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窥锥指编释我68

 VecentMa 2021-11-29

陈风·衡门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易”“礼”解《衡门》

《衡门》的诗人之志是“知足”。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道德经》

《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易·卦》

人生的幸福有两种获得方法:追求想要得到的事物,享受当下拥有的事物。很多人热衷于前者而迷失了自我,却不懂得珍惜眼前拥有的,因此总是感觉不幸福不快乐。我们要获得相对幸福,就是要明白幸福的标准各不相同,然后充分自由发挥自己所具有的自然能力,正如同哈佛《幸福课》所说的那样:

》这首诗,其实就是在做减法,让灵魂成长。

知足的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余家贫”起兴,以“乐夫天命复奚疑”首尾,便是读透了“往蹇来誉”与《衡门》。

芳菲园圃看蜂忙,觑破几般尘情世态;

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

看园圃里的蜜蜂在忙忙碌碌,就像有的人受利禄驱使而疲于奔命;而反观茅草巢里的燕子安歇静眠,就像有的人不受名利的侵扰,保持心意闲适。这真是有趣的了悟。

衡门》应当与电影《Soul》一起看:

毛诗正义44  衡门

“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飢”;《箋》:“飢者見之,可飲以療飢”;《正義》:“飲水可以療渴耳;飢久則爲渴,得水則亦小療。”按此解頗類《宋書·江湛傳》:“家甚貧約。……牛餓,馭人求草,湛良久曰:'可與飲!’”或解爲觀水可以忘飢,似遍於逸情雅致,乃不食人間烟火者語,不如《正義》之平實近人也。詩意正類《戰國策·齊策》:“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陶潛《和劉柴桑》:“谷風轉凄薄,春醪解飢劬;弱女雖非男,慰情良勝無”;蘇軾《薄薄酒》:“薄薄酒,勝茶湯;粗粗布,勝無裳;醜妻惡妾勝空房”;劉遍《贈術士》:“退一步行安樂法,與三個好喜歡緣。”《詩》下文言“食魚”不必“河魴”、“河鯉”,“取妻”不必“齊姜”、“宋子”,亦皆降格求次(pis-aller),稱心易足也。白居易屢道此意,如《首夏》:“食飽慚伯夷,酒足愧淵明,壽倍顔氏子,富百黔婁生”;《六年立春日人日作》:“年方吉鄭猶爲少,家比劉韓未是貧”;《吟四雖》:“年雖老猶少於韋長史,命雖薄猶勝於鄭長水,眼雖病猶明於徐郎中,家雖貧猶富於郭庶子”(參觀王禹偁《小畜集》卷三《除夜》、查慎行《敬業堂續集》卷四《廣四雖吟》)。陳洪綬《寶綸堂集》卷二《太子灣識》:“吾生雖乏聰明,亦少遲鈍;五車不足,百字[卷?]有餘;書即不工,頗成描畫;畫即不精,頗遠工匠;文即不奇,頗亦[非?]蹈襲;詩即不妙,頗無艾氣;履非正路,人倫不虧;遇非功勳,醉鄉老死。”機杼都同。黄之隽《𢈪堂集》卷一六《顔斶説》發揮此意尤隽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