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连窑 | 洗

 天宇楼33 2021-11-28
最近在整理龙泉黑胎的一些标本,其中有一部分是龙泉山连窑的瓷片和残件。这部分标本当时曾收录到《北宋官窑在龙泉》一书,后来又陆陆续续地丰富了一些,故此番想作一次更深更细的分门别类,归纳成一个系列。上次已发了鹅颈瓶,鹅颈瓶标本很少,仅两例,这次来说说洗,洗的标本相对要多一些,且式样也稍丰富些。

(以下山连窑标本均为自然光实拍图,这些标本收藏不易,诸位且观且珍惜,转载务请注明出处,盗图必究)


1、盘口洗

图片

图片

口径16厘米,
盘口,弧壁,坦底,底部粘有垫饼。黑胎,胎骨薄,灰青色釉,局部泛蓝,釉质通透,具玻璃质感,有开片,内底釉层有白黄色如皮壳样物质析出。
同款器

图片

图片

图片

口径也是16厘米,薄胎厚釉,胎色白,釉色粉青,质感温润,做工极为精细。

图片

黑胎、白胎同款造型对比
另有同款器见于1972年什邡宋代窖藏出土器(详参《四川省什邡县出土的宋代瓷器》,《文物》1978年第3期)。

图片

3、直腹洗

图片

图片

图片

口径16、高5、足径11厘米
唇口外折,斜直壁折收,平底,大圈足。黑胎,薄胎厚釉,灰青泛黄褐色釉,釉质光泽感较强,釉面开有不规则片纹,铁足,圈足处有积釉。

下图小洗与上述直腹洗造型十分接近。该小洗系于杭州某建筑工地所拾并经修复,胎质细白,薄胎厚釉,釉色青莹开冰裂,尺寸较小(口径10.5厘米),器底带支钉痕(详参《再谈宋代龙泉窑支钉问题》一文),其用途或有变化。

图片

图片

4、板沿洗

图片

图片

图片

口径18.5、高5、足径12.5厘米
宽口沿平折微外翻,直壁折收,广底,矮圈足,圈足纤细规整。黑胎,胎薄釉厚,内面釉色粉青,外偏灰青,有皮壳样物质析出,有土沁土锈,且粘附少量窑渣。

以下为同款器。此式洗龙泉窑中并不多见,但凡所见者则几乎件件精品。

图片

日本常盘山文库藏品,口径19.7厘米,黄釉,开冰裂纹

图片

图片

图片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品 口径16.6厘米

图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口径16.8厘米(此件折沿微上翘)

图片

四川省博物馆藏品 口径17.2厘米
此器为1974年简阳县东溪园艺场宋元墓葬出土,该墓葬出土的龙泉窑洗共18件,造型分二式,此式仅此1件。
虽系同款器,与山连窑器相比,器式上仍有一些差异,比如折沿明显更宽,轮廓线条更为刚直利落。

上完图,闲话一下洗。

什么是洗,通俗地理解,也就是洗手盛水的盆。

说起来,洗手有时候也不简单,大有讲究。比如武侠小说里有所谓“金盆洗手”,《笑傲江湖》里的刘正风就隆重地搞了一场金盆洗手的仪式。先秦时期,还有更讲究的沃盥礼。《周礼·春官·郁人》载:凡祼事沃盥(古代酌酒灌地以祭称孙诒让《 周礼正义》:沃盥者,谓行礼时必澡手,使人奉匜盛水以浇沃之,而下以槃承其弃水也”“通儒郑玄说:洗,承盥洗者弃水器也。郑玄是东汉人,此时,装洗手弃水的盥盘已演变为。当时的上层社会盛行用铜洗。元刘汶有诗云:铜驼陌上得铜洗,曾见汉朝风露零。寒光未变劫灰黑,古色犹带宫苔青。可见,汉代宫廷曾一度流行使用铜洗。

宋人好古,开创了金石学,对于古铜器,士人常怀一种幽赏的兴味。大诗人陆游诗云:“毫瓯羞茗荈,铜洗供盥濯”。不仅鼎彝尊罍这样的尊贵礼器值得鉴赏陈设,铜洗这样的古器皿也因为一种遗世之感而具古趣,融入日常的雅致生活。所以,不仅鼎彝尊罍是瓷器模仿的母本,铜洗同样也是。


以下铜洗均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图片

汉 素洗

图片

汉 素洗

图片

汉 素洗

图片

六朝 弦纹洗

早年的图录,常见将一种敞口浅弧壁的小盘子与洗混为一谈,其实考虑一下洗的用途即可排除,洗装弃水,须有一定口径与容量,且造型上应便于端捧。口径只有10-12公分左右的浅盘子未免太过小巧。至于笔洗一说,尚待求证。

图片

图片



另外,汝窑、南宋官窑也有洗这一造型,其母本同样出自铜洗。与龙泉窑相比,对母本的还原度更高。而龙泉窑洗往往经过对母本的改造,从而更具瓷器造型自身的艺术特色。

图片

汝窑圆洗 口径15.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图片

南宋官窑圆洗 口径15.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