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型糖尿病患者会长寿吗?增加胰岛素是病情变差了?医生告诉您

 ldtsg1957 2021-12-01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0%左右,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糖尿病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并且还有近部分患者可能已经患病而不自知。其实,糖尿病对于身体的危害在初期并不明显,但可怕的就在于这种危害是日积月累,高血糖不断地侵蚀血管和器官组织,最终导致各种并发症,而且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给患者带来生活不便,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出现致命危机。

今天,整理了有关糖尿病的一些问题,比如有关用药方面的内容,1型糖尿病患者是否能长寿等等,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型糖尿病患者会好吗?寿命会受影响吗?

“糖尿病会好吗?”由于1型糖尿病多发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确诊后,很多患者和家人应该都很难在一时之间接受,很多患者或亲人甚至会有悲观的念头,认为患上了1型糖尿病可能会导致寿命缩短。

根据国际糖尿病相关机构在过去的研究报告显示,预估患2型糖尿病的人,预期寿命可能会减少10年,而1型糖尿病的平均寿命较短,预期减少了20年左右。但近两年的统计数据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因为近几十年来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和护理越来越进步,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有大幅延长的现象。

美国匹兹堡大学在2012年发布一项为期30年的研究,指出1965年以后出生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预期寿命为69岁。根据英国官方对近代新生儿的评估,男性的预估寿命平均为77岁,女性则为81岁。而目前年龄为65岁的人,男人的预期平均寿命为83岁,而女人的预期平均寿命为85岁。都相差10年以内,并没有差太多。

而且,从医学进展来看,未来通过医药技术的进步,让患者寿命持续延长并不是梦想。

瘦的人不会患糖尿病?

这显然是错误的!体重与糖尿病没有绝对的关系。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遗传所造成的,身材不一定是肥胖的,而2型糖尿病虽然与肥胖有较大的关联,但即使没有过重,饮食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还是可能得到2型糖尿病。

根据美国的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的研究资料显示,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有八分之一的人体重正常,而这群人很可能是1.5型糖尿病的患者(也就是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介于1型和2型之间)。因此,体态标准却患糖尿病的患者,通常和基因和生活方式有关。

只要不吃甜食和碳水化合物就能控制糖尿病、不用吃药?

其实,吃药的目的是为了矫正血糖代谢的异常,改善胰岛素的功能,是帮助患者的,即使存在副作用,但跟其治疗作用相比还是利大于弊的。不过,即便有接受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也应该要注意饮食,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原则为“定时定量”,暴饮暴食或饮食不均衡都会造成血压波动。

如果是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则可以通过生活、饮食、运动等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来避免病情的恶化。但如果已经确诊糖尿病,除应控制甜食或是淀粉类食物的摄取外,仍必须搭配药物治疗来控制糖尿病,以确保患者的病情不再加重。

有糖尿病就必须完全戒除甜食?

糖尿病患者其实并不是不能吃甜食,关键是要如何吃,才不会在饮食后让血糖骤升骤降或是过高。除了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含糖量高的甜食,如蛋糕、冰激淋、包装零食等,天然的水果也必须要小心,许多水果的糖份都很高,例如葡萄、西瓜、龙眼等。

糖尿病患者并非所有水果都不能吃,而是要挑选低升糖指数的蔬果,例如苹果、番茄等。不过也别因为这些蔬果的升糖指数和含糖量低,就容易忘记控制量。无论是含糖量高或低的水果,只要吃下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同,最终都会造成相同影响。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半个中等大小的香蕉,一小杯蓝莓或草莓,三分之一个哈密瓜,大约等于15克碳水化合物的量。

糖尿病患者用药治疗,最终会走向肾衰竭?

这显然不会!多数需要透析的糖尿病肾衰竭患者,反而都是因为没遵医嘱服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最后需要打胰岛素治疗,而到这个情况通常肾脏都已经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才需要通过透析来维持肾脏机能运作,而这也是许多人误以为打胰岛素会导致肾衰竭的主要原因。

根据资料显示,有3成透析的患者是因为糖尿病肾脏病变所引起的。而长期稳定服药有预防或减缓肾病变的效果。而且医生也会定期跟踪检查患者的肾功能,并调整药量。

此外,患者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和用药习惯来预防肾脏病变,包括控制血糖、定期验尿,并且严格管理血压和血糖,才能减缓糖尿病肾病变的恶化与发展速度。一旦出现肾脏病变的问题,就应与医生讨论调整饮食和药物的治疗方式。

增加胰岛素用量,代表糖尿病病情更糟?

实际上,糖尿病出现并发症才是变严重了!通常患者需要增加胰岛素使用量的情况有2种,其一是患者有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也就是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敏感,因此需要增加用量。其二是因为体重增加,人体内脏脂肪组织增加会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不过因胰岛素本身会促使脂肪合成,所以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会随着使用时间渐渐增胖,导致原来使用之胰岛素剂量不足而需增加注射量。为了避免此种恶性循环产生,糖尿病患者应通过运动与饮食控制等方式将体重维持在理想范围内。只要糖尿病患者未出现神经或其他并发症,并定期跟踪检查的话,胰岛素用量增加并不代表糖尿病恶化。

刚确诊糖尿病,如何让自己接受现实?怎么做让疾病控制更容易?

大家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1、照顾好自己,患上糖尿病,也要有正常的生活平衡。除了药物治疗、运动、饮食调整外,还要让自己减少因为疾病带来的压力,做好日常监测,有充足的睡眠,放松和享受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疾病。

2、不要不好意思获得帮助,患有慢性病,需要别人的支持和帮助,但患者往往会觉得不好意思,实际上因为疾病获得亲人、好友的帮助并不可耻,正确面对,放下顾虑才是最好的情绪支持。

3、管理压力与心理健康患病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许多精神压力,如果感到忧郁或焦虑时,请记得和朋友、家人谈谈,因为精神健康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也请记得,患糖尿病不是自己的错,身边一定有资源和支持都可以帮助自己。

4、利用手机软件协助用药和计算碳水化合物,过去管理用药和饮食可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现在用手机软件使其变得更容易了。 许多专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App可以帮助计算碳水化合物,观察血糖水平并跟踪饮食和运动的进度。

5、吸收更多糖尿病的知识, 持续了解有关糖尿病的所有知识,也能帮助自己更了解病情,也更能好好照顾自己。

6、3-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检查治疗效果如何。医生也会做一些检查,以确保患者的血糖是否得到控制。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能会更改相应的治疗计划。另外,如果使用胰岛素的话,胰岛素剂量以及可能使用的胰岛素类型可能会随着时间而不同,使用胰岛素的方式也可能会改变,这些都可以在复查后进行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