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在用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指标要这么看!

 外科黄文斌 2021-12-01

凝血过程比较复杂,受到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共同调控。

凝血指标要怎么看?一些医院会使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指标,尤其是肝病科,这个指标应该使用么?西消化内科陈辉老师讲解如下:

图片

01. 凝血的机制

点击查看大图

图片

图片

02. 常用的凝血指标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内源凝血系统的灵敏且常用的指标;是在体外模拟内源性凝血系统的途径,测定的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外源凝血系统的灵敏且常用的指标;是在体外模拟外源凝血系统的途径,测定的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使用秒数或国际正常化比率来报告。

INR(国际正常化比率):在进行 PT 检测时,所使用的组织凝血活酶试剂会标有 ISI (国际灵敏度指数),INR 由 PT 和 ISI 计算得出。

D-二聚体:是纤溶过程的特异性标志物,反应纤维蛋白的溶解功能。D-二聚体升高可见于静脉血栓栓塞、主动脉夹层、心梗、溶栓治疗、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肝病、妊娠等多种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D-二聚体升高的阳性预测率仅约 40%,阴性预测率高达 95%。也就是说,D-二聚体升高并不代表一定出现了上述情况,但 D-二聚体指标正常基本上可以排除上述情况。

图片

03. 凝血酶原活动度应该使用吗?

PTA(凝血酶原活动度)被认为是反映肝脏凝血功能的指标,在我国的肝衰竭指南中也有提到,PTA<40% 是肝衰竭诊断标准之一。

然而,这项指标的提出者却早在半个世纪前就表示,应该废除这项指标。国际血液学、血栓止血等委员会也建议不再使用 PTA 这一指标。

之所以建议废除这项指标,有以下原因:

1. 这一指标通常是用简化公式计算得到的,和标准曲线有差异,并且没有考虑各中心的正常对照时间的不同;

2. 这一指标没有考虑我们上面提到的 ISI,只使用秒数进行计算,以及血浆测定过程中检验方法、试剂都会影响结果。

在我国,仍有一些中心会使用 PTA 指标,并且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大家所在的医院使用 PTA 指标吗?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吧~建议大家在使用指标前,能够对指标的意义做到心中有数哦

图片

除了凝血指标,HP 指标、肝炎病毒指标、免疫指标、消化肿瘤指标等怎么解读?

丁香公开课联合西消化内科梁洁教授和陈辉老师,重磅推出消化必备视频课程

「基础到实战:全面讲解消化检验」

🔥  限时特惠,直降 50 元 🔥

活动截止至 12 月 05 日 10:00

题图来源:丁香公开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