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山水诀 近代作画的人,多师法董源、李成两家,运笔与树石之法互不相像。学画的人(于此)应尽心竭力探索。 画树要四面八方都有树干、树枝,大概是选取树形圆润的特点。 画树要有身段,画家称为“纽子”(当为“关键”之意)。(树枝、树叶)层叠交错要适宜,每一树干均要有生长、发育之处。 画树要俯仰、疏密相间。有叶的树木枝条柔软,前后都应有仰起的枝条。 画石的方法,先用淡墨起笔,(如有失误)可以修改,可以补救,逐渐过渡到使用浓墨,(这样)才是好的办法。 不到十步远的石头多偏斜之态。画石头要看是否表现出了三维体积感。采用方圆之笔法,必须多用方笔,少用圆笔。 董源山水画坡脚下方多画有碎石,是因为所画为建康(今江苏南京)周围的自然山势。董源画石头用的皴法叫作“麻皮皴”。画坡脚先从笔迹(线条)边上开始皴擦,然后用淡墨去冲破其中墨色浓重的深凹之处,着色之道不离此法。石之着色要浓重。 董源画中的小山石叫作“矾头”,山中有云烟雾气,这些都是金陵(今江苏南京)之地的山景。皴法要渗透出柔软。山石下方有沙地,先用淡墨曲曲折折地拂扫,再用淡墨冲破。 画山理论中有“三远”:山从(画幅)下方连绵不断地远去,叫作“平远”;山从(画幅)近处分隔开,相互对立起来,叫作“阔远”;从山外远景着手来表现叫作“高远”。 山水画中的运笔之法叫作“筋骨相连”。其中“有笔”“有墨”的区别是:在用笔描绘之处使笔迹模糊,叫作“有墨”;带水之笔不改变描绘之法,叫作“有笔”。这是画家画山水的关键之处,山石、树木均用此法。 大致说来,树要用来填补画面的空白之处。小树大树,一俯一仰,向背浓淡,均不能互相侵犯。繁密、稀疏之处相互间杂,必须要处理得恰当。如果画得纯熟,笔法自然而然就会显现出来。 画石的奥妙,是使藤黄水浸染蘸墨之笔,自然而然地上色。但藤黄水不能多用,用多了 |
|
来自: 昵称57186717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