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测试一下你的记忆力

 速读速记 2021-11-29

阔别了一个多月,少年宫又可以上课了。

一上课,差别就出来了。

速记课上,在家好好训练的同学,跟自己比的话,明显进步一大截。其他同学会少一点。速记是个技术活儿,除了要知道怎样训练提高,还要不断练习,反复体会,毕竟每个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需要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型才能更适合自己。

不过,还好,孩子们把课上学的的技术,已经下意识的用到了日常,这一点很重要。学习,学而时习嘛,起心动念都在用的话那就厉害了。

盯一分钟,闭眼,凭脑内图像回答问题。注意,孩子们事先不知道要问什么问题。

比如,第一项给他们盯色卡海绵宝宝,一分钟,闭上眼睛,提问有几根睫毛?领带颜色?衬衣颜色?短裤颜色?袜子颜色?皮鞋颜色?眼睛旁边那里有什么?等等。

竟然都回答对了。甚至有孩子说除了海绵宝宝身上有几个坑。

给我惊呆了。

好吧,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毕竟才上了5次课,中间还受疫情影响,挺了一个多月。

在后面的联想训练中,特意给他们强调了一下,不要看到什么写什么,要多角度,多元化,多层次去联想。比如用到你的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看到这张图,可以透过它用五感去联想。还可以用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事件等等去联想。还可以······

还好,比以前有进步了。

我就发现了,一般孩子越大,联想越差。

有老师的原因,更多的是家长的原因,逐渐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没有联想能力意味着记不住、学不会、死板僵化、榆木疙瘩······

总之,要多费心有多费心,还没效果。

咱们以前说过,人类是从死记硬背开始的,但是随着逐渐的长大,慢慢学会了用理解记忆。

也就是说,人类的幼崽记忆就是很简单,不需要理解读几遍就记住了。但是一般6岁以后学习就慢慢要理解记忆了。一般8岁以后就会比较明显。同时掌握原始死记硬背能力和理解记忆的孩子依然背书很快,但是逐渐丧失原始死记硬背能力变成理解记忆死记硬背以后,悲剧发生了,越来越慢。

到五六年级背个古诗,十来遍还记不住,即使记住了,转头就忘。背课文更是难,简直是背不过,记不住。太苦恼了。

那么,原始死记硬背和理解记忆式的死记硬背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原始的死记硬背是依托专注和联想想象,外加模仿来实现,超级高效。但是缺点是不理解,不会应用。

理解记忆式死记硬背呢?主要依托于理解认知。也就是说你要认识所有的字、词,要理解字、词、句子的意思,要掌握它们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且把握住这些规律。优点是能理解,会应用。缺点是很考验一个人的认知能力,以及基础,还有成长性思维模型。它是一只在进化的。

说到这儿,就很明显了,小孩子们确实都在统一起跑线来着,但是,后来有些孩子的理解记忆没跟上,掉队了。

小学这里看到的还只是语文、人文的影响。到初中以后就逐渐过渡到数学了。数学是最吃天赋的。

完全不要相信,只要你努力,你学习就没问题。它其实是有前提的,是只要你的智商没问题,你努力的话,你的学习就没问题。

数学对于原始死记硬背和理解记忆式死记硬背的能力要求挺高的,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到了高中要求会更高。

高中的知识密度的学习压力,不是一般智商学生可以承受的。

在原始死记硬背和理解记忆死记硬背之间其实是有很好的纽带的,那就是联想想象能力,这也是目前人类对于人工智能为数不多的优势之一。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速读速记培训都那么重视联想能力的原因。

作为教练来说,结尾一定要留个小作业:

你测试一下你自己或者孩子,观察下图开始联想,角度层次越多越好,最后合并下同类项,看看你的思维维度。

                                            至少写出8个相关词语。记得计时。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