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版王渔洋《居易录》出版

 Easyqyzs4e4edz 2021-12-02
今天上午,桓台县政协新版《居易录》出版座谈会在县政协三楼会议室召开。
《居易录》共三十四卷,是清初诗坛领袖王渔洋所著随笔杂著,写作时间上起康熙己巳(1689)年,下至康熙辛巳(1701)年,前后历时长达12年。书中除忠实记录当朝重大事件外,更多的笔墨是用以记述历代掌故、评骘古今人物、史迹考辩、诗友往来、诗文赏析等内容。因此,该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王渔洋先生仕宦四十年,清慎忠勤,公正无私,信义布于天下。公务之暇,勤于治学,著述等身,他孜孜不倦、老而弥笃的求知热情,在《居易录》中随处可见。王渔洋可贵的治学精神,对于后世学者,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王渔洋从小就喜好阅读历史传记,也喜欢阅读一些杂记之类的文字,每当听到谁家有古书没有被历史学家收录的,一定会想方设法借阅记录,到老不改变这个习惯。进入京师做官二十多年,每当在官场同僚中听到一些传说,经常记录下来,经过编辑后,仍然编成二十六卷,取名《池北偶谈》。后来王渔洋离开京师,又写了《皇华纪闻》四卷。康熙己巳(1689)年冬,王渔洋重新回到京师为官,长期形成的勤于记录的习惯一直坚持,对于在公务之余听到的看到的,总是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写作的笔记有几百条,整理成三十四卷。这就是《居易录》。典出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意思是白居易应科举考试,刚到京城,拿着自己写的诗前往拜谒顾况。顾况看了白居易的名字,仔细地看着白居易说:长安城里的米价正贵,居住在这里是很不容易的。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