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亥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兄弟,为何却留下了秦三世公子婴?

 先秦考古杂谈 2021-11-30

原问题:秦二世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为何却留下了扶苏的儿子子婴没有杀?


秦公子婴很可能并不是公子扶苏的儿子,也不是秦二世任何一位兄长的儿子,而更有可能是秦始皇之弟,因为不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因此对秦二世并不构成威胁。

秦的残暴,很大程度体现在秦二世时,秦二世对手足兄弟姐妹的迫害令人发指。在“沙丘之谋”后,秦二世火速行动,铲除任何对其继承皇位有威胁的人。

第一步,伪造秦始皇诏书,首先先把最大的威胁公子扶苏赐死。并且把扶苏信任的大将蒙恬赐死。赐死蒙恬必定也是赵高的主意。如果扶苏继位,蒙恬将是丞相,蒙氏兄弟一贯看不上赵高,赵高必定不会有好果子吃,很可能会有性命之忧。所以,秦始皇死后,赵高扶持秦二世,赐死蒙恬,也是赵高的一种自保。

第二步,铲除所有威胁。秦始皇在生前并未册立太子、皇后,因此,原则上任何一位公子都是有继位的可能性的。秦始皇有多少子嗣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整合相关史料,秦二世残害的公子有20余人,公主10人。1976年,秦俑考古队在秦始皇陵东城外350米的地方,发现了17座墓,其中一座墓葬中发现了一枚铜印,铭文为“阴嫚”,应该是秦始皇的一位公主。由此可推断这17座墓应该秦诸公子、公主之墓。

二世不一定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但也应该是绝大多数了。秦二世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为何却留下了扶苏的儿子子婴没有杀?原因很简单,因为子婴不见的就是扶苏之子。

公子婴究竟是谁的儿子?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只是写“立二世兄子公子婴为秦王。”直到南宋时史学家郑樵才进一步考证得出结论认为公子婴是扶苏的儿子。但是如果公子婴是公子扶苏之子则存在着几个疑点。

“公子”的称谓,如果“婴”是扶苏的儿子,或者是秦二世任意一位兄长的儿子,那么,就不应该称呼其为“公子婴”。

秦二世被杀时年仅23岁,按照这个年龄推算公子婴的年龄,他的年龄应该不会超过二十几岁,子婴如果二十几岁就很难在诛杀赵高时“与成年子谋”。这样也不符合其史书上“素有贤名”的描述。因此,可以推断子婴的年龄至少在35岁以上。这样,公子婴就很难是扶苏之子了。

据《史记·李斯列传》描述子婴时说“乃召始皇之弟,授之玺”,因此,不少学者都认为公子婴应该是秦始皇之弟,这样其“公子婴”的称呼也是合情合理的。许多事情也能解释得通了。

秦二世残害了众多手足,却唯独放过了后来继承秦王位的公子婴的最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公子婴是秦始皇之弟。在秦始皇死后,公子婴并不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

而赵高在之后拥立公子婴继承皇位的原因也是出于自保。在秦始皇死后,赵高权倾朝野,他除了让秦二世除掉其兄弟姐妹,还迫害了许多大臣。在朝堂之上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而又面临着朝堂之外的外患,这个时候赵高适时的拥立一位鲜明的公子是有利于局势的稳定的。但是,赵高没有想到的是公子婴并不受他控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