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溥仪:唯一三次登基的皇帝

 冬不拉拉 2021-12-02

图片

图片

        溥仪生于1906年2月7日,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1908年11月15日,大清国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老佛爷”在中南海仪鸾殿(今怀仁堂)驾崩。这个掌控制大清朝廷长达半个世纪的女人临终遗言却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图片

        就在此前一天,也就是11月14日,光绪帝暴崩,时年仅37岁。慈禧对这个4岁入宫,即是侄子又是外甥的养子可谓又爱又恨。光绪帝无嗣,慈禧遂下命立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慈禧被尊为太皇太后。

图片

       1908年12月2日,溥仪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改年号为“宣统”。在即位大典礼上,3岁的溥仪面对跪在下面黑压压的诸大臣,不知是害怕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哭喊着要回家。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连忙上前哄道:”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不料一语成谶,不到三年,溥仪便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

登基大典时的老照片

图片

图片

溥仪与父亲摄政王
                                                                
溥仪登基时,守候在大清门前的太监们,这应该也是清朝的最后一批太监了。
图片

刚刚进入皇宫,等待登基的溥仪,被一群宫女围着,当时的溥仪也一直被光绪皇帝的皇后——裕隆太后照顾着。
图片
                                                                
紫禁城太和殿外,等待溥仪登基的清王朝的最后一批官员们。
图片
溥仪登基大典进行之中,清朝的士兵和太监们站在一起,可以发现士兵们都已经剪去辫子,太监们还留着辫子。
图片
                                                                
紫禁城外等着看皇帝登基的群众。
图片
                                                                
溥仪的登基大典正式开始,太监们用娇子在官员的带领下,将溥仪带出乾清宫,走向太和殿。
图片
                                                                
溥仪登基当天,京城的巡警以及一些部门官员也在庆祝溥仪登基。

图片
                                                                
从三岁进宫的那一天,溥仪就离开了自己的生母,隆裕太后成为了溥仪的母亲。虽然隆裕太后负责照顾溥仪的生活,但是隆裕太后却没有给过溥仪母爱。溥仪在回忆中曾一针见血地说自己“并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母爱”。

图片

图片

图片

     1912年2月12日, 隆裕太后带着大清王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在养心殿里举行了最后一次朝见,演出了一幕“挥泪对宫娥”的历史落幕剧,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结束。

图片

图片
退位后的溥仪着龙袍在龙椅上留影

   根据《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溥仪在紫禁城里继续关起门来做他的小皇帝,期间还迎娶了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直到被冯玉祥的部下鹿钟麟赶出紫禁城。

图片

        1917年6月,“辫帅”张勋借调停黎元洪与段祺瑞的府院之争为名率五千“辫子兵”杀入北京。1917年7月1日晨,已退位五年12岁的末代皇帝溥仪又一次被推上了宝座。改元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黄龙旗。7月12日,溥仪第二次退位,这一次他又当了12天皇帝!

 图片       “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和他的表妹川岛芳子的帮助下从寓居七年的天津潜赴旅顺,不久到奉天。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仪就任满洲国执政,年号“大同”。1934年3月1日,溥仪在长春再次“称帝”,年号“康德”,改长春为“新京”,这是溥仪第三次登上皇帝宝座,伪“满洲国”也改国号为“满洲帝国”。

图片

        溥仪先是身穿清朝皇帝的龙袍在长春郊外的杏花村举行了即位仪式,之后身穿“满洲国陆海空军大元帅”服的溥仪又在长春市内的勤民楼举行即位典礼,日本关东军司令官率日本200多名官员出席仪式,表示当场予以承认。之所以要举行两次皇帝即位仪式,是因为扶持溥仪的日本关东军只承认溥仪是“满洲国皇帝”而不是“大清国皇帝”。但无论是什么皇帝都是儿皇帝、都是傀儡!

图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8日凌晨,溥仪在通化临江县大栗子沟矿山株式会社技工培养所内举行了所谓的“退位仪式”。8月19日,溥仪在沈阳东塔机场候机,准备逃往日本。不料,一队苏联伞兵从天而降,溥仪束手就擒,之后,溥仪被押往苏联赤塔战俘营,直到1950年被移交给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图片

        期间,溥仪于1946年8月作为证人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法庭上,溥仪声称自己在任满洲国皇帝期间,完全为日本占领当局摆布,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做为满洲国元首相应的权力和尊严,是自己被日本关东军胁持到内满洲的。

图片

        1950年8月1日,溥仪与其他满洲国263名“战犯”在绥芬河由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之后,被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溥仪编号为981。在战犯管理所,这位夕日四体不勤、五谷不识的末代皇帝学会了许多东西。

图片

        1959年12月,溥仪作为首批特赦战犯得到特赦。回到北京后,溥仪暂住在妹妹家。这时,北京已经开始实行户籍制度,溥仪去派出所办户口时,着实给接待他的民警制造了许多麻烦。如出生地,溥仪说在紫禁城!再比如学历,溥仪说他没有上过私塾,都是私人教师教的……不过也有让溥仪尴尬的问题——婚姻状况:一个被离婚的皇帝!

图片

        1960年2月,溥仪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报到,成为一名园丁,夕日不食人间烟火的皇帝陛下成为新中国一个自食其力的公民。周恩来总理在会见溥仪时对他说:“你当皇帝的时候才两三岁,那时的事不能让你负责。但在伪满时代,你是要负责的。”

图片

        在周总理的关怀下,1962年4月,溥仪与护士李淑贤结婚。1964年,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央文史馆馆员。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时,溥仪曾陪同,蒙哥马利询问溥仪现况时,溥仪回答说“比起皇帝来我更愿当园丁”。让这位英国元帅大跌眼镜,回国后将此当成奇闻广为宣传。

图片

        196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的座谈会上,溥仪与“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熊秉坤还有当年将他从紫禁城里赶出来的鹿钟麟将军不期而遇,三人把盏言欢、一笑泯恩仇。


图片

        1964年,溥仪所著《我的前半生》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出版前,正红旗出身的老舍先生为该书润色,幽默的老舍先生戏称这项工作为“当奴才”!这部书自问世半个世纪以来,重印20多次,累计印数近200万册。

图片

       文革开始后,溥仪受到冲击。后周总理将溥仪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之一,得以免受冲击。1966年12月,溥仪因患尿毒症住进了北京人民医院。1967年10月17日,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北京病逝,享年61岁。火葬后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侧室,后经周总理指示移放于正室。

图片

        溥仪去世时已是平民身份,所有没有谥号。但溥仪毕竟作过三年的皇帝,爱新觉罗家族在台湾的后裔中有好事者为其上了庙号“宪宗”和谥号“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而大陆方面的遗老遗少也不甘落后,于2004年重新给溥仪上了庙号和谥号,庙号为“清恭宗”,谥号“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愍皇帝。1995年,位于河北易县的清西陵华龙皇家陵园为招揽生意,找到溥仪的遗孀李淑贤并说服她并将溥仪墓葬迁入,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图片

图片
END

图片

《溥仪:我的前半生》①

看过电影《末代皇帝》的人,一定对片尾记忆深刻,历经沧桑的溥仪,回到故宫——自己曾经的家,还要买票,这其中的心酸,让无数观影者流泪。

他的一生,就像他自己总结的:

刚会跑的时候,就被抱上“宝座”,浑然无知地度过了三年革命的风暴,然后在封建军阀保护下的皇宫,度过了他的童年。

命运对于溥仪而言,早就注定,无法自行选择,在那动荡的年代,他究竟有着怎样的前半生呢?

↑《末代皇帝》的片尾部分

图片

登极大典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的傍晚,醇王府里发生了一场大混乱,这场面,即使后来老人和我说起,也早已没有印象。

老人们说,那一场混乱还多亏乳母才结束的,她看我哭得可怜,本能地喂我,才让我止住了哭叫。

最后,那群军机大臣与父亲商量了一下,破例让乳母抱我一起去,先抱到中南海,再由内监抱我见慈禧太后。

我和慈禧这次见面,还有点模糊的印象,我记得自己忽然陷入了许多陌生人之间,尤其可怕的是,在一个阴森的帷帐中,露出一个消瘦的老太婆的脸,丑得要命。

据说我一看见慈禧,立刻嚎啕大哭,浑身哆嗦不止,她让人拿糖葫芦哄我,也被我扔在了地上,弄得慈禧很不痛快,说:“这孩子真别扭,抱到哪儿玩去吧!

图片

我入宫后第三天,慈禧去世,过了一个多月,即十二月初二这天,举行了登基大典,我后来听人说,这个大典又被我哭得大煞风景。

我父亲单膝侧身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我,不让我乱动,我更挣扎着哭喊:“我不待这儿!我要回家!”

父亲急得满头是汗,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典礼结束,文武百官可就窃窃私议起来了:“王爷怎么可以说什么'快完了’呢?”一切的议论,都是垂头丧气的,好像人人都发现了不祥之兆。

后来有些笔记小品里提起过这件事,不少是添枝加叶,但文武百官王公大臣们的忧心忡忡和忌讳也是有原因的,只看《清鉴纲目》中那些革命起事的记录就明白了。

我从那个时期的档案里看到不少“败死”“败退”字样,我发现这类的字样越多,说明风暴越是加剧。

我在不知不觉中做皇帝的第三年,又糊里糊涂地退了位。在我记忆中有那么一点印象,就是有一个叫袁世凯的胖老头子出现了。

图片

退位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颁布了我的退位诏,袁世凯一边根据清皇太后的懿旨,被授权组织了民国临时共和政府,一边根据南方革命党的协议,由大清帝国内阁总理大臣一变而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

而我呢,则作为大总统的邻居,根据清室优待条件,开始了小朝廷的帝王生活。

从乾清门以北到神武门为止,我在这块天地里,一直住到民国十三年被民国军驱逐,也是在这里,我度过了人世间最荒谬的少年时代。

图片

每当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我脑海中便浮起一层黄疸病的颜色:琉璃瓦顶是黄的,轿子是黄的……包盖稀饭锅子的棉套、窗帘等等无一不是黄色的。

这种独家占有的所谓明黄色,从小把唯我独尊的自我意识,埋进我的心底,给了我与众不同的人性。

还有帝王生活的日常排场,也难以说尽,所造成的浪费,更无法统计,所有这一切的暴殄天物,浪费人工的举动,目的不外乎表示“天子自与凡人殊”。

我入宫过继给同治和光绪为子,同治和光绪的妻子都成了我的母亲,但实际上,光绪的皇后——隆裕太后并不吃这套,同治的妃子直到隆裕去世,才有了太妃的身份。

我在“母亲们”的关怀下长大到十三四岁,她们对我的关心,其实,只不过是听每次送菜太监们汇报我“进得香”之类的事情。

图片

毓庆宫读书

我六岁那年,隆裕太后为我选好了教书的师傅,宣统三年七月十八日辰时,我开始读书了。

我每天念书时间是早八时至十一时,后来添了英文课,在下午一时至三时。

读书的书房在前星门里的毓庆宫,从宣统三年学到民国十一年,我没学过加减乘除,更不知声光化电,关于祖国的概况,从书上只看到“同治中兴”,关于外国,我只随爱丽丝游了一次奇境。

如果不是有的老师愿意在课本之外谈点闲话,自己有了阅读能力之后看了些闲书,我还不知道北京在中国的位置,也不会知道大米原来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我读的古书不少,时间也不短,按理说对古文总该有一定的造诣才是,其实并不然,因为我念书是极不用功的,常常被毓庆宫外那棵树上的蚂蚁所吸引。

图片

对于我的淘气,师傅们也想了不少办法,比如说,给我找了一些伴读,他们来了之后,果然好了一些,在书房里也坐得住了,我有了什么过失,师傅们也有了规劝和警戒的方法。

对我影响最大的师傅首先是陈宝琛,其次是后来教我英文的英国师傅庄士敦。

陈宝琛在我当时的眼中,是最忠实于我与大清的人,在我感觉到他的谨慎已经妨碍到我之前,他是我唯一的智囊。

图片

太监

讲到幼年的生活,就不能少了太监,他们服侍我吃饭、穿衣和睡觉,陪我游戏,伺候我上学,给我讲故事,受我的赏也挨我的打。

太监是我幼年的主要伴侣,是我的奴隶,也是我最早的老师。

在清宫,一切可以住在里面的男性奴隶的奴隶头目都是太监,和我接触最多的是养心殿和毓庆宫的太监。

我和别的孩子一样,小时候很爱听故事,太监们说给我听的,总离不开两类,一是宫中的鬼话,一是“圣天子百灵相助”的神话。

我从那些百听不厌的故事中,很小就得到这样一个信念:一切鬼神对于皇帝都是巴结的,甚至有的连巴结都巴结不上,因此,皇帝是最尊贵的。

图片

储秀宫里有一只铜鹤,左腿上有一个凹痕,长出一些红锈来,太监们说:

乾隆爷下江南的时候,这只成了精的鹤也跑到江南护驾,不料被乾隆爷射了一箭,这只鹤讨了一场没趣,只好溜回原处站着,那凹痕便是箭伤。

太监们的故事,使我相信紫禁城里无处没有鬼神在活动,其实,这些并不是用来奉承与吓唬我,而是他们实在非常迷信。

太监每到初一、十五,逢年过节都要给殿神上供,对于收入微薄的底层太监来说,均摊供品的费用,是个负担,但他们都心甘情愿,因为他们都希望殿神能保佑他们,在福祸难测的未来,能少受点罪。

图片

我的乳母

在梁鼎芬给我写的“起居注”中,说我到十一周岁的时候,责打太监已成家常便饭。

我的冷酷无情、惯发威风的性格已经形成,劝也劝不过来了,我每逢发脾气不高兴的时候,太监就要遭殃,如果我忽然高兴,想开心取乐的时候,太监也可能要倒霉。

在宫中唯一能阻止我恶作剧行为的,是我的乳母王焦氏,她就是我在西太后面前哭喊着找的那个嬷嬷,她一个字不识,也不懂什么“恕道”,但当她在劝我的时候,我却觉得出她的劝阻是从心里发出来的。

有一次,我玩气枪,用铅弹向太监的窗户打,看着窗户纸打出一个个小洞,很好玩,不知是谁,去搬救兵乳母来了。

图片

“老爷子,屋里有人呐!怎么玩不行,往屋里打,这要伤了人呐!”我这才想起屋里有人,人是会被打伤的。

乳母是宫中唯一告诉过我,别人是和我同样人的人,她使我想起了别人也是人。

我是在乳母怀里长大的,我吃她的奶一直到九岁,我和她在一起的生活也结束在九岁。

九年来,我像孩子离不开母亲那样离不开她,但是这一年,太妃们背着我,在她毫无过失的情况下,把她从宫里赶出去了。

现在看来,乳母走后,在我身边就再也没有一个通“人性”的人,如果九岁以前,我还能从乳母的教养中懂得点“人性”的话,九岁之后,这点“人性”也逐渐丧失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