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盐匪出身,青帮的鼻祖,为辛亥革命立下大功,因投靠袁世凯被炸死

 若森知道 2021-12-02

清末民初,政权交叠,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也为各种人物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一时间军阀混战,枭雄辈出。今天要讲的这位,他盐匪出身,号称上海滩青帮的鼻祖,曾被清廷招安,又投机加入革命党,最终因投靠袁世凯被炸死。他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大人物徐宝山。

镇江有一条纵观南北的大街——南门大街,历史上是商贩聚集之处。1866年,徐宝山就出生在这里。据《江都县新志》记载:当时,徐宝山的父亲帮别人做竹器。子承父业,他也做过一段时间的篾匠。15岁这年父亲去世,从此他的人生走到了一个转折点。少年的徐宝山游食四方,练得一身武功,好讲义气,专爱打抱不平,逐渐成为镇江市面江湖上的小头头。当时,镇江京口驻防旗营的一个旗兵奸污一少妇,引起公愤。他查访到这个作恶的旗兵,不由分说,便挥刀砍下了他的头颅——这般剽悍的家伙,街坊四邻畏惧地称他为“徐老虎”。由于官府通缉,徐宝山逃脱,开始了他的土匪生涯。

徐宝山落草为寇后,在别人的唆使下,参与了仙女庙抢劫。被抓捕后,在流放甘肃的路上又逃脱了,从此投奔了镇江口港口十二圩大盐枭孙七。

孙七不光贩私盐,还是青帮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徐宝山武艺高强,又对孙七忠心耿耿,数次在与其他盐枭争夺地盘时,都勇武善战。因此,很快就成了孙七的膀臂,并在孙七的引荐下加入了青帮。

几年之后,孙七病死,徐宝山凭着名气,很快跻身于青帮重要领导之一。同时黑帮组织洪门也找到他,请他入帮会做分会大哥。

徐宝山横跨青帮洪门两大组织,再加上他贩卖私盐获利颇丰,很快他的弟兄便多达数万人之多。1899年春,33岁的徐宝山终于击败最后一个对手,占据了十二圩。自此,他开山立堂称春宝堂。成了苏北一带“横恣不法,官府不敢过问”的盐枭。

作为一个盐匪,徐宝山也随时关注时局变化。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他认为光绪帝受慈禧太后凌辱,不愿坐视。便派心腹到香港与康有为联系,企图联合起来对付慈禧。1900年,他发函指责江苏巡抚鹿传霖“坐视荣禄等窥窃神器……而囚我圣皇”。他决定“秋间整我六师,会师江淮,取道北上,以清君侧”。随后他自封为两江两湖兵马大元帅,贴出《告示》,称奉光绪帝密诏他“剪除奸党,以救朕躬”,号召天下豪杰速速遵诏行动起来。

徐宝山的势力着实让慈禧惊慌了好一阵。为了不再发生民变,在大臣的劝谏下,慈禧被迫将武力镇压改为招安。徐宝山趁机与清政府讨价还价,除了荣华富贵,还要求免罪赏官。

清廷答应后,徐宝山摇身一变成为朝廷大员。不光不提讨伐慈禧的事,反而还成为了清廷维护地方治安最忠实的打手。为了能得到清廷的信任,他不惜对同是盐枭的旧友曾国璋痛下杀手,并趁机剿灭镇江一带与他争利的帮会。

剿匪有功的徐宝山,得到了清廷的信任和重用。但清末乱世,革命党人又在不断地发动起义,于是清廷便拿出10万大洋,要求徐宝山招兵买马,镇压革命党人。

徐宝山审时度势,认为革命党起义如火如荼,清廷已岌岌可危。于是他又秘密找到同盟会,一方面表示愿意带着他的部众投身革命;一方面又故伎重演,要求革命胜利后给他最大利益。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徐宝山响应起义,最先光复镇江。镇江光复后,投机革命的徐宝山与扬州绅商勾结,渡江来到扬州,宣告扬州光复。扬州光复后成立军政分府,徐宝山成为分府都督。泰州、东台、盐城等地均由徐宝山带军队帮助光复。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徐宝山因立下大功,被任命为第二军上将军长,所属部队多达两万人众,继续北伐。一时间,成为国内仅次于黎元洪的第二号“辛亥红人”。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南北分裂,袁世凯派人携巨款到全国各大小军阀处,收买人心。徐宝山收了袁世凯25万元的贿赂,他倒向了袁世凯,并多次出手支持袁世凯,为表忠心,他甚至把二儿子送往北京给袁世凯做人质。

不光如此,他还扣押了反袁总司令陈其美从上海发出的军火,最终引发了革命党人对他的愤怒。

1913年,陈其美探得徐宝山酷爱收藏古董,于是命张静江伪装成古董商,在得到徐宝山信任后,将一名为“美人荠”的花瓶装在匣中送到徐宝山的府中。

徐宝山听说花瓶非常珍贵,担心手下毛手毛脚会在开匣子的过程中对花瓶造成损害,于是亲自打开匣子,没想到他还顾不上看一眼,便“轰”的一声,徐宝山被炸得血肉横飞,肠腹洞穿,当场毙命。一代枭雄徐老虎落得如此惨死结局,时年47岁。

原来,匣子里根本没有什么花瓶,而是陈其美请炸弹专家专门为他订制的一枚火力强劲的炸弹。

徐宝山被炸死后,帮会就此衰弱,帮会成员也作鸟兽散。其中有一大部分移居上海,并重建青帮。上海滩的青帮一直视徐宝山为青帮鼻祖级大佬,对他十分尊敬。

徐宝山这个人物,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可算是毁誉参半。他穷苦人出身,据说他在扬州也做了不少好事,比如:早在他贩私盐时就建立了慈善制度,规定每贩一船私盐就抽两包作为赈济之资;遇到灾害,便会给穷苦人施舍些衣粥等等,成为不少人眼中的大善人。

然而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只贪图眼前利益,毫无底线原则,见风使舵,有奶便是娘,最终落得个悲惨下场。

古人云:“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为了利益折腾来折腾去,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啊!古人又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这一生不折腾折腾枉来走一遭,徐宝山这一辈子折腾的够可以了。

坚持原创,欢迎转发,请尊重付出,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