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趣谈|“二百五”、“半吊子”的来历浅考

 宜花得木 2021-12-01

俗语趣谈|“二百五”、“半吊子”的来历浅考

文:枯木

生活中,人们经常说很多俗语和俚语,用于口头表达对事物或人物的看法。由于俗俚语属于民间非正式的词语或语句,有的虽然流行全国各地,不过较口语化;有的地域性很强,比较晦涩,外人较难理解;有的则带有歧视性,比较粗俗。因而大多并未收录于历代词典或字典。

从语言上来说,任何一种俗语俚语的形成,都是有其缓慢地演变历史,有的可能起源很古老,并且大多都有其典故和出处。然而由于少见记载,时过境迁,难以寻觅;或者意义改变,与原本词义大相径庭,查找出处却是有一定难度。因而该词语来源众说纷纭,有的甚至杜撰编造,附会雕凿,用后义解释前义,不一而足。

就拿俗语“二百五”、“半吊子”来说,这是通行于大江南北的俗语,如今多形容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鲁莽的人。就其来源和出处,有不少人解释,大多搬运拼凑,人云亦云,千篇一论,然而缺乏实际证据,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关于“二百五”,一般网上有这么几种说法,第一种就是故事传说。不外乎拉扯苏秦、举例秀才之类,然而这些故事一则是杜撰,再则没有出处,三则一看就是如今自媒体编造,都是用现在的含义来捏造古代故事,因而无需讨论,可能性不存在。

第二种,源于“推牌九”。网文如此介绍:骨牌中“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配在一起被称为“毙十”,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来戏称什么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变成“二百五”。然而骨牌32只牌当中,只有“板凳”(白4点),却没“二板”叫法,因而感觉附会的可能性较大。

第三种,源自“半吊子”。按照网文说法,半吊子是一吊钱五百文的一半,实际上在历史上一吊钱是一千文,并且在明代民间才有如此说法,如明代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史八》:“是日十三位道长,每一箇马上人要钱一吊,一吊者千钱也”。那么半吊是五百文,因而和二百五似乎关系不大。这个存疑,我们下文再详谈。

第四种,源自古官职“五百”。“五百”是古代在官舆前导引的役卒,《后汉书·宦者列传·曹节》:“(草)节弟破石为越骑校尉,越骑营五百妻有美色,破石从求之,五百不敢违,妻执意不肯行,遂自杀。” 三国时期韦昭的《辩释名》解释:“五百,字本为'伍伯’。伍,当也;伯,道也。使之导引当道中以驱除也”。虽然有官名,不过该典故和二百五的含义联系不上。至于网文编撰的故事传说,一是没有根据,再就是似乎和二百五指傻头傻脑的人也无关系,因而基本可以否定“二百五”是从官名转来。

第五种,源自近代一些戏曲和文章。事实上,“二百五”出现较早,早在清代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描述陆观察就有:“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虽然不一定是指傻头傻脑的人(陆观察在小说里是比较奸猾的),然而可以说“二百五”源自近代戏曲是根据不足的。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说法,不过大多更是无稽之谈。那么,究竟“二百五”是从何时开始兴起?有没有历史根据?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和诸位商榷。那就是“二百五”出自春秋时期晋国晋献公时期的“二五耦”,然后历经历史演变,从而成为后代俗语的。具体缘由如何?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来历。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了晋献公时期众子争位的故事:“晋献公娶于贾,无子。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归生奚齐。其娣生卓子。”大意为晋献公有五个儿子,首先娶父妾齐姜,生了秦穆公夫人和太子申生,戎国姐妹生了重耳和夷吾,骊戎国姐妹生了奚齐和卓子。

骊姬嬖,欲立其子,赂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便贿赂晋献公宠臣大夫梁五和宦官东关五,结果二人进谗言,让三子远离国都。晋献公听信谗言,“使大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群公子皆鄙,唯二姬之子在绛。二五卒与骊姬谮群公子而立奚齐,晋人谓之'二五耦’。

(耒)

大意为,太子申生离开都城去曲沃,结果被骊姬用计陷害,出于孝道而自杀。重耳和夷吾被谗无奈出奔,骊姬儿子奚齐得立太子。太子申生和重耳品行在晋国朝野赞誉有加,然而一死一奔,晋国人自然不服气,于是讽刺奚齐得立太子时梁五和东关五推上去的,来路不正,因而称之为“二五耦”。“二五”指梁五和东关五,“耦(ǒu)”指两人并肩而耕,《说文》:“耦,耒广五寸为伐,二伐为耦”。

后来,奚齐继位为国君,结果晋献公还未下葬,就被大夫里克杀了;大夫荀息立奚齐的弟弟卓子为君主,十一月,里克又杀了卓子,荀息悬梁自尽。里克迎接重耳回国即位,重耳谢绝,所以里克只好请夷吾登上宝座,是为晋惠公。晋惠公登位后,诛杀了骊姬以及梁五、东关憵五二人。而重耳在外漂泊十八年,最终继位,是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左传》记载的“二五耦”,本意是讽刺奚齐得位不当,讽刺机关算尽却丢了性命的梁五、东关五二人。后来晋国人把“二五耦”当成嘲弄语,讥讽那些不得人心身败名裂的人,该词语是被《左传》记载的少有特殊代用词,应该在春秋战国时期比较流行。

那么,“二五耦”如何演变成“二百五”呢?由于是俗语,只是在民间口头流传,因而后来没有书籍记载。然而笔者妄自推测,随着岁月轮换,年代久远,民间口头语也在转变,并且“耦”比较拗口且难识字,因而很可能被老百姓说成“二五零”,于是就演变成了“二百五”。

如果从典故“二五耦”的事件本身以及后来演变的意义来看,和人们用“二百五”讽刺那些傻头傻脑不知死活之人的含义非常相近,因而笔者推测,“二百五”极有可能是从“二五耦”替代转变而来。

至于“半吊子”,这里也想说一下,以前人们过于较真,认为是一吊的一半,其实,“半吊子”指的是“不够数”,是泛指,而不是确指。因而据笔者翻阅史料,发现,在唐代以前称一串钱为“贯”或“缗”,明代民间才有“吊”作为量词的说法,并且“贯”的具体数目,历朝历代都不同。

比如《旧唐书·志·卷二十八·食货志上》有:“琦入为相,又请更铸重轮乾元钱,一当五十,二十斤成贯(一贯=320两)”。《宋史·志·卷一百三十三食货下》:"自唐天祐中,兵乱窘乏,以八十五钱为百。后唐天成中,减五钱,汉乾祐初,复减三钱。宋初,凡输官者亦用八十或八十五为百,然诸州私用则各随其俗,至有以四十八钱为百者。至是,诏所在用七十七钱为百。"《明史·志·卷五十七食货志五》有“(太祖)四百文为一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七年)其等凡六:曰一贯,曰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可见唐宋明时期一贯数目是不确定的。

明清以后,多用银两,至于铜钱,则用“贯”,至于“吊”,官方史料没有记载,多是民间说法,代表一贯。然而由于一贯数目历代都有改变规定,因而“一吊钱”只能是泛指而不是确指,因而如果确指,那么清初戏曲作家朱㿥的《十五贯》戏本里面,按照一千文,十五贯就是大约八十斤(唐代是二百斤),一个后生很难背的动,不过按照五百文或更少就合理多了。

因而,民间说的“半吊子”并不是确指,而是“不够数”的说法,形容人则指该人不成熟,智力有问题。至于和“二百五”从历代钱币演变来看,也关系不大,既不是“二百五”转变成“半吊子”,也不是“半吊子”转变成“二百五”,而是各有渊源。

以上就是俗语“二百五”和“半吊子”来历的探讨,当然,这纯属比这个人的看法,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提出观点和证据探讨,谢谢!

2021/12/1榆木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