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德培 | 曾经的农业中学

 丁中广祥 2021-12-02

曾经的农业中学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中学工会主席、江都实验初中党支部书记。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

如一颗流星,突然间亮起,又匆匆熄灭,那一道弧形的轨迹,也曾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那就是始创于江苏的教育“试验田”——农业中学。

1958年秋,我读小学五年级,“农业中学”这个我从未听过的名字,几乎一夜间响遍神州。年龄稍大一点的同学显得有些兴奋,他们告诉我,小学毕业如果考不取镇上的中学,就可以上农业中学,又多了一条出路。

1960年,我从樊川小学考取樊川中学。一个姓马的小学同班同学,上小学时跟我同路,总是形影不离,他却考进了农业中学。因不能再与他在上学的路上同来同去了,我颇有失落感。在我的一再要求下,他带我到他的学校去了一次。樊川农业中学仿佛在三里桥附近,离公路不远,靠近公社的万头猪场。那里的教室正在建造,临时的学校办公室,安排在猪场配套的仓库里,有几个成年人在学生中穿梭来往,似乎是教师,也像农村干部。印象中,我当时很羡慕他们学校有一大片田地,作为学校的试验田,据说种出来的庄稼与蔬菜,学校可以有一定的支配权,填补办学经费的缺口。

1961年冬,我的父亲从樊川文化站调到东汇农业中学任校长。有一次,我去父亲那里,看到那个学校也有一大片庄稼地,正在收获胡萝卜。那时,国家正提倡“瓜菜代”,中午,学校食堂为教师们煮了一大锅胡萝卜饭,我也乘机饱餐一顿。几十年后,回忆起东汇农业中学,只剩下胡萝卜饭的香味,其他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初中毕业以后,我与几个农业中学的教师有较多的接触,对农业中学才有了更多的了解。农业中学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更多的联系,学校的开办主要由地方决定,校舍由学校与所在生产队共同建造,学校试验田也由学校所在地划拨,教师由地方选拔,招生规模也根据当地的具体需要与学校可能确定。教材基本由两个部分构成,文化知识教材与普通中学基本相同,农业基础知识教材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农村需求编写。有些地方,还增加了一些特色课程,比如珠算、毛笔字、农业机械、蚕桑管理、兽医基础、会计基础知识等。

农业中学与普通全日制中学的最大区别,是实行半工(农)半读。原则上一半时间读书,一半时间参加劳动。这种制度的灵活性很大,农闲时以读书为主,农忙时以劳动为主;阴雨天读书时间多一点,晴好天气劳动时间多一点;无突击任务时,读书时间多一点,有突击任务时,劳动时间多一点。劳动分为校内试验田劳动,校外生产队义务劳动及校外为砖瓦厂等合作单位开展的有偿劳动。凡是有偿劳动,获得的收入除了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还给参加劳动的学生少量伙食补贴,也拿出一些钱来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学费、生活费等问题,尽量减少因贫辍学的人数。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五十年代初的扫盲运动一样,切实提高了农村教育与文化的普及水平,为人民公社实施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制度,积累了大批实用人才。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就需要对为数众多的生产队,配备包括会计员、记工员、农技员、保管员、司秤员等“五大员”。如果没有农业中学迅速培养出对口、适用的能留得住的本土人才,在农村基层组织急需各类人才的时候,就免不了在用人问题上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

1962年,国家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农业中学的数量大幅减少。1965年夏,文革风雨即将到来,农业中学的发展便戛然而止。农中的教师、学生部分就近并入其他学校,其余部分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则,融入社会。至此,“农业中学”悄然消失,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专用名词。

农业中学的历史是短暂的,但它培养出来的学生,曾经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对农村的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直到农业中学销声匿迹几十年后,我到家乡走走,碰到的农村基层干部,依然有不少是当年农业中学的毕业生。见到这一批长期活跃在农村的乡土人才,总让我想起农业中学当年的风采,同时激起我写这篇纪念文章的热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