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冒不都是体虚

 医之大者 2021-11-28

感冒是人类最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据统计,成年人每年约患感冒3至 4次,儿童则多达6次以上。全球每年死于感冒的人至少20万以上。

由于引起感冒病毒种类较多,主要通过空气或者是直接接触传播、因而具有高度传染性。那么,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反复感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从西医角度上说是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免疫功能比较差,一般从中医角度上说是正气虚,卫气不足,卫外无力,这样就容易引起感冒。

这个理论不完全是正确的,并不是所有的感冒都是和病毒、细菌等感染相关,这也是为什么临床中因感冒住院的患者很少能找到病原学证据的。

中医认为,正气虚是导致一些疾病发生的根本,而有内热的人往往容易感冒,有内热以后造成人体内外环境的差异,因此中医感冒分伤风、伤肝,热伤风等等,中医不讲病原学,只是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于感冒,很大一部分人可以不治疗也能痊愈,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是也不能抱着“伤风感胃不算病,不治也能好”的态度,因为它是“百病之源”,像儿童患感冒可引起气管炎、肺炎等,成年人患感冒可引起肾炎、心肌炎等病。

  有些人以为自己体质好,感冒了无所谓。还有些人感冒了,采用一种恶治的办法,比如使劲干活,觉得出一身汗,感冒就好了。实际上这样做以后,劳累了,出汗了,体质也下降了,有的反而会使病情加重,这是一种误区。

  抗生素的用处,是治细菌性疾病的。感冒更多的是病毒,而且每次感冒发生的病毒不是同一个类型,吃了抗生素以后,并不能解决感冒的问题,同时很多种抗生素都有副作用。

感冒如果是引起细菌性感染,比如扁桃体发炎、化脓、高热等时,应遵医嘱服用一些相应的消炎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