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松花江畔的哈尔滨,别称冰城。江之北有一个寓意相反的名胜——太阳岛。那里林木葱郁,花草馨香,路径蜿蜒,景色秀丽,是人们休息、游览的胜地。尤其是在夏季,这里更是避暑的好地方,每天来岛上游玩者多达万人以上。 1985年8月18日(星期日),哈尔滨晴空万里,轻风拂面,松花江面细浪翻腾,船帆飞奔,太阳岛上欢声笑语,人山人海。这一天岛上游客特别多,这些饱尝了大城市繁闹熙攘生活的居民和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涌到了太阳岛这片绿荫林里来欢度美好的假日,借以消磨盛夏酷暑的时光。 下午3时,在太阳岛兰联码头,“423”号渡轮满载尽兴而归的游客启航,由江北驶向南岸的哈航运02号码头。 该船排水量一百多吨,船体肥宽,单层船舱,载客定员为148人,属哈尔滨交通局航运公司所有。开航前,船长李广洲未经请假擅离职守,上岸进餐,为按时渡客,输机员张洪仁酒后乘兴到驾驶室代职掌舵。张洪仁虽学过驾驶技术,持有机驾合一证,但驾驶技术不高,对驾驶规章制度一知半解,此时,他操纵渡船蹒跚前进。 开船后,发现同公司的“46”号轮水手屈树亭带一小学职工吴云东在驾驶室前的船首甲板上观望,严重妨碍了驾驶员的视线。随船跟班的哈尔滨航运公司安技科科长胡义上前规劝两个青年进舱,以免影响航行。这两位酒后无票乘船的青年不但不听劝告,反而无理纠缠,与胡义吵闹滋事,还推拉撕扯。 正在驾船的张洪仁闻声便右手执舵,侧身探出驾驶窗口,对两个青年说:“你们下去就下去呗!”屈、吴俩人又口出污秽语言辱骂张洪仁,被激怒的张洪仁忘记了自己手握舵轮的责任,放开舵轮,走出驾驶室参加争吵…… 当张洪仁跨出舱门没几步,就听到“哗啦——”一声响,舵轮飞转着向右滑动,顿时,全速行驶的“423”号渡轮失去控制,船身猛然向右旋转,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左倾斜,毫无戒备的乘客一下子被推挤到左舷,使本来左倾的船体更加左倾,江水哗哗地涌进左后舱。瞬间,江水又向中舱涌入。 这意外的情况吓得张洪仁方神无主,他奔回驾驶室后,不但没有减速、正舵,反而急操左满舵,因而加速了船体向左倾斜,将站在客舱顶棚上的部分乘客甩入水中。这时,乘客们惊慌失措,阵阵惊呼声、尖叫声压过了隆隆的机器声。当乘客们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时,船体一阵颤抖,猛然向左倾翻并迅速沉入4米深的江底,全体乘客和船民都不幸落于松花江的急流中,此时是下午3时05分。 “船翻了,渡轮翻了!”“救命啊!救人啊……”此起彼伏的呼叫求救声响彻松花江江面和两岸。噩耗传到江上派出所,所长立即用电话报告市公安局、水上民警队及市急救中心。顿时,各级领导、群众驱车至江边防洪纪念塔;正在江面航行的十几艘国营、集体和个体船只,全速驶向出事水域;两岸的不少行人跃入江中,奋臂游向翻船处。 一支支自发的救援抢险大军投入了紧张的救助工作。 首先赶到出事点的是港航监督陈国志,他将摩托艇上10余件救生衣,救生圈扔给落水者,并会同另一名港监人员救起6个人;青年船工刘德昌跳入水中,救起4名乘客;电力学校职工李志忠奋不顾身地救起3名落水者;市电车公司职工许本树乘船落水后,不顾个人安危和妻子儿女的去向,奋力救起两名女工……这些不同建制、不同行业的工人、农民、军人和学生以大智大勇、无私无畏的精神搏击风浪,迎战死神,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 发生事故的消息很快传到省委、省政府,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省、市领导立即赶到出事地点,在现场部署打捞、救护及治安工作。有关部门也闻讯而动:省路桥公司派出浮吊和打捞艇;市自来水公司派出潜水员;造船厂派出船只和检修工;驻哈部队及市公安局出动干部、战士参加救助和警戒;20余个医疗卫生单位出动30多辆救护车和数百名医务人员投入抢救工作,使数十名溺水窒息者复生。 这起渡轮沉没事故,是我国内河航运史上罕见的重大恶性责任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无法弥补的惨重损失。经打捞查明,全船238人中,仅救起67名幸存者,171人死亡,位于下舱和在视舱工作的船员全部淹死。 从下舱里打捞出的尸体中,一位妇女在临死前一手紧握着丈夫的手,一手紧搂着孩子的腰,她多么希望夫妻、孩子一起跑出舱,在江面漂浮着的一对青年夫妇,他俩在离开人间前,还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多么留恋美好的生活;在遇难人员中,有一家老少数口的,有7位是华北来哈开会的代表,有从外省,外县来此旅游办事的,也有过暑假的学生和随父母第一次出门的婴儿。死亡、失踪的人员中来自4省、6市、8县,涉及面广,不良影响极大。 经调查得知,哈尔滨市发生这一恶性沉船事故,绝非偶然,是有关领导忽视江上交通安全工作,管理混乱、制度松弛的必然结果。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一是驾驶员擅离岗位,玩忽职守。航行中操舵者张洪仁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离开舵轮走出驾驶室,致使渡轮失去控制; 二是超载错载,管理松弛。本航次超员90人,超员人数占定额60.8%,且多数乘客挤在舱室顶棚之上,致使船舶重心升高,失去稳定性。这主要是船运公司领导及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控制乘客人数及乘坐位置,甚至连两名无理取闹的青年乘客都无法制约。 在妥善地处理善后事宜和对事故原因进行客观的调查鉴定之后,哈尔滨市中级法院于1986年1月11日对“8・18”海难的肇事者进行了公开宣判:判处一贯为非作歹的屈树亭死刑,吴云东死缓,判处擅离职守的代理驾驶员张洪仁有期徒刑7年,驾驶员李广洲有期徒刑5年。还判处了负有领导责任的哈尔滨市航运公司经理等人有期徒刑4—5年不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