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人均寿命只有30岁的唐代,为何孙思邈至少活了103岁?

 骆震洲 2021-11-27

艾灸,它不止是中医治疗保健的一种方法,更是承载着中华厚重的文化历史。

源于上古的艾灸,为什么可以从数千年前一直延续发展至今仍方兴未艾?

孙思邈和艾的故事

被世人所熟知的艾灸养生践行者是唐代中医药大家、道士孙思邈。

根据史料推算,孙思邈在人均寿命只有30岁的唐代,至少活了103岁。

但其实他幼时却体弱多病,而从中年便开始喜欢上艾灸,认为“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建议宦游之人,应“体上常须二三处灸之”。

经常艾灸的这一习惯使得健康起点不高的孙思邈,在生命长跑之路上赢得了唐代的大部分人。

而现代研究亦证实了艾灸具有抑菌、抗病毒、抗氧化、调节免疫、抗肿瘤等作用,对人类健康大有裨益。

重灸

古时有混合药物的太乙针灸,多采用极易造成皮肤灼伤的灸法施灸,以期待发挥最大的药效。

现如今,虽然艾灸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依旧逃不开“灸”,所以,如何灸,怎样灸才能让艾通过燃烧穿透身体、到达病灶,进而发挥养生及治疗作用?

关于“灸”,这两点不可忽视

1、需要灸的时间足够长

灸的时间够久才能除大病、慢病。“灼关元千炷”,古人烧一个“小塔”是一壮,一次灼艾千壮,怎么也得半个小时以上。

文章图片1

我们用6根粗大的艾柱灸身上的关键穴位,重灸一次以四十分钟较适宜。灸为久火,时间太短了就会没有效果。

2、还要有灸感

有灸感就是得气,得气就是穴位吸热的感觉,这是艾灸最关键的一点。

文章图片2

特制的艾灸机器使得灸感体验极佳。摒除了人工悬灸时长短、手法要求高的遗憾,而这里你只要躺着,这股艾的能量便缓缓的进入身体,直通病灶。

一次性把关元等穴位灸透了,身体就会舒服许多,比如从小腹连串,一直暖到后腰、前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