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中小学生抑郁症普查”事再答记者

 小成哥9966 2021-11-29

图片

1、

记者问:
       目前在中小学开展抑郁症等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是否真的弊大于利?是否确实没有必要?有无可能在找到合适工具的情况下,这一做法确实可以帮助教育系统早发现、早干预?
专家回答:
在中小学生中间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是有益且必要的,因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中,就包含着对自己和家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关怀和关爱。特别是,关心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应尽的义务,更是学校和家长们应承担的责任。
  但心理测评使用不当,就会导致“好心办坏事”的结果。这一次上海发生的问卷题目内容事件,将心理测评中的相关问题暴露了出来,它让更多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人们认识到,心理测评实际上是一件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作为心理测评专家,我必须要严肃地指出,任何此类心理测评普查都不能任意而为,实施心理测评一定既要符合心理测评的专业标准,又要遵守心理测评的伦理要求。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心理健康调查与人口普查之间的不同。人口普查指标获取的人口数据都是客观存在的描述,比如家庭人口数量、每位成员的实际年龄,等等。只要被调查者真诚合作,这些数据就是准确、真实和不容置疑的。虽然心理调查结果通常也以数据方式呈现,但是这些心理健康指标高低、强弱和大小的量度数值都是对受测者主观反应的描述,这些数据会因受测者和其所处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偏离受测者的真实心理状态。例如,在回答心理健康测评的相关条目时,有心理困惑的孩子较其他孩子可能会更为敏感,因而他们就会在回答问题时尝试隐藏自己的问题;而有些没有问题的孩子,反而可能会因为猎奇心或其他理由,在回答测评条目时尝试让自己表现出很多的健康问题。因此,由于孩子们的敏感性和好奇心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测评数据就很有可能显示出这样的结果:健康的孩子似乎出现了问题,而问题孩子反而似乎似乎状况良好。

 用专业的术语讲,心理测评出现误差的可能性较之人口普查要大很多。就连不易出现误差的人口普查工作,都要事先对入户调查员进行标准化的培训,更何况不可避免会出现测评误差的心理普查,就更需要专业的介入。仅就这一点而言,心理健康普查虽有益且必要,但任何心理测评的实施,都一定要慎而又慎,一定要在专业机构和专家的指导、参与下进行。

其次,心理测评和普查看似简单,好像不过就是让受测者回答若干个问题而已。但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的问题条目,都是经由心理测量学的反复检验而精挑细选出来的,而不是由随意寻找到的几句相关联的语句。例如,每个条目是以肯定语态、还是否定语态出现?条目使用问句语式、还是使用陈述句语式?条目中是否避免使用某些文化敏感或者忌讳(如,与性或者死亡相关)的词汇?等等,这些细节都要经过心理测量学科学程序的严格检测。实际上,心理测量专家在编制心理测评工具时,所要考虑的细节要远超出上面提到的几个内容。在反复检测和平衡各种考虑之后,测评专家才能最终确定出一套测评问题条目。网上有许多自评测验,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并不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的非专业性的趣味测评。其测评结果只是为了满足受测者的好奇心,若受测者将其结果当真、并受其暗示影响,则很有可能导致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但即便使用了专业的心理测评,也会因为受测者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测评条目对每一位受测者的心理状态也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影响,甚至也可能导致出现难以预料的负面结果。比如,关于死亡的条目或许会引发受测者感觉不适,关于自杀的条目或许诱发人们对自杀的好奇,等等。因此,心理测评绝非看似得那么简单,它的编制和施测实际上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而且还要涉及到使用测评的伦理道德问题。一般而言,实施心理普查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受测者们的心理健康,但若在一部分受测者中引起心理健康水平的波动,产生了相反的效果,而施测方又没有准备好相应的应对预案,那么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违反了心理测评施测的伦理要求。
第三,心理健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心理健康普查的目的是筛查出不健康的受测者,那么什么样的心理状况会被定义为不健康呢?大致而言,不健康心理可以划分为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两大分类。从严重程度上看,心理问题的存在会使人们感到困惑和不适,也会对他们与周边人们之间的关系产生消极的影响等,但基本上不会造成他们的个体认知功能(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及其社会的功能(如学习、工作、家庭生活;从环境关联上看,心理问题常常是与生活环境相关联的,一旦离开导致问题的环境,心理问题本身就会减弱或者消失;从时间长短上看,心理问题存在的时间相对较为短暂,随着他人帮助和自行参加运动和娱乐等,心理问题也会减弱或消失。实施心理测评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受测者受到心理问题困扰程度进行量化评估。
但心理障碍对患者的影响则不同,患者通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病症,他们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一般都会受到程度不等的干扰和损伤。心理障碍的有无和严重程度的主要判断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做出的。精神科医生通过对门诊患者进行观察、问诊和病史了解,再对照精神病分类标准,最终做出该患者是否患有心理(精神)障碍、患有哪类障碍、以及障碍的严重程度等的诊断。心理障碍的判断过程是精神科专家依据精神病诊断手册标准对患者进行循证诊断的过程,而心理问题的测评则是受测者回答测评条目内容时对自我心理状况进行认识和判断的过程,因此,诊断和测评两者的对象、标准、和过程存在着极大差异。虽然,有时心理测评的极高分数也能够提示可能存在心理障碍患者,但它只能为医生提供一个参考,而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
实施个别心理测评或者大规模心理健康普查的目的,只能是用于了解和筛查受测者们的心理问题,而不能用于诊断受测者的心理障碍。个别受测者的心理健康测评分数很高时,需要组织测评和普查的机构将其推介给精神病门诊的心理理疗专家和精神科医生。任何人都不可仅依据测评的高分数,而给受测者做出心理障碍的判定,并为受测者贴上负性的标签。例如,我们可以说,心理测评中的情绪低落分数较高的受测者处于抑郁情绪状态,但不可以凭此就说他/她患有了抑郁症;受测者是否患病需要精神科医生来加以i诊断。仅依据心理测评分数就做出心理障碍的判断,其结果一定是弊大于利的。

当然,心理测评普查在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的早发现、早干预方面,还是有很大意义和价值的。这有些像给学生们做体检,在问题积少成多、由量变质变为障碍和疾病之前,就能够检测出来,这当然是健康普查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心理测评也一样,其高分结果会给学生自己、他们的家长和老师提出预警,让学生能够实施自助和求助,让家长和老师能够提供帮助和支持,从而使问题逐渐消弭于萌芽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心理测评普查的确是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给予重视的办学工具,学校特别需要在心理测评的设计、实施、和监管等诸多方面,都对实施心理测评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尽可能地寻求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所以,我们建议:第一,学校要转变对于心理测评的观念,不仅要将心理测评视为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的有益和便捷手段,更要将心理测评作为给每一位学生建立在校期间的心理档案的重要科学手段之一,要让心理测评真正为纵向评估和指导学生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第二,学校要将心理测评与家庭访谈、班主任观察和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深度谈话等支持手段更为紧密和恰当地结合起来,特别要为那些测评分数较高的学生设计一对一的帮助和心理支持计划。第三,如果学校能够与校外社会的专业力量联手起来,建立起一个小型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那么这对于青少年心理问题(包括抑郁情绪)的预防和应对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学校全面考虑设计和实际建立起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的系统,实施心理测评的效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专业的事要让专业的人去做。心理测评普查对于维护和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必要且有益的。但心理测评不能用于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普查。若要让心理测评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则需要建设一系列配套的社会支持系统。
 

2.

记者问:
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普查的办法来做抑郁症的防治?
专家回答:
 上面已经谈到,抑郁症属于心理障碍,需要精神科医生进行个别的循证诊断。因此,现阶段在中小学生中间进行大规模的“抑郁症普查”既不科学,也不宜实施。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达,未来或许能够实现精神病(包括抑郁症)的计算机辅助诊断。但即便到了那个时代,因为精神病患者在总人口中比列相对较低,恐怕也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精神病(包括抑郁症)的普查诊断。人口普查会包括精神病人口数量的调查指标,但那是对已经诊断为精神病的患者人数的调查,而绝不是对人群中未知心理障碍或精神病患者的筛查、更不是对其进行诊断。

3.

记者问:

如果不宜采取筛查方式的话,我们应该做哪些具体工作来完善青少年抑郁防治体系?您对此的建议是什么?

专家回答:
心理测评不宜且不能用作抑郁症的普查,但使用心理测评手段在中小学生们中间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摸底,却是一种有益且方便快捷的方法。前面提到,心理测评可以用来测量和鉴别心理问题,其中就包括青少年中极为常见的情绪问题。测评分数揭示出一些中小学生出现阶段性情绪低落问题,会令相关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提高问题青少年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共同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以便支持和帮助每一位问题学生尽快地摆脱低落的情绪,使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学校学习和家庭生活中。若对这些问题学生的心理支持没有起到效果,那就需要专业人员有针对性进行个别的心理测评和谈话等,并进行深入的心理咨询。倘若仍然效果不彰,则需要考虑转接给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病医生。

 但无论是进行心理测评普查、还是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甚至做精神专科的转介,其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遵循测评和咨询及转介的伦理规范,要在学生、学校和家长、以及专业人员之间就测评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沟通,要让学生的家长和监护人充分了解测评工具及其结果情况,并使他们签署下一步处理的知情同意书。

 学校老师、甚至专业人员切不可认为自己所作所为完全是为孩子们的利益,就因而可以忽略上述的专业规范和伦理考量。青少年抑郁症防治体系建立的重点,其实不应放在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普查,而应放在学校要设立一套制度和运行机构,以便学校、老师、同学和家长等都能够树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意识,都来了解和认识青少年的抑郁情绪问题,在遇到相应的问题学生时,要能够及时地相互沟通和协调,并与专业人员建立联系、寻求帮助。例如,要在学校中设置心理老师的专职岗位,同时要对班主任老师进行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和一般处理技能的培训。要充分授权心理老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让他们能够在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支持并鼓励班主任老师经常性地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使他们不仅知道学生在校的情况,也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也就是说,抑郁症防治体系的建立绝不能止于让学生们每年进行一次或若干次的心理健康普查之上。

 对于学校而言,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或者抑郁防治)体系好可以考虑如下的措施。首先,在学校内部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来充分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心理档案内容不仅要包括心理测量分数,而且要包含心理老师的评分、家庭调查结果、班主任的观察、学生心理委员的同伴观察等多种信息;信息采集可以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心理档案信息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综合,以便每学期都对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绪起伏情况给予风险评估,并对于风险较高的学生设计针对性的支持与咨询工作方案。第二,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委员制度,开设多样化的心理健康课程,开启家校互动活动等方式,打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和家校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接纳的氛围,从而为所有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系统。第三,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外的社会专业力量,如请专业心理测评和心理健康专家为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和心理测评知识和技能的讲座,特别是要与专业心理治疗和精神病医院建立良好的联络渠道,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建立起更为广泛的防护网。
我们还可以想象,当有关国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完善之后,心理测评也将受到法律制度的制约和保护。到那时,实施心理测评就不仅要关注专业标准和伦理规范,而且还要承担法律的责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