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江堰与华为,活着的历史见证伟大的创新

 工大洪哥 2021-11-28
近期,岗位变动到了经济与管理学部,虽然是干党务工作,也得多学点管理学的知识,否则都没法跟老师们聊天了。
我使用的樊登读书APP上有不少管理学的书,已经听了几本,可以多听一些。
今天上线了一本新书,《隐形冠军》,早上一边跑步一边听了听。
所谓隐形冠军就是一些就是我们大家可能不太知道,但是在整个行业之内,有着非常大影响力的这些公司。
书中总结隐形冠军的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隐形冠军会持续地创新,其“研发强度”(企业平均投入到研发当中的费用,占到销售额的比例很高。以德国为例,德国企业平均为1.8%,隐形冠军则达到了6%。
讲到研发投入,樊登顺势提到了华为,华为的研发强度高达15%。
他讲到,在华为的文化中,有“深淘滩,低作堰”的说法。
华为学的是都江堰的文化。
深淘滩就是不要把坝筑得越来越高,如果坝筑得越来越高,会带来很高的风险,成本也很高。但坝不高,怎么样能够让水流得多呢?要底下挖得深,要每年岁修时,把泥沙都挖出来。这也是都江堰能用这么多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华为就是从都江堰这儿获得了启发,对他们来讲“深淘滩”意味着研发的强度,要达到15%。
低作堰,就是利润水平不能够太高,如果利润水平过高,坝筑得太高,导致的结果是上下游都会因此而受损,以此华为构建了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态圈。
前一段学校组织学习华为的成功经验,侧重从差异化奖励,激发员工动力方面学习,看来对于华为的管理精髓,还需要系统学习。

下面想聊聊都江堰。
听到都江堰这个词,思绪立马回到了暑期成都之行,那一次旅行,收获很大。为了了解都江堰的作用原理,当时随看随做了一些记录,一直躺在美篇里没有整理。
今天,借着这本书的由头,简单整理出来,这些旅行的风景和收获,在此一并分享给大家。



都江堰,活着的历史




百科:都江堰工程是全球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主要景点有伏龙观、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2021年7月21日,亲临现场,感受这个旷世的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
一路走来,用美篇追随着手机记录的画面,配上解说的文字。
记录那一段历史。
从一条长长的商业街穿过,原来这里也有历史的记忆。
这里是茶马古道的起点,茶马就是以四川的马去换云南的茶叶。
这里当季的最畅销的水果是李子,6~8元之间。回来的路上朋友买了些,也不用洗,吃着很脆很甜,但要小心,李子不能多吃。“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修这个南桥的四川总督叫丁宝桢。后来这个南再次桥多次毁掉,多次重建,在2008年大地震中也再次毁坏,反复重修,比原先就漂亮多了。


这条穿越南桥的江水应该就是岷江了。岷江是长江重要的支流。(等看完都江堰回来,才知道这是岷江分往成都平原的一个分支,叫蒲阳河)
这个都江堰入口的大门在08年地震的时候也损坏了,是后来重修的。

这次参观,走的是回头路。从这个门一路沿都江堰的分洪位置逆行上去。

名闻天下的青城老腊肉是用柏树熏的。
这个小喷泉,很小,但包含了很多元素。
以前的人们用竹子包着鹅卵石来阻挡泥沙,现在很多地方变成钢筋混凝土了。竹笼包石要5年一大换,三年一小换,工程量巨大,当然还是钢筋混凝土方便。
三角形的木头马叉。河流泥沙,需要清理河道。马叉加竹笼做成拦河坝,把水拦住。
这种方法现在也会用的。中间的卧铁。把它放到河道里,衡量沙子的高度,每年清理河道挖沙到这几根铁就意味着达到标准了。这里面有很多彩色的石头,不知道作何用的。
这棵树有1700多年,当年西游记偷吃人参果的那个片段就是从这棵树拍的。
树上垂下了像榕树一样的须根,当然没有那么长,而是短短的,像胡子一样,说明它真的够老了。这棵树也是雌雄同株的,我近距离地观察了一下,它有可能是原先的多株生长在一起了。
银杏树是成都市的市树,到处都有,而在这里古树好多。
我们是逆流而上游览的,据导游说,地震后,另外的一条游览路不通了,要不然可以先过去,顺流而下看起来更清晰一些。。我干脆也把位置给颠倒回来吧,按照江水的流向而记录。
都江堰工程是从岷江分水到成都平原,第一个分水口叫鱼嘴,水从鱼嘴分成两股,东侧的较细的那一股流向成都平原。
这边的水非常的凉,是来自山上的。高山上的雪水融化了。夏天的水量特别多,冬天的水量特别少。在当时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四季的水量一致?如何保证夏天不会有洪涝?都江堰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都江堰实际上是一个泄洪道,在疏通的基础上进行分流。把水分成两股内江和外江。外江水送去岷江去长江汇流了,内江水供成都使用。
公元前258年,秦始皇派人过来修,比万里长城修建的时间还要早上十几年。
这个地方叫鱼嘴,第一次分流的地方。江面上能看见几个小岛,是人工修建的。最早为李冰所建。水从高原地区下来以后,经过这几个小岛的碰撞,水量越急,碰撞时的阻力越大,水会倒旋,这时它会往宽的地方走,而内河的宽度和外河的比例是4:6,也就是说,60%的水流走,成都平原分得40%,四六分水就是这样得来的。到了冬天以后,来水的水量小,中间小岛的作用就不大了,仍然能保证足够的水流向成都平原。我们都不需要人工去管它,冬天要多少,夏天要多少,他自动就给调过来了。现在外河修了个水闸,可以让流向内河的水多一些。
还有一个原理是二八排沙,前面有一个弯道,河水流经弯道的时候,会产生旋涡,离心力的作用把更多的泥沙带向了外河,内河得到了4成的水,但只有2成的泥沙,这就叫二八排沙。
这个位置叫飞沙堰,是二次分流的地方,现在根据人口的增加修了水闸,让更多的水流向市区。
在飞沙堰这里,如果冬季水量小,还可以开闸让外面的水回流,补充水量。
现在这个离堆是三次分流的地方,但一般用不到,通常情况下水量没有这么大,水撞向离堆,得到缓冲,然后从宝瓶口进入内江。
离堆本来是跟对面的山坡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宝瓶口是凿山得来的。在2000多年,没有炸药,劈山是很难的。当时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先利用山上的木材烧山,然后浇上凉水,通过热胀冷缩,让石头炸裂,再开凿,可以省一些离奇,用了半年时间才凿开了这个口子,就是宝瓶口。两千年前的人们就利用到了热胀冷缩的原理去做工程,真了不起。
现在的离堆是经过钢筋混凝土加固了。
宝瓶口和离堆的设计是非常的巧妙的。通过离堆的缓冲,水可以更平稳地流进内江,而且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再次分洪。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面的山体,不能有突出,否则会对水流造成阻滞,所以就把它挖成往里凹的样式。
这里是卧铁埋藏的位置,当清理沙子挖到了卧铁,就说明完成了。这个工作一般在清明节的时候做,因为那时水量最小。同时,这里会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祭祀。

总而言之,都江堰分流的原理,巧妙地利用了内外江的高度差,通过小岛、鱼嘴、飞沙堰的设计,保证流向内江的水量是稳定的,多余的就排到外江去,一次分流不够,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而后期加的水闸,是为了取用更多的水,水闸的高度,决定了取水的数量。
从飞沙堰去鱼嘴所在的人字堤要穿过一座吊桥,大家走在桥上,晃来晃去,也增加了旅游体验,回来的人多数不用扶着绳索,而去的人多数是扶着的,仅仅走过一遍,胆子也大了,技术也提升了。

跨越内江外江的这座桥叫安澜索桥。是一对夫妻修的,所以又叫夫妻桥。2008年地震的时候,损坏了,到现在内河道的这一部分修好了,外河道的这一部分还没有修好。所以游览路线只能是逆流而上,
这个区域水流的冲击力非常大,岸边可见巨型的鹅卵石,而这边公园里的很多石头大概也是从河道里面直接取用的。竹笼包鹅卵石做拦河坝,就地取材,非常便利。
大禹治水,变堵为疏,是成功的,到李冰治水,又达到了新的境界。
都江堰之行,看到的是活着的历史。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些历史人物,正是已经故去的他们为今天的我们创造了这段活着的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