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一角遇见圆满 ——一则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 活动理念: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业压力、人际压力等压力源之下容易产生失望等消极情绪以及自卑不如人的消极心态。因此,设计本课的理念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在成长过程中不免有缺憾,但是我们也可以寻找信息和资源,让自己更具主动性和心理弹性,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活动中鼓励学生认识自己的独特性,以及了解到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点的重要性,更好地在集体中悦纳自己。 活动准备:《失落的一角》绘本视频,准备白纸,笔等美术工具。 活动对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热身活动:生日排队 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按照生日的月和日大小,不出声排队,1月1日的在主持人左手边,安顺市正方向依次排队。 在生日排队中,只要和其他人简单的交流,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构成了一个大的圆圈。 学生简单分享感受。 设计意图:简单的热身活动,通过非言语信息加强同学间的团体动力。 绘本视频播放:《失落的一角》 师: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围起了一个大圆圈,代表着大圆满。接下来分享的一个绘本寓言,其中的主人公正是一个大圆满。但是,这个大圆满却缺失了一个角。这是怎么回事呢? 看完以后告诉我这个绘本的寓意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 爱心树童书 出品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PPT呈现:我觉得那一角是_____,因为_______。我觉得那个缺角的⚪是_____,因为_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感悟。 总结学生的感悟:⚪和∠可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爱情的相遇和离别,可能是人生的旅途有山高水长,可能是自我有缺陷,也有圆满。我们的解读有很多,而作者的寓意是:有缺憾,胜于完美。什么是我们缺乏但追求的,什么又是我们拥有的,请大家带着一颗愿意陪伴自己的心,随着活动去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生命中完美并非最好,有缺憾但有特色是生命的本色。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有缺憾,胜于完美,我们爱自己,也要爱全部的自己。 活动一:我的失落的一角 (1)在下发的白纸上请自由地剪或撕下一个“⚪” (2)在“⚪ ”上请自由地剪或撕下一个“角” (3)缺失一“角”的圆上,写下你目前拥有的资源。“角”上写下你目前想要追求的东西。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地表达,“自由地处理”可以看出学生们微妙的不同的处理办法,而写下资源和追求的东西则可以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自己的得与失。 大家谈 (1)你本身拥有的是什么? (2)你想追求的是什么? 生1:我觉得没有什么真正拥有的,我所追求的东西,也是我拥有的,我的精神力量。 师:很辩证,也许有追求本身就是拥有。很好。还有呢? 生2:我一无所有,一无所求。 师:有种老子的哲学思想,谢谢分享。 生3:我想追求的很多,钱、名望、知识、爱情、权力。我拥有的是我家世界最可爱的小猫,因为每天可以撸它。 师4:你有很高的追求,又拥有着发现小确幸的眼光,谢谢分享。 教师总结:每个人的追求和拥有都不尽相同,因为我们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即便一无所有,我们其实也有着年轻、也有着顽强的生命。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真诚分享,不比较,说出特色,真实就好。引导产生学生积极的想法,能够更多关注自己所拥有的,而不是缺失的。 播放故事《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 师:失落的一角后来怎么样了?是happy ending还是sad story?让我们拭目以待。 教师播放视频。 师:故事的结局和你的预期相同吗? 学生简单分享。 师:其实,这个结局与也只是一个暂停键,故事的解读也是千万种中的一个,而新的故事早已经发生。接下来,希望大家能够自己为失落的一角写下新的故事。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另外的视角审视原来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解读可以有很多,为之后新的领悟做铺垫。 活动二:失落的一角后来怎么样了? 教师:看到了失落的一角后来的故事,你还有一些什么新的领悟吗? PPT呈现要求:静下心来,花一点时间,试着写写画画,运用手边的材料,自由想象,以《寻找失落的一角》为故事基础,完成一幅漫画/插图/寓言/拼贴小作品,并准备好分享。提交作品,准备分享,也可以作为本节课的课堂作业。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同时在故事的哲理中获得自我成长。 小结 从一张白纸开始,我们从审视自己希望追求的以及拥有的,到把这张白纸变成自己的一份作品,我们非常棒!每一位作品设计师的作品带着自己特质的烙印,闪闪发光与众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有了新的灵感,同样的题目下一次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作品。每个人都有优劣势,每个人的特点都是不同的。 发现和接纳自己的优势很简单,但是恰当运用却不简单。适当运用优势才是真正的拥有。 恰当看待优劣势,也许可以化危机为成长契机,化腐朽为神奇,在人生低谷中不至于破碎,在人生的高峰具有开阔心境。 设计意图:总结全课,让学生积极的心态可以延续到课堂之外,回味无穷。 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否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这很依赖于学生的配合和老师的配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核心要素应当包括:活动、觉察、表达、辅导、自我成长几个方面。按照这几个要素,心理课的设计就应当是以活动形式为主,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有所觉察、领悟,并且将这种内心觉察和新的领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达内容进行具体的现场辅导,最终使学生得到自我成长。 当我发现《失落的一角》绘本资源时,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被深深吸引了。它的笔法质朴,但是情节跌宕起伏,令人遐想。“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优秀的绘本促使我运用全新的方式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我就想运用一些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法,让学生在白纸上留下一些哲思,在课堂中说出一些真心话。 这堂课没有什么知识性的内容,但是注重情感的流动和表达,学生也比较积极参与,欢声笑语。另外,他们的作品也是精彩纷呈。在后续的作品点评中,我也刻意注重鼓励个人特色为主,并引导学生欣赏他人与自己的作品,而不是仅仅从美术角度去评判。 附录:部分学生作品 ![]() ![]() More 作者简介 ![]() 作者:张倩 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 个人简介:热爱生活,热爱阅读,热爱心理学的人。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 近年来持续在学校多项德育协会课题、市教育研究一般项目中积极参与、努力实践。 欢迎各位同仁 积极在此文后留言 关于绘本教学、亲子阅读的任何问题 小编将会筛选更具共性或独特的问题 在后续的推文中进行回答 让我们共同探讨 携手前进!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