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法保护古茶树,保护的到底是什么?

 水淡淡兮生烟 2021-11-30

茶业复兴 2019-09-30 15:01:54

刚刚才结束的复兴沙龙245期,茶业复兴邀约了知名法学家田成有先生谈“古茶树保护中的立法难题”,田先生通过对话的形式与在场的茶友一起讨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保护古茶树,不是保护那些大众喝不起的茶树,而是通过保护古茶树,保护一个区域的生态,一个民族的生活空间,一片土地的文明生活史以及精神史。到场的40多人,有35个是第一次参与茶业复兴沙龙,但每个人都踊跃发言,参与对话,现场掌声不断,一场沙龙,多份收获。

 

田成有:我们保护古茶树保护的是什么?是只有少部分人才喝得起的那棵树?是根本上属于农民的树吗?

这次我去了冰岛考察,我有一个担忧:人类社会的诚信丢失,为什么呢?真正的冰岛一旦离开那颗古树,市场上到处都是“冰岛”,我们就会怀疑,那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所以很多人一定要亲自守着那棵树才能相信原料真的。

到这个程度上,社会充满着恐惧和不信任,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美好。怎样净化这个环境,就成了我这次的收获和体会。我很担忧破坏了产业健康的发展,更害怕的是因为变化牺牲了美好与宁静,所以我在冰岛村倡导人为素养的教育。古树茶的价格很高,这是市场行为,我们不好去约束,但是利润高了就会有很多问题,就会以假乱真,是不是真的冰岛,是不是古茶树?怎么证明这是100年,这是500年,所以我们需要标准,需要树立品牌意识,树立标准意识,现在茶企太多,你真的很难确定什么标准才是对的,标准的指标怎么确定是个难题,但是没有标准,谁都不敢说真假,这是我们法律要关心的。

 

周重林:田老师谈的非常重要,到底需要保护的是什么?保护那些我们谁都喝不起的茶吗?还是保护茶山的生活习惯?去年我一帮朋友去冰岛,建议他们新修房子一定要留一间烤茶的房间,功夫茶流行东西半山四五年,现在古六大茶山已经看不到罐罐茶了,都是功夫茶。但是茶俗是什么?茶俗才是茶马古道的精髓啊,没有了罐罐茶的茶区,还能叫茶乡么?

勐库大雪山要是没有那几十棵树,估计也不会引起这么多关注。今年冰岛茶王树88万,刷爆了朋友圈,前几年20万,30万。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资源向知识过渡的地带,如何创造知识,这是最难的。我们需要小范围产生共识,形成普遍的经验。

 

partⅠ 关于古树茶标准问题

沈连浩:在计划经济年代茶叶就是标准的商品,有实物标准样,有文字标准样,是非常规范的,我们就只考虑香气、滋味。茶叶要综合评判八项因子,是非常复杂的,茶叶标准确实难做,但是能做。我们现在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标准做不下去,为什么做不下去,有很多人是反对做标准的,所有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人,他是最讨厌标准的,有了标准他就有了可能不达标的风险。小企业的优势,追求的又是繁杂多样,百花齐放,所以我们做标准最难的问题是在人身上。

 

每个企业他都有自己的标准,包括国外很多其实就是大企业垄断了以后,行业才成熟,企业标准变成了地方标准,变成了行业标准。我们茶行业主要是因为他单品利润率很高,现在是一个小散杂的时代,投资相对低,安全性又高,很多资本涌入,把原本成熟规范的体系破坏掉了,茶学界一直想从新构建这个体系,构建不起来,所有人都反对,企业自身要存活,达不到你的标准怎么办?请问这样一个严峻的现状要如何去解决?

田成有:这也是我在调研过程中思考的一个问题,确实某种标准的建立就是构成了某种垄断,标准能不能有权威,谁来制定?人是有主观性的,人达不到完全理性的程度,制定的标准不一定让人信服;标准还牵涉了利益问题,何为高何为低谁来定?这是一场战争啊!

 

标准的制定就是一场战争,政府、企业、茶农,这里面分不到他应有的一杯羹,这样的标准确立既好又不好。这过程中因素多种多样,我个人感觉确实需要规范,现在的市场上慢慢已经有标杆和品牌了,标准要慢慢让人们接受,我们其实大家心里已经有一杆秤了。

周重林:软件著作法是微软贡献的,市场调查方式是宝洁公司贡献的,超市摆放标准是沃尔玛贡献的,这就是大公司对世界的贡献。我们需要一些有社会担当的大企业做一些事情。

 

partⅡ 古树茶的保护,保护的是什么?

宋永全:这个古茶树保护,很多地方都有地方性法规,我从事古茶树保护规划,我认为保护并不是一个点,不是一颗树,是保护一个空间,一个大的环境,外围生态的系统保护。我们一些有名的茶区,比如小户赛,十多年前非常穷的一个古村落,但是随着茶叶经济快速膨胀,别墅拼命盖,生活垃圾也大量产生。

我们现在这个古茶树保护,我认为空间上要有突破,还有这个责权,古茶树保护应该是农业部门做,不应该是林业部门。保护一百年的古茶树这个鉴定非常难,真正的一百年很少,而且无法界定只能估计,范围无法界定,执法主体不明确,十多年前有个古茶树保护条例的草稿,这次临沧新的保护规划,从村落上就开始着手,外围环境处落脚。立法上该怎么考虑?

 

田成有:不仅仅是保护那棵树,而是保护那篇生态、环境、人文,保护因为造成大量游客破坏引来的混乱,我们立法的格局应该高一点,我们规划从村寨开始,老的建筑怎么规划,新建建筑的安排;土壤、水源、环境、生态资源、人文价值,唤醒我们对自然的爱,这是保护的意义。真的从规划开始,建筑开始,管理开始,职责明晰开始,这些要进入我们立法考虑范畴。古茶树保护涉及农业部门、林业部门、乡镇、农户、外来企业等,涉及单位很多,我们法律就要明晰责任,也是我们立法重点。还有就是规划,要有长远考虑,规划在先,一定要有合理的规划,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到要害,保护到关键,保护到根本,而不是保护那少数人的利益。我们还要区分,分类保护和分地域保护。

 

茶友:对于古茶树,我们要保护它,又要开发它,这个度的控制很困难,您认为怎么去衡量?我们能不能以后买茶的时候都交一部分保护费?就给我们补贴茶农,补贴当地政府,这样可以吗?

田成有:这个想法很好,我们一些学生已经在推动这个事情了,他们成立了古茶树保护基金会,今后会有一些募集资金投入,反哺那些茶农,反哺古茶树保护,这个机制会慢慢成熟。

关于开法和保护的问题,我认为不能一刀切,应该是革新渠道,量力而行,喝茶人需要平静一点,不要说把冰岛都压下来大众化、贫民化也不现实,各走各的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