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端子线束制造标准,目的是确保产品符合品质要求!这一标准适合所有端子压着产品,生产部可依照本标准生产,品保部可依照本标准检验。 01 裁线去皮 图A合格:导体没有刮伤,没有缺口,绝缘切口平直; 图B合格:导体有刮伤,但是其程度没有超出《导体被刮伤或切断导体最大限值表》要求,可以允收; 图C不合格:导体刮伤超过《导体被刮伤或切断导体最大限值表》要求,判定不合格。 02 打端子 铆压片铆压检验: 绝缘完全包住并延伸到绝缘的铆压片; 若是多股线,应该所有线穿过绝缘的铆压片; 绝缘皮处的铆压不能切断或破坏绝缘; 绝缘铆压片完全包住并支撑绝缘皮绝缘端子铆压,绝缘铆压均匀的形成并在不伤及绝缘的基础上和导线的连接紧密。 合格: 铆压片使绝缘面微小变形,但不会使导线的绝缘皮切断损坏,冲击或割除(图 A); 绝缘铆压片给导线绝缘面提供最小180°的支持并且两个片与导线的绝缘皮的顶部靠在一起; 铆压片环绕但不会在顶部闭合,可是会形成一个 45°开角或更接近顶部; 绝缘端子外的绝缘套在铆压后贴紧端子。 不合格: 铆压片刺破绝缘皮且接触到导体(图 A); 绝缘铆压片没有在绝缘周围提供最小 180°的支持(图 B); 铆压片在导线顶部环绕,形成>45°开角(图 C); 两块铆压片环绕但没有压到绝缘皮(图 D); 中心导体在绝缘铆压区(图 E);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图 F)。 03 绝缘皮检查 合格: 绝缘皮和导体在检查窗的中间位置(图 A)合格的示意图。 不合格: 绝缘皮延伸到导体铆压区域(图B所示,箭头所指绝缘终端在铆压区域)。 绝缘皮和导体的交接线在绝缘铆压范围内(图C所示,箭头所指绝缘终端在铆压区域内)不合格示意图。 04 导体铆压检查 05 端子喇叭口检查 重点说明: 在每一个导体铆压区的两个终端都有喇叭口; 喇叭口高度一般是到导体边的完全距离是端子/连接的金属厚度的2倍(如图所示) ![]() 合格(图C): 喇叭口只在导体插入的终端(1)处有,而铆压终端的导体平齐处无喇叭口(2); 喇叭口在导体进入处可见,但是小于金属厚度的2倍(图C)------1 入口喇叭压口;2 刷尾喇叭压口(图 C 说明)。 不合格(图D): 在导体插入处的终端没有喇叭口(图D ①所示); 铆压后喇叭口过大或尺寸不足(图D ②所示)。 06 导体刷检验 导体刷标准(图A): 导线通过导体铆压区后有轻微的突起并形成“导体刷子”; 导线聚集在一起形成平齐,没有向外张开。 ![]() 不合格: 导线末端没有伸出齐平于喇叭口的末端(图C); 任何导体股线伸出超过了压接筒的外周边(图D,E); 导体股线伸入到接头配接区(图F,G) ![]() 07 残余料带检验 合格: 连接器或端子没有损伤; 残余料带不会影响连接器端子的完全连接; 残留料带长度大于2倍的端子材料厚度,且不影响装配(制造过程中必须改善)(图B) 不合格: 残余料带片的长度大于其材料厚度的2倍(图C); 除去残余料带时损伤到连接或端子; 连接插入到连接器后残余料片突起; 残余料片影响和接头的充分连接; 没有残余料片且连接/端子损坏。 ![]() 08 端子拉力测试标准 端子拉力测试:端子拉力测试用以评估压接的机械完整性。 测试频率:测试间隔应当每天上机之前检测一次;闲置期间不需要但重新开机后应恢复测试;每次调机。 测试方法:(依线束端子拉力作业指导书)依据电线与端子拉力规范,使用下图测试机进行测试。 电线与端子拉力测试标准 ![]() 09 端子压着检查方法 绝缘外被压着后需将导线做上下90度弯曲三次,检查绝缘被覆是否有损伤或滑出,若有表面损伤或滑出,则压着高度须重新调整,如附图。 ![]() 10 端子外观检查 端子的功能端不可有开口、变形、扭曲等不良且应必须保证电气功能及实配OK。 端子镀层部分不可有刮伤、露黄、氧化发黑等不良。 工程图面中有规定客户特殊要求时,须依工程图面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