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路骑行日记094:山海合作,南草北种,助力农牧民脱贫致富

 超人的旅途分享 2021-12-01
今天的骑行目的地很特别,是位于乌市西北方向三十多公里的昌吉,它是我们泉州对口援疆的城市。早在2019年,我在跑完吉木萨尔马拉松后,就应泉州援疆王春雷指挥长的邀请,前往昌吉参观交流。时隔两年,现在已经是泉州援疆的第22年,轮换到第八批援疆干部了,昌吉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乌市到昌吉的距离很近,不消片刻便远远的望见昌吉的地标——新疆大剧院。它的外型独特,融合了当地的艺术文化,整体外形看上去犹如一座冰山雪莲,高雅淡然,而内部建设也秉承了“发展绿色建设”理念。

走进昌吉市区,首先来到的就是“飞马”市雕,雕塑高25米,圆形的底座由八个月亮构成,代表了当时的昌吉州七县一市。整个雕塑托起一匹展翅高飞的骏马,象征着昌吉州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实现全面发展和腾飞的美好寓意。

最后,我来到了位于市政府附近的泉州援疆指挥部,傅文星指挥长亲切的接见了我,泡着安溪铁观音,说着熟悉的乡音,仿佛回到家乡泉州一般。

傅文星指挥长专门为我安排了行程,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走访各个泉州援疆项目,看看昌吉日新月异的变化,敬请期待。

下午,我们来到了昌吉的巨菌草田,现在正值巨菌草的收割季节,田里机械轰鸣,一派繁忙的景象。

说起巨菌草,它可大有来头:巨菌草属禾本科狼尾草属菌草,是我国南方常见的饲草作物。其单产是苜蓿的15倍、玉米秸秆的3倍,粗蛋白含量达15%左右,不仅动物适口性好,而且储存时间长。它不但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管理方便等优点,很适合在新疆大面积推广,还因其经青贮后酸香可口、饲料转化率高的优势而深受农牧民欢迎。

菌草技术受到国家“长期关心”。早在2001年,菌草技术被列为智力援疆项目,福建开始派出专家、技术人员驻新疆实施菌草项目。当年,泉州第一批援疆干部就组织到昌吉市榆树沟镇进行考察,并于2002年从福建农林大学引进技术,把巨菌草从福建带到了昌吉进行种植。此后的第二批、第三批,接力棒一棒接一棒,泉州的援疆干部人才,从资金和技术上对巨菌草种植户进行帮扶。

2020年泉州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到达昌吉市后,投入15万元,用于支持昌吉市巨菌草扦插育苗机械移栽和肉牛育肥技术示范推广。2020--2021年,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挥部在昌吉市推广巨菌草种植6000多亩,亩产由2020年的10--12吨提高到今年的14--15吨,全市巨菌草种植平均年产值3000多万元,种植户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挥部在提升昌吉市菌草机械化与产业化水平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收割、粉碎、打包、搬运所有流程都实现了机械化,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我走到巨菌草田中,182cm的我瞬间变成小矮子,这巨菌草有近3米的高度,单位面积的产量极高。收割机将巨菌草收割粉碎后,运到包装场,由机器将草料压制成圆柱形,再覆膜包装起来,放置21天进行厌氧发酵,就成为牛羊可口的草料了。

别小看这小小的巨菌草,它可是“育草养牧”理念的践行。这里的牛羊过冬都要赶下山来圈养,巨菌草就成为牛羊极佳的饲料。它不仅产量高,营养丰富,而且还减少了畜牧业对草场的破坏,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双丰收。

民族一家亲,万里泉昌情。在新疆的大地上,一批批泉州援疆人,弘扬胡杨精神、兵团精神,倡导家国情怀、政治担当,用心用情用力奉献,他们以巨菌草为载体,为昌吉农牧民书写了脱贫致富的壮丽诗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