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G时代,智慧文旅有哪些新应用、新趋势?

 awoziji 2021-12-01

在数字科技的加持下,文化和旅游行业将在建设生态文明、实施乡村振兴、建设文化强国以及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各个方面,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报告(联通与腾讯文旅发布)给出以下部分观点:

新应用:

1、助力新基建。以5G 为引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数字安全领域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也在不断巩固、加强文旅行业基础数字化底座能力。

2、提升行业管理。随着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丰富,多地旅游管理机构建设以“一码游”、“一机游”为代表的全域旅游服务平台,并将5G慢直播、5G+AI 游记等游客服务统一纳入其中,帮助游客便捷获取旅游产品和服务。同时“一码游”平台还提供旅游资源云仓功能,帮助旅游产品和供应商整合渠道、货源、流量和营销资源,打造更新更全的旅游产品。

3、提升智慧服务。在智慧服务方面,5G 慢直播已经成为公众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美丽风景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游客可以根据这些画面了解景区的情况,选择旅游的地点和参观的景点,然后按图索骥,去领略现实中的美景。另一方面,即便不能去往现场,或者不能按时到达现场,也可以通过这种科技手段在网上欣赏景区的美景,减少遗憾。

4、加强智慧营销。5G 视频彩铃也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新工具。5G 视频彩铃在通话振铃期间向主叫用户呈现的高清音视频融合放音服务,以声音+ 视频宣传+ 短信链接的方式助力旅游目的地宣传营销推广。

5、满足文化消费的新需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量文化活动搬上“云端”,云演出、云直播、云录制、云展览等新兴文化活动走进大众

6、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5G 数字新基建协助构建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网络,搭建内容丰富、覆盖城乡、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体系,通过公共文化云、网站、智能终端、手机APP 等载体,向社会公众提供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好的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新趋势:

7、结合《“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未来文化和旅游行业的文旅融合、城乡融合、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区域化发展等新趋势将更加明显。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将继续提升,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8、5G 不同于4G,5G 主要是面向行业场景的技术,我国是首批实现5G 商用的国家之一,技术、产业、应用均已迈入“无人区”,特别是面向行业实体经济的融合应用,无经验可以借鉴,在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要把握好5G 融合应用的复杂性,多方协同攻坚克难打硬仗。行业专家判断,未来3 年5G 仍将处于“导入期”,需保持定力稳扎稳打。

9、文旅行业服务属性逐渐增强;文旅行业的社会化效应更加明显;

新问题:

10、数字化进程重技术、轻内容。文旅数字化进程中的盲目跟风、过度“炫技”、生硬结合等问题,也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11、数字化建设重平台、轻生态。随着5G 技术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以及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文化旅游相关的网络平台已逐渐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电商交易、社交媒体传播、信息搜索、内容平台、生活服务、移动支付等。各类平台自定规则,部分运用垄断协议、拒绝交易、纵向约束等方式,策略性设置数据访问和数据共享壁垒,一方面增加用户转换与迁移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门槛和成本。

以下推荐联通与腾讯发布的白皮书,供行业参考。

回复本订阅号“5G文旅1126”,可下载本文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 | 综合腾讯、联通公开发布信息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 邱峰、罗兵,张钦煜

审核 | 张祥、吴斌、数字理政研究院、中通协大数据分会

投稿 | 收稿邮箱SmartCityOfChina@126.com


声明 | 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违反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请联系SmartCityOfChina@126.com删除。


以下为广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