的朱熹发奋苦读,从不懈怠,一有空闲就帮母亲施肥种菜,以减轻母亲负担。朱熹长大之后,从未忘记母亲的教诲和养育之恩,他尽心孝敬母亲,其母祝老夫人最终寿逾七十,含笑辞世。

朱熹曾作诗表达对母亲的爱与祝福,清代画家华喦根据其诗句大意,创作出这幅《宋儒诗意图》。画中的老母亲安坐于屋内,家人恭顺地侍奉在旁,呈现出母慈子孝、其乐融融的气氛。在欣赏这幅画的同时,让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朱熹写给母亲的诗吧。

寿母生朝 其一

宋朱熹

秋风萧爽天气凉,此日何日升斯堂。

堂中老人寿而康,红颜绿鬓双瞳方。

家贫儿痴但深藏,五年不出门庭荒。

灶陉十日九不炀,岂办甘脆陈壶觞。

低头包羞汗如浆,老人此心久已忘。

一笑谓汝庸何伤,人间荣耀岂可常。

惟有道义思无疆,勉励汝节弥坚刚。

熹前再拜谢阿娘,自古作善天降祥。

但愿年年似今日,老莱母子俱徜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