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伪复姓”成取名风向标,家长认为很有“意境”,学生却很嫌弃

 一德老师 2021-11-30
名字是一个人身上最基本的标签,也是向他人传递信息最重要的载体,为了不让学生落后于他人,家长们竟然在给学生取名这件事情上也“内卷”。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期盼,为人父母有这样的心情也是能够理解的。从学生的名字中,就能看出家长们的期盼有多深。


每个时代取名都有各自的特点,名字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趋同的特点,其实是时代变迁的见证。


60后、70后的名字中,“建国、国梁”的出镜率极高,到了80后,“张伟、王芳”的重名率相当之高,90后的名字中比较流行叠字,比如“程程、丹丹”,叫起来朗朗上口,倍显亲切,00后的名字仿佛绕不开“子轩、梓轩和紫萱”。

如今,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进一步开放,家长们为学生取名已不再拘泥于常规的形式了,为了给学生取个与众不同且彰显贵族气质的名字,家长们真可谓是“煞费苦心”,没少翻阅字典。


“伪复姓”成取名风向标,家长认为很有“意境”,学生却很嫌弃


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让学生不同于他人,在众人当中“脱颖而出”,在取名这件事上,过分地寻求个性,“伪复姓”则成为了家长们为学生取名的风向标。

在这些家长的眼中,认为4个字的名字很有“意境”,充满了诗意,与众不同且富有深意。每每听到四个字的名字,都让人感受到了一些“贵族气质”,这也是复姓的独特魅力。

如今“复姓”越来越少,原本复姓就比单姓要少,根据姓氏的发展规律看,人数少的小姓氏往往会逐渐消亡,而复姓由于特殊性,消亡速度会更快。


复姓虽然很少见,但中小学老师却发现,学生当中出现4各自的名字越来越多,实际上这是一种“伪复姓”,将父母双方的姓氏放在一起,组合成新的4字名字,让人耳目一新。

使用父母双方姓氏组合成孩子的名字,可以传达出父母感情深厚,不过也有部分家长属于跟风取名,为了追求个性,而给学生取4个字的名字。


殊不知,家长和学生对于“伪复姓”的态度截然相反,家长很看好,没想到学生却很嫌弃“伪复姓”,因为“伪复姓”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伪复姓会给学生带来哪些影响?


引起他人的过度关注,反而会成为学生的困扰。对于性格内敛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希望引起同学的过度关注,但自己四个字的名字比较显眼,很容易被他人关注。


甚至有些调皮的学生会就此给他人取外号,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困扰和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交往。

不易书写、写名字的时间较长。学生阶段,在课本和试卷上写自己的名字几乎是家常便饭,但家长给学生起伪复姓的名字,会给学生的学习带去一定的影响。

比如“倪罗飘雪”这个名字,听起来十分有意境,诗意盎然,殊不知,在考试的时候,可能其他同学已经写完名字开始答题了,但学生还停留在写名字阶段。


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书写自己的名字,如果名字过于晦涩难懂,反而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导致学生对写名字这件事产生抵触情绪。

容易给老师日常点名、教学带来不便之处。如果学生四个字的名字过于拗口、特殊、且含有生僻词,那么无论是老师日常点名还是教学,都会带来不便之处。


也许特殊的名字会给老师留有深刻的印象,但未必是好印象,如果学生在学习方便不用功,即便是名字多么的特殊,也难以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尤其是新学期时,老师翻开点名册,很容易“崩溃”,不仅有四字名字,还有带生僻字的名字,这些生僻字很不常见,且笔画较多,即便是老师也未必能准确的叫出来。


光是点名就如此不容易,更何况需要在短时间内记住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名字,对于老师而言,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老师如何快速记住班级学生的名字?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快速地认识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并记住学生们的名字至关重要,也许一开始会有很大的难度,比如学生们的名字过于复杂,四个字名字、名字中含有生僻字的情况较多,很考验老师的记忆力。


但采取一定的方式,教师们是可以做到快速记住班级学生名字的,比如反复浏览点名册,遇到自己不认识、叫不准的名字,及时查字典,并在一旁标注读音,做好准备工作,避免在点名时闹出笑话。

此外,课上可以多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将名字与学生本人联系起来,加强记忆,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认识、熟悉班级学生,比如在课下时间,了解学生的名字,结合各自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进行记忆。


关爱学生从来都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需要实际却在于教师们的工作细节当中,快速且用心地记住学生的名字,更是关爱学生的直观体现。

作为学生家长,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优质的教育,固然是好的,但取名方面不一定要追求“伪复姓”来彰显个性,取名之前,一定要充分考虑是否会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