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易激综合征常见的中医证型

 张璐说胃肠 2021-11-28

  俗话说的好,胃是靠养的,只有善待胃肠,他们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身体。通过注意生活中的小问题保护好胃肠,保护好身体,才能让肠易激综合征远离自己。

  中医病名属于 “泄 泻” “便秘” “腹痛”范畴。以腹痛、腹部不适为 主症者,应属于 “腹痛” 范 畴,可 命 名 为 “腹 痛”; 以大便粪质清稀为主症者,应属于 “泄泻” 范畴,可命名为 “泄泻”; 以排便困难、粪便干结 为主症者,应属于 “便秘”范畴,可命名为 “便 秘”。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型

  肠易激综合征常见的中医证型有以下几种:

  1.肝郁气滞型

  大便或稀或结,或排便不爽,或黏液便,次数不定,每因情志因素而诱发或加重,常伴有胸胁胀满、疼痛,嗳气太息,失眠多梦,妇女可有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厚腻,脉弦细或滑。

  2.肝郁脾虚型

  腹泻、腹痛时有发生,通常于恼怒、抑郁、情绪紧张之时出现,泻后痛减,疼痛多在少腹部,胸脘痞闷,嗳气肠鸣,矢气频作,纳差恶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弱。

  3.脾胃虛弱型

  饮食稍有不慎(如进食生冷、油腻之食物)即易发生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完谷不化,常夹杂有白色黏液,脘闷不舒,时有腹部隐痛,喜温喜按,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脾肾阳虚型

  腹部冷痛,得温稍舒,久泄不愈或五更泄,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畏寒肢冷, 腰膝酸软,食少纳差,面色白,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

  5. 肠道燥热型

  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粪便如羊屎状,日数次却排出不畅,可在左下腹触及条索状包块,面色潮红,心烦口干苦,舌质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6.寒热错杂型

  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常伴有黏液,口苦烦闷,恶心纳呆,舌质红或淡红,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饮食调整

  1.少食多餐。

  一餐吃太多会容易导致胃气胀和腹泻。

  2.吃饭速度要放慢。

  狼吞虎咽会吞入更多空气,导致肠气和胃气胀。

  3.咀嚼要充分。

  让唾液中的酶拥有更多时间消化食物并刺激胃液分泌。

  4.饮食要规律。

  规律的饮食能够帮助我们消化系统建立良好的秩序。

  5.大量补充水分。

  水与肠内纤维结合,能够增加大便体积,使其更易排出;腹泻时又可起到补充液体的作用。

  6.不要吃高脂肪食物。

  粗茶淡饭对均衡饮食有很大帮助,含脂肪和糖较低比口味重的食物可能更加有益肠道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