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兵临城下 原创作品) 《喋血罗州城》四部曲 第一部 谨以此书纪念罗州城保卫战中牺牲的官员、士卒和百姓 朱升 小说类:《兵临城下》61 第61回 读郭诗欣喜还夙愿 叹真迹欣赏上河图 一进入楼内,见许多文人士子围观在一面墙壁边,秦钜走近一看,不禁大喜,他早就知道,蕲州的涵辉阁,留有北宋英宗治平(公元1064-1067年)年间,著名诗人郭祥正的佳作《寄题涵辉阁呈太守章子平》,时人赞为绝唱,涵辉阁因此而闻名全国,郭祥正的诗也风靡全国了。 郭祥正题诗的时间,距南宋宁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已经二百六十多年了,秦钜看到的是人们的传抄本,难免有错讹之处,在建康时,秦钜就打算找个机会到蕲州一游,登涵辉阁去拜读郭祥正的原诗。 今天游涵辉阁,秦钜在第一层就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依他的脾气,本会调头就走,但他仍然继续登阁游览,其原因就是他立意要拜读郭祥正的原诗。现在郭诗就在眼前,秦钜高兴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他提醒儿子们和他一道拜读郭祥正的诗。 寄题涵辉阁呈太守章子平 读君涵辉记,恍若登蓬莱。 天垂星斗数寻近,地卷云山千里来。 冰壶倒影露华洗,玉宝溶雪蟾光颓。 秦钜反复读了好几遍,与记忆中的郭诗进行比较,断定这才是郭祥正的原作。 秦钜觉得收获很大,不虚此游,便告诫儿子们:“你们仔细多读几遍,这才是郭祥正的原诗,把它背诵熟,回去把它抄下来。郭祥正因这首诗流传千古,这对你们当是重要启示,你们不要只热心于练武,还要多读书,多做学问,郭祥正老前辈当是你们的榜样。” 秦浚秦瀈连连点头称是,父子三人都把郭诗背熟了,才登上楼梯上到第四层去。 涵辉阁的第四层,呈列着各个历史时期名画家的作品,秦钜父子三人一一欣赏之后,止步在北宋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前》。 秦钜指着《清明上河图》对儿子们说:“这幅名画让我们直观地看到当年汴京城的繁荣。” 秦瀈问道:“父亲大人,我听人说,这幅画画的是汴河的两岸风光,不知道画家是取材汴河的哪一段?” 秦钜点了点头:“你和哥哥都没去过汴京,当然不知道,这幅画长达一丈六尺左右,它描绘了汴京自东南隅东水门外七里,到城西顺天门金明池一带汴河的两岸风光,所以它不仅是艺术精品,也是具有价值的历史文物。” “这是膺品,还是真迹?”秦浚觉得这幅画是国宝,不知道这不是张择端老先生的原作,便请教父亲。 “这是膺品。”秦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清明上图》原作保存皇宫里,金兵攻破汴京,不仅掳走了二帝,还抢走了皇宫里的全部宝物,现在《清明上河图》还在金人手里,我迟早要让它回到我们大宋。” 父子们看着这幅复制的《清明上河图》,又叹息了一番,这才缓步登上了第五层楼。 这层楼上陈列着历史书法家的作品,秦钜站在一件书法作品跟前久久不愿离去,秦浚兄弟俩也走到这儿仔细欣赏起来,这是一幅仿宋体作品。 秦钜感慨万千,他告诉儿子们:“仿宋体是我曾祖父所创,它已自立于历代书法之林,流传天下,我可以判定,它必将流传万世,但它永远只能称作仿宋体,不会称为秦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秦浚低声答道:“知道,仿宋体的创立者是一位大奸臣,世人可以接受这种字体,但谁也不会用他的姓为这种字体命名。” 秦钜盯着两个儿子,告诫道:“我们出身无法选择,但人生道路是可以选择的,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人生路向世人昭示,我秦家的后人必有忠臣,让我们的一生为秦氏列祖列宗恢复荣耀。” “谨遵父亲大人教诲。”秦浚、秦瀈躬身回答。 登上了六楼,秦瀈惊叫起来,“哥哥,快来看,这里有历代名诗人的诗词作品!”父子三人随着游人一幅幅作品地欣赏起来。 蕲春县朱升 2021、11、2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