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知识 | 程毅中:追思老同事谢方先生

 星河岁月 2021-12-01

图片

中华书局退休编审谢方先生走了。我看到讣告,虽然早知道他已抱病多年,久治不愈,还是深感悲痛。他是1957年中山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华书局的,比我入职早一年多,是中华书局早期的几个老同事之一,但比我还年轻几岁。如果不是病魔纠缠,他还会做出很多事的。我把中华书局转型后的历史,分为东总布胡同、翠微路、王府井大街、六里桥四个阶段。我们是在东总布胡同的大院里熟识的,那时大院里有一个篮球架,他常在那里玩篮球,个子较高,是个中锋的材料,我也喜欢玩,有时就跟他一起投篮,稍事锻炼。平时我们分在两个编辑室,往来很少。
我和他进一步熟悉,是在“文革”中咸宁“五七”干校的“同学”时期。他多才多艺,能拉小提琴,能画几笔水彩画。干校自己盖成宿舍之后,我们十六连在劳动之馀,还办了一份墙报。隔一两个月在路东墙上贴出一墙“大字报”,连里派我抄写大字报,接着附带拼版。我又干起老本行当“编辑”了。版面上有空白处还画点图,用美术字写标题。起初由美术编辑张凤宝女士负责,后来好像她请假探亲去了,我就找谢方帮忙,请他来画图,写美术字,也很有水平。干校十六连的墙报办得很漂亮,连当地的农民群众也有驻足观赏的。我们那一阵合作得很顺利,总算完成了连队交付的任务。

图片

谢方先生(左)与程毅中先生(右)(照片由程毅中先生提供)

谢方的夫人在上海,他们两地分居多年。在“五七”干校期间,有一次我回上海探亲,他托我带一个包裹给他夫人(上海第九医院的崔大夫),我才第一次见到。直到后来谢方退休以后,有了自己的一套房子,他夫人才来北京住了一阵,和我家成了邻居。2000年11月,他们又决定回上海定居了。我写了一首诗送他,聊表贺意:“供职京华四十年,年年牛女两心牵。从今偕老迁乔木,海上双栖不羡仙。”实际上他来北京工作已经四十多年了,我们共事四十多年,到了退休后比邻而居,才天天隔墙相望,亲密往来,老同事成了新挚友。
他在咸宁“五七”干校待了五年多,直到1975年干校结束后才调回中华书局。1971年奉命恢复点校二十四史暨《清史稿》的任务以后,干校有几批青年“同学”陆续调回北京参加点校工作,但没有要谢方,其实他对明清史也是很熟悉的。“文革”前他已是古代史组的骨干,担当了《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的责任编辑。总编辑金灿然先生一贯重视培养人才,从考察中发现苗子,在工作实践中锻炼青年编辑。谢方审读《突厥集史》的报告得到了金灿然的赏识,就派他当这两套丛书的责任编辑,又幸而遇上了中外交通史专家向达教授,是《中外交通史籍丛刊》实际上的主编,当时因为被错划了右派,不能署名,但热心指导了谢方的学习和工作。详见谢方自己写的几篇纪念向达的文章。他在向达先生的指导下,加上自己五年的努力,边干边学,胜过读了五年博士生,已成为中外交通史的新专家。在中外交通史领域里声誉卓著,可以说是中华书局转型后新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学者型编辑”。也许正因为他独当一面,另有专攻,就没有参加点校二十四史的项目。应该说明,在他之后进入中华书局的赵守俨先生则是1958年底从商务印书馆转过来的,已经是业务相当熟练的老编辑了。后来古代史编辑室(曾称为“商务中华二编室”)调进了许多位青年编辑,也是在点校二十四史暨《清史稿》的老专家指导下,边干边学,锻炼出了一批古代史的新专家,成为中华书局的骨干力量。这是古代史编辑室的一大贡献。相对来说,其他各编辑室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

图片

图中左起程毅中先生、梁运华先生、谢方先生、李解民先生、崔文印先生(照片由程毅中先生提供)

“文革”结束之后,谢方回来后继续策划和组编《中外交通史籍丛刊》和《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做出了很大成绩,《史籍丛刊》的大部分书,是在1983年以后问世的。这一套丛刊,在中华书局古代史的书目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最著名、最重要的是季羡林先生主编的《大唐西域记校注》,也是经过多位专家多年打磨而成的一部名著,谢方做了许多精心的编校加工,实际上也是著作者之一。后来还跟季羡林先生等一起做了《大唐西域记今译》,1985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我是中外交通史的门外汉,对谢方的著作毫无所知。对他了解最多的倒是局外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白化文先生。他写有《〈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及其主编谢方》一文,谈得极为详细,最初发表于《书品》1995年3期,已收入《谢方文存》附录,关心谢方先生和这两套丛书的读者可以查看。可惜的是这篇总结性的报道,写于谢方刚退休不久。其实他退而不休,1994年之后,直到2012年,他又写了许多文章,编了一些书刊。“局二代”王守一同志和他有通家之谊,帮他收集了不少新旧作品,编成了《谢方文存》。责编孙文颖女士又立即做了许多精细的编校工作。可是2012年,他已患脑病,出现失忆症状,写《后记》时就有所表示,所以有许多事略而未谈。如他写过一篇《〈中外交通史籍丛刊〉重印感言》(《书品》2000年3期),就没有收入;还有《法显》《郑和》两篇长文,不知为何不注明为新蕾出版社《中华历史名人丛书》(1993)的约稿。

图片

周绍良先生(左)与谢方先生(右)(照片由徐俊先生提供)

此前,他和我还有一次偶然性的合作,就是2009年二十卷本的《王国维全集》,在广东教育出版社的撮合下,我们都参与了一小部分的复校,也算是一次晚到的合作。想不到2012年在中华书局一百周年纪念会上的会见就成为最后的一面了。其后他还多次说要来北京,要去广东,还想做一些怀旧述史的事,都因身体原因被家属劝阻了,可见他念念不忘的还是工作。如他早已写就的《改造 定位 创业》《三十年来的中华书局古代史编辑室》,就是为中华书局局史和出版史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如果天假以年,他的工作可能还会对“一带一路”的战略策划工作提供一些文献依据,现在只能待之后人了。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21年第1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