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尿床很正常?超过这个年龄还在“画地图”,就要小心是遗尿症!

 大鹏展翅pk2oxm 2021-12-01

一说到孩子尿床,许多家长可能会不太在意。

认为娃娃还小,长大后自然就好了。

这周,7岁的诚诚被妈妈带到了百安家中医常君医生的诊室,闷闷不乐的他一直低头不语,原来他遇见了一件尴尬的事情:尿床

  

娃娃已经尿床有2个多月了,这是他这个月的第3次,本来早想来看医生的,可是爷爷奶奶一直不让,说孩子尿床很正常,慢慢长大就会好的。

可是我最近发现娃娃精神一直不好,干什么都不开心,也不愿意跟我们讲话,就有点不放心,所以带他过来看一看!

常君医生告诉孩子妈妈,小儿尿床虽很常见,但是如果达到一定的临床标准就是疾病,我们中医叫做遗尿症

千万别因“孩子尿床很正常”的错误观念,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1、超过5岁还尿床,当心是“遗尿症”找上门

常医生指出,一般情况下,宝宝在3-4岁时开始控制排尿,这个过度阶段宝宝尿床的话,宝妈先不要太过焦虑,可以再等等看。

但是《儿童遗尿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南表明,当年龄≥5岁儿童,每月至少发生1次夜间睡眠中不自主遗尿症状,且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

就要警惕是遗尿症

同时,要提醒广大家长,如果孩子在出现尿床的同时,还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尿频、大便失禁、生长发育落后、尿痛、注意力缺陷等。

也说明孩子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家长带孩子尽早就医。

  2、中医关于遗尿症的认识

遗尿,又称遗溺,古籍中尿、溺、溲、小水、水泉等都是指的“小便”。

严格来讲,遗尿和尿床还是有区别的,遗尿是小便不受意识控制流出,老人小孩都可能有,但以老年人居多。

而尿床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在睡梦中小便流出,以睡眠较深不易叫醒,或醒后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神志朦胧为其主要的特点。

因为遗尿和尿床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大体相同,所以现在我们将两者概为一病来治疗。

常君医生认为,小儿遗尿病位在膀胱,但是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在临床中将此病分为膀胱湿热、肺热郁结、肝经湿热、肺脾气虚、肾气不足等五种证型辨证治疗,往往能取很好的效果。

  

3、孩子尿床,家长应该怎样做?

尿床虽然不是什么大的疾病,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也可能让孩子的自信心受损、影响孩子的睡眠,以及引起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等问题,

当然家长也不能认为尿床是因为孩子的“懒”,想通过“体罚”、“呵斥”孩子的方式来达到“治疗效果”。

常君医生建议各位家长,如果孩子出现尿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

睡前措施

睡觉前让孩子排尿,并避免饮水太多。

定时叫醒,培养习惯

认真观察和记录孩子尿床时间,家长可在孩子易尿床的时间点叫醒孩子上厕所,逐渐让他们养成自控排尿的习惯。

心理调护

恐则气下,孩子听了鬼故事、看了恐怖片、玩惊险刺激的游戏、被父母打骂、被老师批评、遭受暴力恐吓等,都容易发生遗尿。

家长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消除他们的恐惧、紧张的心理,更不能因为孩子尿床就去责备、取笑他们,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饮食调节

让孩子避免食用含咖啡因的饮食,如咖啡、茶、巧克力等,因为咖啡因可能促进膀胱的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