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杏林早报 | 生气后有这个变化,表明肝在“呼救”!用1个方法,让你气出不伤身

 fentouge 2021-11-30

打开音乐,开启早报唠嗑的一天~


01

气大伤身,到底伤了哪儿?


回想一下,当你生完一顿闷气之后,身体是什么样的感受?

有些人生气之后,头顶和头两侧会疼,头脑发胀;有些人是胸部憋闷、总想叹气;有些人是胃胀胃痛,吃不下饭。

有人生完气后会出现月经量减少,小腹痛,月经不调;也有些人会气得胡思乱想,睡不着觉;还有些人气得说不出话,只是啪啦啪啦掉眼泪。

现如今的人,生活都不轻松,令人生气的事情似乎总在身边环绕,躲都躲不掉,气不得顺,最容易伤肝。

对于生气后不同的表现方式,疏导肝气的办法也会有所不同,今天推荐「柴胡疏肝散」这个方子,很适合爱生气、气得胁肋疼痛、乳房胀痛、胃痛、头痛失眠的朋友。


02

柴胡疏肝散:让“气”有出路


生气,大多因为所愿不得、情志不遂。中医讲:肝属木,主疏泄,喜条达舒畅,情志不遂会令肝疏泄失职、气机瘀滞,导致肝郁气结。

针对这类症状,一方面需疏肝解郁,另一方面需要行气祛郁以止痛,柴胡疏肝散正合适。

组方为:柴胡6克、枳壳4.5克、芍药4.5克、炙甘草4.5克、陈皮6克、川芎4.5克、香附4.5克。

〔 君药 〕柴胡,善长疏肝解郁,让身体里郁结的气有出路。

〔 臣药 〕香附,疏肝,行气以止痛,气行则诸郁自消;川芎,行气活血,开郁止痛,二药相合,助柴胡打通肝经郁滞,又能行气活血以止痛。

〔 佐药 〕陈皮,理中焦脾胃之气,以和胃;枳壳,行气止痛,疏肝理气;芍药,养血柔肝,合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主要针对两胁部胀痛,同时制约了理气药的燥烈之性。

〔佐使药〕甘草,养血柔肝,合白芍缓急止痛为佐药;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相合,疏肝行气、活血止痛,助你解开郁滞的束缚,肝条达了,身心舒展了,就能释放身体本来的能量,人自然也就舒服了。

熬完药后,剩下的药渣渣不要倒掉,可以再用它煮半锅水,睡前泡泡脚,既可以辅助疏肝理气,还可以解决气郁导致的下焦偏寒、脚凉的问题。



03

按揉太冲穴,助力疏肝理气


肝气不疏的人,日常还可以按压「太冲穴」来养护。它是肝经的原穴,调控着肝经的总体气血,人生气或者压力过大时,原穴会有很明显的压痛感。

取穴: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平常可以通过按摩调理,每日每侧各按摩5分钟左右即可。

帮助肝经气血畅通运行,更好地调畅气机;也可配合行间穴,从太冲推到行间,降火理气的效果会更好。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药物调治只治身,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我们的心境,只有心态豁达了,才能“随心所欲”~


本期早报素材选自杏林明师课堂

《讲透方剂》理气剂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用哪个方?
听听张景明教授是如何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