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为什么要提升自己?再读培根《论猜疑》,让人顿悟人生(深思)

 老方说 2021-11-30

在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猜疑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

猜疑与臆想的意思很近,它是人以自己为出发点的猜测和怀疑,这种猜疑经常是无中生有,甚至是没有道理的。

猜疑不是揣度,更不是“知人者智”,有猜疑这种心理的人,对人对事都不放心,动辄是“我以为”,去防范和伤害别人。

我们常说某个人有“疑心病”,对谁都是疑神疑鬼,就是说这个人爱猜疑,属于习惯性多疑。

这种心理其实是心智虚弱的表现,是人性的弱点。

对此,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他的短文《论猜疑》中有精辟的论述。

猜疑之心会使人的心境黯然不明,使朋友间疏远不和,也使事务受到干扰而不能保持顺利进展。

培根指出,猜疑这种毛病源于人的头脑,“对于生性怯懦的人,猜疑就会迅速滋长而不可收拾。”

而人为什么会有猜疑这种心理活动呢?

培根说,“一个人容易产生猜疑,主要是由于对人对事缺乏了解。”

有猜疑就有猜忌,有猜忌就可能让人变得狠毒和暴戾。

男女之间的猜疑会导致感情的破产,商业合作伙伴之间的猜疑会导致事业的失败,朋友之间的猜疑会导致友谊的消散……

总的来说,猜疑是一种很坏的东西。它破坏信任,让人变得自私,让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冷漠。

我们看历史上的故事,一些臣子就经常因为皇帝的猜疑而被贬或被杀。比如韩信自己确实是不想造反,可架不住刘邦吕后对他的猜疑、猜忌啊。可以说,韩信不死,吕后睡觉都不安稳。

在生活中,猜疑带来的后果也很可怕。之前有个电视剧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面的男主角就是因为猜疑妻子,最终害人害己,家破人亡。

“身处疑林之中,最好的途径就是与人开诚相见,因为这样一来,定能更多地了解事实真相。”

所以,人要持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以觉察自己猜疑之心的源头,以了解事实的真相,避免自己为“猜疑”所制。

古人有个词叫正大光明,这可以说是对付疑神疑鬼心理的最好态度。当我们信任自己和信任别人的时候,那我们就能扫除一切暗昧的心理。对于猜疑,信任是良药。

另外,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促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建立起信任关系,这是消除猜疑的最好途径。

误会和猜疑总会出现,但我们可以阻止它们的进一步危害。

当然,信任也不是说无条件的去信任任何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值得百分之百的信任。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说的就是人的主动修养。

“为了稳妥地对付猜疑,最好的办法是将存疑惑的事情姑且当真对待而有所防范,不致受害;同时又不贸然信以为真,以免误人误事。”

培根是个现实主义者,他的思路很贴合现代人的想法,实际上,培根强调的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去思考和作为,避免因无端猜疑而犯错。

人生在世,猜疑也许在所难免,但我们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提高自己的力量,去洞察真相,实事求是,克服自己人性的弱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