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堂屋有量不生灾,正屋宽敞出贵人”,什么意思?古人的美好寓意

 江山携手 2021-11-30

中国人对房子的渴望,已经超出了全球人的思想范畴,因为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房子是安身立命之本,有了房子才能安居乐业。

据各种史料或文献以及文物的证实,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筑房屋的国家,从洞穴、树屋再到泥土、砖瓦结构的房子,整整走过了几千年的时间。

自古以来盖房子就是中国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一般情况下根据南北地域不同,南方的房子和北方的房屋,在建筑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

不过人们建造房屋,基本上都遵照坐北朝南的格局。农村俗语“堂屋有量不生灾,正屋宽敞出贵人”,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实为古人的美好寓意。

一、堂屋有量不生灾

要想了解这句俗语的内涵,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堂屋”?唐代文人顾非熊曾作《下第后寄高山人》诗云:“我家堂屋前,仰视大茅巅。”

按照传统的中国民居建筑形式和礼仪来看,堂屋一般都是指进户既能看见的,处于房屋中间的宽敞明亮的房子。

可见堂屋的方向肯定是朝南或者说向阳,很多地区又将其称为“明间”。堂屋又称“客堂”,是用于供奉神明和祖先的地方,过去的传统民宅中的堂屋,其实和现代住宅中的客厅大为不同。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也能看到,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老式住宅。

由于这种古朴的住宅都是坐北朝南的建筑格局,所以采光和通风都比较好。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俗语的含义,可以得知“堂屋有量”指的是面积较大,并且具备宽敞、明亮的特点,这样就可以保佑家人没有灾难和疾病。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按照古人的思想和习俗来看,供奉神明或祖先的堂屋,为了表示尊敬就一定要宽大、敞亮,这样也符合“百善孝为先”的封建礼制。

说白了就是宽敞明亮堂屋,既有对先人的尊重和敬仰的含义,也可以方便一家人祭拜神明和祖先。

据《晋书》记载:“家人既集,堂屋五间拉然而崩”,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堂屋是家人祭祀祖先的地方,同时,也提到了5间堂屋的概念。

可见过去人们在建造房子的时候,往往都按照“奇数”间的形式,既可以是三间堂屋,也可以是五间堂屋。

按照古代房屋的建筑理念来看,人们在盖房子的时候,即使没有那么多资金,也盖不了深宅大院,但是不管房子的面积有多么狭小,都必须要盖一间宽敞的堂屋。这不仅仅体现出来对祖先的尊崇,而且也是一户人家的脸面。

一方面宽敞的堂屋祭拜祖先、供奉神灵,不仅可以表达出后世子孙的孝心,而且也能让一大家子人,都集中在堂屋里同时祭拜;

另一方面堂屋还有会客和餐厅的功能,说白了就是能体现出,一个家庭的孝顺风气,大家可以想一下,一个孝顺的家庭,怎么可能“生灾”呢?

二、正堂宽敞出贵人

俗语“正堂宽敞出贵人”,背后的寓意和内涵非常深刻。“正堂”指的是位于房子中央部位的房屋,简要的说也可以称其为客厅。现在农村地区盖房子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正堂,反而堂屋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简而言之盖房子的时候,如果房子的占地面积较大,那么就有条件盖正堂,所以说有正堂的家庭往往都比较富裕。越有钱的家庭正堂越大越明亮,这样的家庭要么出败家子,要么就会出一个贵人。

《儒林外史》第六回中曾写道:“媳妇住着正屋,婆婆倒住着厢房,天地世间也没有这个道理”,按照过去的规矩家里的长辈才有资格住正屋,而厢房等同于客房通常是给客人住的。

由于古人的思想比较封建,所以笃信风水学,并且将其和建筑联系在了一起。盖房子的时候往往都关乎运势,而运势又会影响命运,所以有钱的大户人家,盖房子时正堂是必不可少的配置。

结 语

农村盖房子时的堂屋和正堂,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内涵十分深刻,如果这两间房子兼而有之的家庭,那么一定是非富即贵。

相反既盖不起堂屋又盖不起正堂的人家,就会显得“不孝”、条件差,当然,这都是古人的迷信思想而已,因为房子是遮风挡雨的地方,能住人就不要奢求太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