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中收获健康,来自于规律性的运动习惯,而不是短期的强度

 老威小屋 2021-11-30

有时候,朋友们会在后台私聊或者在某一篇有共鸣的话题下,来讨论一些问题。

一般情况下,凡是涉及到发起交流者个人信息的——譬如年龄,体重,或者身体有某方面的不适,出于对人隐私的尊重,原则上是不“上墙”(加为精选广播出来)的,同时我会点对点地做出交流。所以,如果某个留言没有被上墙放出来,并不表示认为您的留言不美妙,而是顾忌到里面可能有您的个人隐私。

最近发起私聊和留言交流的,越来越多的人提到了运动和健康的问题。我觉得比较有共性的问题,其实是两方面,一是跑量,二是频次。

譬如,每天跑某个距离(假设10公里),长年无休,每日跑,这样好不好。

或者,每月保持一个跑量,譬如300公里以上,身体感到累,是不是合适?

一、跑量适当

坦率说,我只有在2020年的7-9月份,有过持续几个月接近300的跑量(是接近,还没有超过),其中,中度跑占比比较大。但是很快到10月份就以Easy跑为主了。

对我来说,最舒适的跑量,就在200-250之间。那样的话,周度50公里上下,分布在四天中:一天间歇,连热身,冷却在内,约10公里,两天有氧高区中度跑,分别约10公里,周末一天2小时E跑,20公里。

有时候稍微发一点疯,周度超50公里多一点,月度大概底线200,上线250。

我记得我曾经把自己的课表公开过——这个课表是根据我的某个目标计划,由Polar系统做出的,还是很科学的。

刚开始适应了跑步这种“生活方式”的时候,人很容易愿意多跑。看到大神们的跑量,和他们取得的马拉松成绩,恨不得自己也以“达到他们的跑量,进而收获他们那样的跑步成绩”。

可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跟人真的很不同。

在我习惯连续每天10公里跑,而不安排休息日的时候,我也觉得我的身体足够强大,足够可以支撑。但是,结果都不是自己期望的那样。

可以说,确定适合自己的跑量,是健康跑步的第一步,因为只有跑量确定了,才好计划自己的跑日和休日,才好安排间隔。

这些,都是我自己从正反两方面得出来的心得和教训。我说过,我愿意写这个公众号,心得部分,希望给人以借鉴,教训部分,希望阅读者少走弯路。

题图故事:2019年春节,全家从苏黎世坐大巴到慕尼黑的途中,途径奥地利,沿途雪景连绵,美不胜收。隔着大巴车窗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固然令效果大打折扣,但依然能感受到雪原的美好。如今正值冬季,在窗边暖阳下写作时,看看这样的画面,心头依然泛起美好的回忆。

二、休息本身就是训练的一部分

不跑的日子,就觉得有负罪感的情绪,这是不对的。

我们都知道,训练本身,是一个破和立的重复过程,也就是对身体的刺激(微弱的破坏)和修复的交替过程。每次得到修复,都使身体比上一次通过训练遭受“破坏”之前更加强大。

而修复,则主要通过营养和休息来保障。其中,休息,尤其依赖睡眠。

所以,我始终认为,要从运动中获益,必须是运动——休息(尤其是睡眠)+营养——运动这样循环往复中,才得到收益。

广义的运动,本身就包括“处在做功状态”(即狭义的进行运动),和休息修复这两个部分。修复,就是运动的一部分。

三、跑休结合,交叉训练是最好的主动式休息

我每周的运动时间基准是10小时,但是我最多只跑4天,50公里左右。

其他差不多4-5个小时,来自骑行、力量、拉伸。当有时候觉得有不妥当的感觉、不适合跑步时,我宁可把跑步的时间(也包括距离)放弃掉一部分,用来做其他项目。这个时候,周度跑量会低于50,但骑行距离会上升。最多也不超过每月骑行400公里。

前不久莫名小腿疼,对跑步有些影响。虽然可以硬撑,但是学乖了,绝对不硬撑,况且对骑行没有丝毫影响——不仅没有影响,骑行完后小腿还很舒服——那么我就多安排骑行,让心率达到自己想要的区间,既保持了有氧体能,又锻炼了跑步中很难提高的大腿力量,更有趣的是,换了一种心情。

事实上,遇到当日是间歇课表的话,我也在骑行中完成间歇(中间有若干组4-5区心率的强度)!自己都觉得很厉害

即使在正常的状态下,跑四休三的那个“三”,基本上都有内容。安排某一天(通常是周一),当做全休日,但是这天也会做一组20-30分钟的伸展。

四、抗阻性训练是防止骨质疏松的良方

有的人说,只对跑步感兴趣,没有兴趣练健美。

啊呀,练练哑铃这种抗阻性训练,可不是为了长肌肉练健美,让身材好看一些那么简单。

抗阻性训练,是预防骨质酥松的良方。换句话说,即使我们无所谓身材好不好看,但是对于骨质酥松终究还是恐惧的吧?练练重力性训练——举哑铃,做深蹲,更主要的是为了预防骨质酥松,其次才是为了肌肉隆隆,身材美好。

人一过了35岁,骨质就事实上走在酥松化的管道里了。在跑休日,做做力量,做做抗阻性训练,既有助于跑步肌肉的恢复,也有助于其他肌肉的训练,又能促进柔韧性,和预防骨质疏松,无论如何都是“必须”,而不是“替代”。

五、瘦身,来自规律性的耐力训练习惯,而不是当次有多大消耗

有的人一旦训练起来就玩命,要让自己在这一次多燃烧脂肪。

有一个通俗的说法:瘦身的铁律是摄入小于消耗。

这个是没有错的。但是这个消耗,并不一定是“今日运动中的消耗”。还包括身体的日常消耗和存储能力两个方面的因素。

日常消耗,指身体维持基本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假设人躺着不吃不喝,但活着,需要动脑子,蠕动肠胃,呼吸,心跳,转动眼珠子等,都需要能量),以及基本的生活活动(如上班,出行,开会,吵架,阅读,做家务)所需要的能量。

其中,上述第一部分,主流的说法,叫它“基础代谢”。也有的文章把上述两部分组成的“日常消耗”称为基础代谢。我觉得是不妥当的。比较有条理的理解,我看还是应该把维持基本生命的消耗叫基础消耗(基础代谢),它加上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消耗,合起来,叫日常消耗。

于是,绝大部分人在日常消耗之外,加入运动,产生运动消耗,来加大一天的消耗。变成这样的对比关系:

1、维持生命的基本消耗(基础代谢)+2、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的消耗+3、运动的消耗  VS 身体一天的摄入量。

这个等式没有错,理论上讲,1+2是相对固定的,当3增大时,如果吃得一样多,则走在瘦身的大道上。

但是,身体有个储存记忆的功能。

换言之,亿万年来,身体都有“预防灾难”的记忆,而预防灾难的本能措施,就是储存能量。而储存能量的手段,就是存储脂肪。

所以:

一旦持续节食,身体就以为要闹饥荒,会提高存储的比例,结果越节食,脂肪越多;

从来不运动的人,一旦偶尔运动了一两次,还是玩命的那种,身体就以为要发生大消耗了,因此赶紧提高存储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规律性的运动,提高抵抗力,加强防疫能力,身体能轻易对付外来刺激,并且形成习惯性的记忆,身体就会认为“无甚风险”,因而会降低存储需求……

所以,除了当天吃进去的热量和消耗的热量进行对比外,更主要的,还是身体认为“未来有风险”还是“未来没有风险”,因而影响了存储需求高,还是需求低

所以,与其寄希望于偶尔几次运动来进行大的消耗,不如养成规律性做耐力运动的习惯。

规律性地做耐力运动(如中低强度长时间跑步),并不是单纯地说“本次”运动中,消耗了多少,而是这种规律性的耐力运动为身体带来诸如——提高抵抗力,增强心血管功能,强化呼吸系统功能,提升肌肉和骨骼强度和力量——等等的好处时,向身体传递出这样的信号:长期来看,风险很小。

因此身体对于“用来应付未来不确定风险的存储需求”也就降低,或者说,存储脂肪的需求降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易瘦体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