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如何产生的?

 人老颠东 2021-12-02

南非出现了Omicron变异株疫情,这种变异株如何产生的?其性质如何?我尝试用中医理念来分析。

2021年11月底,南非突然爆发了新一轮的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那么Omicron变异株究竟从哪里来的呢?其传染性与毒性如何?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我尝试用中医理念来分析。

一、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来源分析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生物学教授弗朗索瓦·巴卢分析称,奥密克戎变异株携带着一系列不寻常的突变,有可能是在某个免疫力低下病例的慢性感染期间发生的变异,也有可能来自某个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患者。

从中医来分析,南非目前正是春夏之交。因为南非位于南半球,跟北半球季节相反。我们的11月-2月即是南非的夏季,此时为11月底,南非已经是夏季了。

南非全境大部分处副热带高压带,属热带草原气候。在夏季南非有很大的降雨量,这时也是南非的雨季,雨季期间的南非温度相对来说不算很高,但是降雨过后,高温的天气仍然会扑面而来。

新冠病毒的性质是湿毒,偏于湿热疫毒。正逢南非的夏季,容易产生湿热环境,这为新冠病毒的传播和变异提供了环境基础。

再者,南非多为黑人。黑人的体质多偏于郁热。若兼过食肥甘厚腻,更容易导致湿热体质。而新冠病毒最喜欢这样的体质,容易在这样的体质内传播并大量繁衍。

另外,产生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那个人应该属于湿热体质,不管他/她患的是什么疾病,其苔应该是黄厚,或黄腻的。也唯有这样的湿热体质,才可能让新冠病毒产生变异。

由此说,在南非变异出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也并非多么奇怪。正如2021年5月份在印度变异出德尔塔变异株一样,如果不能改善湿热体质,未来,新冠病毒还可能继续变异。

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性分析

那么,跟德尔塔病毒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更大的危险性在哪里?是否会引发更大范围的传播呢?

我们看看新闻: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正以惊人的速度在非洲和非洲以外地区传播。以南非为例,近期南非豪登省90%的新增感染病例都与这一变异株有关。

根据初步研究发现,同样被世卫组织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比德尔塔毒株具有更多突变,目前已知该变异株携带的突变至少有32处,大量突变意味着可能会弱化现有新冠疫苗的效力,并且可能更具传染性。

我的观点是,新冠病毒的性质为湿毒,从理论上来说,湿毒的传染性应该不如湿热疫毒。为什么?因为湿属阴,阴偏静。而热属阳,阳偏动。湿毒与热毒相合,最容易加剧其传染性,这也是为什么德尔塔变异株的传染性远超过早期的新冠病毒的原因,因为德尔塔变异株属于湿热疫毒。

进一步说,奥密克戎变异株也属于湿热疫毒,而且是不断变异出来的新病毒,其将会有更强的传染性。从病毒的角度来思考,病毒要生存,当然要变异出更强的传染性,这也应该是病毒进化必然的趋势。

三、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性分析

不少西方媒体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是目前全球存在的最危险的新冠病毒变异株。考虑到其危险性,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最高级别的关注。

那么,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性从哪里来?

我的观点是,一方面,从其湿热之性中来。湿毒本具毒性,热毒更具毒性,二者叠加,其毒性自然会增加。

另一方面,从其变异中来。病毒之所以变异,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在湿热的环境中,病毒会不断变异,而且,绝不会越变其毒性越平和,而只会越变越具更强的毒性。

有人问,为什么天地五运六气都已经变化了,新冠疫情还没有消退呢?我的观点是,虽然五运六气变化了,但人体的内环境并没有变化,仍然属于湿热环境。因为今时人们普遍重视营养,结果就容易导致过食肥甘厚腻以及煎炸、烧烤、辣椒等物,这些都容易造成湿热体质。

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改善湿热体质,新冠病毒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会持续存在着。即使天地五运六气不再适合于新冠病毒生存了,但病毒存在于有湿热体质的人群中,仍可以维持其生命。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消除新冠病毒,除了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多通风,还有积极运动,不恐慌,保持心情舒畅之外,还要改善体质。我的建议是,每个人都应该多素少肉,清淡饮食,这样最有益于改善湿热体质。一旦没有了湿热体质,那么,病毒将失去存在的温床,自然也就消退了。

当然,以上分析纯粹是学术探讨,愿意与诸位中医同道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