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夹核桃

 新用户3134eDv6 2021-11-29

      家里的核桃树很对得起我们,秋天结了那么多核桃。

      除了给我们每个人带之外,父亲给家里还留了不少。核桃都已经去了皮儿,干得通透了。

      这几天事儿不多的时候,父亲午饭后就坐在二楼阳台太阳底下夹核桃。

      我们家好几个核桃树,唯有后院窗子跟前那个大核桃树是夹仁儿核桃:核桃仁儿卡在密密匝匝的壳里,很难掏出仁儿来。父亲给我们的都是离仁儿核桃,胖乎乎的核桃一砸开仁儿自然就蹦出来了。家里留的都是夹仁儿核桃,要慢慢砸才行。他说他在家里没事儿了就夹核桃,就当打发时间呢。

      夹仁儿核桃真的是太麻烦了。核桃仁儿挤在纵横曲折回环缠绕紧密且又毫无规则的楔子中间,你要把它们掏出来食用,还真得费老大的劲儿。

     父亲这几年砸核桃已经有了经验了,夹核桃的时候准备了好几样家具:一个小木墩儿,一个小马扎;核桃夹子,小铁锤子,钳子,还有一把精巧的小起子。他还往旁边放了一个小盆子,夹好的核桃仁儿就放在里面。

      一看这架势,就是个要慢慢来的活儿。

      一大笼子干核桃,个别核桃还可以,稍微捣腾一下仁儿就出来了。大多数是需要动用核桃夹子,小铁锤,和钳子的。还有极少数,那可真是太顽固了:不太多的核桃仁儿还偏要钻在几道夹缝之间。奇了怪了,这样的核桃往往核桃壳还特别的坚硬,你夹子夹不烂,太小了锤子还砸不成,不好出手;只能用起子一点一点儿地往外掏。有时候角度不好的时候,稍微不小心,用力不当,还容易戳到手掌或者手指。——这是一个练人性子练人耐心的活儿。

      昨天回老家,发现父亲已经砸了快一小盆子核桃仁儿了。这么些核桃仁儿,大概得一竹笼核桃才能砸得出来。看来,父亲是花费了不少时间才弄到的。

      “晚上他们几个在这里打乒乓球,我就在旁边砸核桃。”父亲说。

      父亲把乒乓球台子支到了二楼阳台上,屋脊下面安装了强光灯。他们几个人晚饭后在这里打一个小时乒乓球,活动活动。他打下来了就坐旁边砸核桃,其他人打。

      妹妹她们在做中午饭的时候,我陪父亲在二楼阳台砸核桃。饶是小时候经常砸夹仁儿核桃,现在重新弄这活儿我还是觉得很别扭。先用核桃夹子把核桃夹开,运气好的话,大块儿的核桃仁儿会主动脱落出来。大多时候不是这样的,那些核桃仁儿就像有意跟你捉迷藏似的,故意往夹心里边躲。你必须得动用起子,才能艰难地掏出来。这样鼓捣半天,也弄不了多少核桃。

      不过,我倒挺喜欢干这事儿的:可以逼迫自己不得不慢下来,非常耐心地去做才成。

      我感到自己最近干啥事儿还是有点急躁,总想赶速度。这是受周围社会大环境影响的,人家都在速成,提速,自己慢悠悠的样子,总显得太落伍了。

      其实,有些事情是必须遵循自己的慢节奏的,快了就会出问题。就像庄稼的生长,你播种了,就得安心等候,可能一个季节,可能半年,还可能是多半年。如果是花儿呢?那你就得安安宁宁等360多天。自然界已经用自己的生长规律告诉了我们慢下来的道理,可是我们总是按耐不住自己的浮躁。

      我最近在写字,我写字的最大问题还是慢不下来,写得总是太快。写的快了,细节部分笔的使用技巧就做不到了。出来的字形,总是很多地方不到位。按照书法的规律,即就是行书,草书,其实它们的书写也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快速的样子。

      宋代诗人陆游有首《临安春雨初霁》中有这样的说法:“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他的意思就是写草书是他有空闲时间了才慢慢地运笔细致写。

      看来,砸核桃正好可以锻炼锻炼我的性子,让自己能够慢下来做事情。正像写字一样,有很多事情只有慢下来才能得到它的精髓的。

      我给父亲说,今年的核桃不用压油了,下次回来再砸一点儿,把核桃仁儿压碎掺点红糖给包包子。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