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34)突然死缓(附音频)

 沉映香 2021-11-30
激荡四百年(34)突然死缓
石勒和王弥犹如两头疯牛,在徐州、冀州、兖州一带横冲直撞,所向披靡,让司马越伤透了脑筋,无奈之下只好征调扬州的兵马。
公元310年春,司马越下令让建威将军钱㻅和扬州刺史王敦回到洛阳,前者平叛,后者担任尚书,参与机密。
钱㻅是吴兴人,目睹北方混乱局面,根本不愿去送死,想先杀了王敦再谋反。机灵的王敦侥幸逃脱,跑回建业禀报司马睿。
司马睿立即派将军郭逸讨伐钱㻅,周玘再度召集东吴义士起兵协助,并最终击杀了钱㻅,平定叛乱。
这是周玘第三次平定江东,前两次是分别平定石冰和陈敏。司马睿以周玘为吴兴太守,另外设置义兴郡以示表彰。
一次调兵遣将引发一场叛乱,司马越放弃了征调王敦的想法,王敦得以继续留在扬州,被司马睿任为安东军谘祭酒。
四月,王浚麾下大将祁弘击败刘渊任命的冀州刺史刘灵,将其杀于广宗。至此,刘渊想要直接控制冀州的想法基本落空,冀州还是王浚和石勒的博弈场。
五月,石勒进犯汲郡,抓住汲郡太守胡宠,然后南渡黄河,吓得荥阳太守裴纯跑到建业,洛阳东面门户大开。
是年夏天,幽州、并州、司州、冀州、秦州和雍州发生严重的蝗灾,草木、牛马的毛都被啃食将尽,给兵荒马乱的西晋又一次沉重打击。
趁你病要你命,中原的大饥荒,给了刘渊灭亡西晋的机会。
七月,经过半年休整,刘渊再度出兵,派刘聪、刘曜、石勒以及安北大将军赵固围攻河内郡,将河内太守裴整围困于怀县。
河内是洛阳北面屏障,司马越不得不救,派出征虏将军宋抽前往救援,却被石勒和平北大将军王桑截杀。
这时,河内人抓住裴整投降了汉国,刘渊以裴整为尚书左丞。
河内督将郭默收拾余众,自为坞主,坚守不降,赶来支援的刘琨将其任为河内太守。这个郭默相当厉害,后来一直在河内附近打游击。
河内郡大部已失,洛阳彻底暴露在刘渊面前,洛阳人心惶惶,司马越和司马炽全都惶惶不可终日。
就在这时,一个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意外突然降临,好像是上天特意给西晋判了个死缓,刘渊竟在这节骨眼上一病不起。
刘渊的病来得很急,考虑到他年纪已经不小,很有可能是中风。
史书上没有记载刘渊具体的生年,只知道他早在公元264年就在洛阳作为人质,还受到司马昭的厚待,所以他大概生于公元250年前后,这时已经六十岁左右,战乱年代算是非常长寿了。
八月初十,病重的刘渊开始安排后事,以陈留王刘欢乐为太宰,长乐王刘洋为太傅,江都王刘延年为太保,楚王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四人一起录尚书事,是为辅政四大臣。
注意两件事。一是大单于的设置。
大单于是匈奴的名号,是匈奴的最高统治者,刘渊没有把这个职位交给太子刘和,而是交给了立下更多军功的刘聪。
不仅设置大单于,刘渊还在平阳设置了单于行台,以刘曜为征讨大都督兼单于左辅,廷尉乔智明为冠军大将军兼单于右辅。
刘渊的本意可能是为了安抚刘聪,或者想要胡汉分治,但他这么一搞,埋下了一个相当大的隐患,并很快发作。
第二是辅政大臣的人选。刘渊之所以有今日的基业,和石勒、王弥是分不开的,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他们,刘渊不可能如此顺利。
然而,在安排后事时,刘渊将辅政之责都交给了刘氏宗族,当石勒和王弥不存在。他不是忘了,而是不敢交给他们。
实际上,石勒和王弥也根本不在乎这些太宰、太傅、太保之类的名头,他们更在乎的是手中的兵马。
八月十八,一代枭雄刘渊驾崩,太子刘和继位为帝。
说一下刘渊的家庭情况。他的第一任皇后是呼延氏,生子刘和,是为嫡长子;刘聪排行第四,母亲张夫人,所以他是庶子;第二任皇后为单氏,生有一子刘乂,也是嫡子,但年龄比较小;其他儿子都是庶子,也没什么功劳,略过不提。
对于一个通过武力建立的王朝来说,要想能够服众,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立下不世之功。可惜的是,在汉国创业过程中,刘和基本没打过仗,或者说没有独当一面过。
所以,这个新建立的王朝注定要迎来一场血雨腥风。
刘渊驾崩前,对朝臣进行了改组,重用了一批人,也冷落了一批人,比如宗正呼延攸、侍中刘乘和卫尉西昌王刘锐。
呼延攸是呼延翼之子,也是刘渊的大舅哥,既无才亦无德,不受刘渊待见,终身只让他担任宗正之类的闲官;刘乘和刘锐都是宗室。
对于刘渊的故意冷落,他们都很不满,决定趁着新君继位时搞一次政治投机,劝说刘和杀了刘聪等几个手握重兵的弟弟。
此言正中一向嫉妒刘聪的刘和下怀,刘渊驾崩三天后,刘锐和呼延攸就分别率领左卫将军马景和右卫将军刘安国一起进攻楚王刘聪、齐王刘裕、鲁王刘隆和北海王刘乂。
当天,刘裕被杀;第二天,刘隆被杀,进展非常顺利,但在第三天,局势迎来了逆转。
早有防备的刘聪发起反击,他攻克西明门,进入南宫,杀死刘和,以及刘锐、刘乘和呼延攸等人。
事已至此,啥都别说了,群臣一致请求刘聪登基。然而,刘聪却开始矫情起来,认为刘乂是单皇后之子,应该由他继位。
刘乂年纪虽小,却分得清局势,坚决不从,以至于痛哭流涕。
兄弟俩互相谦让了很多次,刘聪这才勉为其难的同意,并宣称:“我是为了国家才继承帝位的,等刘乂长大了,我要将帝位还给他。”
不仅这么表态,刘聪还将刘乂封为皇太弟,兼大单于、大司徒,尊单氏为皇太后,母亲张氏为帝太后,立妻子呼延氏为皇后,长子刘粲为河内王、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其他三个儿子也全都封为王,刘易为河间王,刘翼为彭城王,刘悝为高平王。
当然,刘渊之所以立刘乂为皇太弟,也不全是作秀,因为刘乂不仅是刘渊的嫡子,他的外家单氏在当时颇有实力,刘聪需要加以安抚。
为了安抚和笼络石勒,刘聪将其任为并州刺史,封汲郡公。
九月十一,刘渊被安葬于永光陵,谥为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刘渊的一生几乎没有污点,无论是个人品性,还是才干谋略,都是当世第一流人物。唯一可惜的是,他早生了二十年,创业起步太晚。
处理完刘渊的丧事后,刘聪几乎没有任何耽搁,马上投入灭晋大业中。十月,他派出刘粲、刘曜和王弥率领四万大军南下。
不过,他们此次出兵的重点并不在洛阳,而在于扫除洛阳外围的军事力量,既能打击晋朝的士气,也能切断洛阳和外围的联系。
作为配合,石勒率领两万骑兵在大阳与刘粲汇合,先于渑池击败监军裴邈,长驱直入洛川,然后兵分两路。
刘粲从轘辕东出,大掠梁、陈、汝、颍等地,所到之处,要么消灭晋朝的有生力量,要么劫掠百姓和粮食,让晋朝人心大乱。
石勒从成皋而出,也想大干一场时,却意外被陈留太守王赞击败于仓垣,被迫退屯文石津,这场胜利有力的鼓舞了晋朝士气。
与此同时,坚守晋阳的刘琨也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想要出兵攻打汉国后方的刘虎和白部鲜卑,牵制汉国的兵力。为此,他遣使卑辞厚礼向拓跋猗卢求助,还以儿子刘遵为人质。
感动于刘琨的诚意,拓跋猗卢派出侄子拓跋郁律率领两万骑协助刘琨,刘琨得以击败刘虎和白部。
见识了鲜卑骑兵的厉害,刘琨更进一步和拓跋猗卢结为兄弟,上表朝廷以拓跋猗卢为大单于,建议以代郡封拓跋猗卢为代公。
风雨飘扬的晋朝巴不得有人来拉自己一把,欣然同意。
当时,代郡属于幽州,是王浚的地盘。王浚很恼火,你想讨好拓跋猗卢,为何要慷我之慨?出兵阻止拓跋猗卢进入代郡。
拓跋猗卢也很生气,代郡是朝廷下令封给我的,你王浚管得着吗?他率兵迎击大破之,王浚惹不起拓跋猗卢,却恨上了刘琨。
接着,拓跋猗卢以代郡太远为由,率部从云中南下雁门,请求将陉北给他居住。其实,他是不想和王浚长期对抗。
刘琨犯难了,兄弟帮了自己这么大忙,一个郡还舍不得吗?
纠结之下,刘琨将楼烦、马邑、阴馆、繁畤、崞五个县的百姓迁徙到陉南,而将陉北让给了拓跋猗卢。
表面上看,刘琨似乎有卖国的嫌疑,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若是不给,拓跋猗卢不可能再帮他,甚至有可能恼羞成怒出兵强抢。
既然保不住,不如卖个顺水人情,弱国的无奈即在于此。
趁着和拓跋猗卢的关系正值蜜月期,刘琨连忙上表司马越,请求主动出兵讨伐刘聪和石勒,却被司马越拒绝了。
司马越为什么要拒绝呢?因为他担心一旦和刘聪决战,苟晞和豫州刺史冯嵩将成为后患。刘琨叹息良久,遣返了拓跋猗卢的骑兵。
看看,这就是西晋如今的局面,军阀林立,各自为政,朝廷想要主动作为,还得担心被自己人捅刀子,束手束脚,难有作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