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五行学说新解(中)

 新用户0747a4i9 2021-12-02

概念是旧的,内涵是新的;问题是老的,探索是新的。

二、医学变量的阴阳表达法

1.阴阳的约定

为了与传统的阴阳的约定相关联,在这里同样也约定向上的、活跃的、增多的等变量运动趋势为阳,反之为阴。

图9图 10中,我们把系统在势阱中的运动轨迹投影在水平轴上,并约定变量左向的运动为阴,右向的运动为阳,这就是阴阳的动态定义。另一方面,以自稳态点为界,点左侧的变量变化域约定为阴(域),其右侧的变化域为阳(域),此即阴阳的静态定义

在有序自组织平面中,每一变量的势阱曲线形态都不尽相同。为便于叙述,下文中还会出现自组织势垒一词。其实,自组织势垒与势阱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势阱是重在形态,而势垒则表示系统及其变量在运动时,所可能遇到的自组织阻力。系统及其变量往往运动在低势垒区。势阱中的自稳态点相当于自组织势能的极小值,即零势垒点。

2.阴阳的不对称性

2.1.变化域的不对称性

系统在自稳态点两侧的变化域,实际上是不对称的,多是阴(域)小于阳(域),以心率为例,以正常心率范围的算术中位数 80次/分为准,心率净增100次/分,病人只有心慌的感觉;心率要是减少40次/分,病人随时就有死亡的危险。体温变化域亦是如此,从体温的算术中位数36.6℃开始,增加4.4℃到41℃,病情才可谓是危重,若从相反方向看,体温由36.6℃降低1.6℃到35℃,就意味着人体病情危在旦夕了。见图9所示。

阴(域)>阳(域)者(参见图10)少见,病人血钠就是一例。若以正常血钠变化范围的算术中位数140mmol/L 为准,血Na+低至120 mmol/L,医生可以暂不处理,仅作医学观察;若血Na+超过160 mmol/L,医生绝对就要进行干预了,否则会引起严重反应。红细胞计数与此大致相同。

在中医学中,也可见到阴阳变化域的不对称性。如肝阳>肝阴,又如胃阴>胃阳等。

2. 2变化斜率的不对称性

严格说来,势阱不是对称图形的。这是因为系统在自稳态点两侧的水平位移相等时,其各自对应的垂直位移并不相等。换句话说,变量在稳态点两侧运动时,所处状态的势阱曲线的斜率处处都是不一样的。参见图8

事实上,变化域的不对称性是与变化斜率的不对称性是相关联的,即斜率越大,势垒越高。宽变化域常与低势垒相关联,窄变化域与高势垒相关联。窄变化域意味着系统离临界点不远,高势垒则使系统难以接近临界点,对维持系统的稳态有重要意义。

图9中,阴(域)的势垒高于阳(域),使系统更易在势垒较低的阳(域)中运动。如西医中的高血压远比低血压者常见,又如中医中的肝阳易于上亢等。

图10中,阳(域)的势垒较高,使得系统更易于在阴域内运动。如西医中的红细胞减少远较红细胞增多容易;又如中医中的肾虚常见,肾实难见。

3.医学变量运动规律的阴阳表示

3.1阴阳常阈

在系统内外环境相对稳定时,来自系统内外的随机干扰出现的时间、强度及方向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在随机干扰的作用下,系统发生随机的阴向或阳向运动,与此同时,系统产生自组织作用。自组织作用一旦大于干扰,系统在势阱中向稳态点回归,其方向与干扰的方向相反。一般而言,随机干扰无时不在,系统的自组织作用无时不存。两者相互作用,使系统变量在稳态点两侧的一定范围内(图3中两域点之间即随机干扰域)作不规则的振动。

系统在势阱中运动的状态由干扰的性质及程度与自组织作用的强弱和/或医疗干预所共同决定。图11图3十分相似,图3中的随机干扰域即是图11里的阴阳常阈,相当于医学变量的生理变化范围。

若系统在较强干扰的作用下,偏离超过随机干扰域,越过域点进入疾病域,在势阱右侧为阳病,在势阱左侧为阴病。

3.2 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

在干扰的作用下,系统发生偏离稳态点的运动,与此同时,系统立即产生与其反向的自组织作用与之抗衡。换句话说,自组织作用的方向总是与干扰的方向相反,另一方面,系统因干扰发生阴或阳向运动后,系统的自组织作用必定使系统产生阳或阴向的回归运动,这就是阴阳对立。系统在强干扰作用下单向而无回归运动(孤阴或孤阳)最终将导致系统越过临界点触发崩溃(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最终系统及其变量也就不复存在,这就是阴阳互根。系统的运动状态,完全由干扰与自组织作用之间的量能动态对比(阴阳消长)来决定。系统在自稳态点时,自组织作用消,干扰长;系统偏离稳态点时,则干扰趋消,自组织作用趋长。

3.3 阴阳转化

当干扰与自组织作用的瞬时量能动态对比发生转折时,阴阳转化随之发生。最常见的情况有以下三种。

一是在阴阳常阈内随机发生,它对应于系统的最稳定状态,系统此种阴阳转化随机频繁发生,属正常现象。

二是在疾病域中的小范围内发生,即亚稳态,常表现为疾病波动迁延。

三是在一种大的趋势中,即系统由稳态→亚稳态→稳态或说健康→疾病→健康,抑或由亚稳态→更高能级的亚稳态→原亚稳态或稳态(疾病→恶化→原疾病或康复)的过程中出现。

3.4 阴阳失调、阴中之阴阳、阳中之阴阳

当系统内外环境变化剧烈时、随机干扰就由疾病干扰所代替。换句话说,系统变量运行到阴阳常阈之外。此时,系统进入疾病状态,且系统的自组织作用不能至少短时间不能与疾病干扰抗衡,这就是所谓的阴阳失调。在无医疗干预的条件下,若干扰强于自组织作用,疾病就发生恶化;若干扰弱于自组织作用,则疾病趋于痊愈;若两者大致相当,系统在疾病域内作小范围波动,相当于图4中的亚稳态,临床上表现为疾病的迁延不愈。图12中,系统运动在横轴上的投影指向右侧,示疾病恶化,称阳中之阳;系统向左运动,示疾病好转,谓阳中之阴。在图13中,系统向左运动,示疾病恶化,称为阴中之阴;系统向右运动,示疾病好转,谓阴中之阳

4.稳态点变化所致的阴阳变化

以上说明的是在自稳态点不变的情况下,系统阴阳变化的特性。实际上,人体的健康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换句话说,系统的自稳态点亦在变化,并引起势阱的形态作相应的变化。

4.1 阴阳相长 阴阳两虚

在自组织平面中,系统自稳态点与热力学平衡点的走线肯定是曲线,精确的曲线虽难以明确描绘,但总存在着这样一条曲线,使得在这条曲线上的系统稳态变化能使有序度和自组织能力相适配变化。总的说来,系统有序度增高,势曲线由热力学平衡点向外发散,系统有序度降低,势曲线向热力学平衡点收敛。

前面已经说过,人体系统从低度有序到高度有序,势曲线形态是由浅到深,系统整体变化域是由窄变宽;人体系统从高度有序到低度有序的过程中,势曲线形态是由深到浅,系统整体变化域是由宽变窄。系统整体变化域变宽,亦即势曲线的阴域和阳域都增宽,这就是阴阳相长;系统整体变化域是由宽变窄则意味着阴阳两虚。 参见图7。

4.2 系统的偏虚与偏亢

在人体系统有序度大致不变时,即自稳定点基本不变的状态下,系统的势曲线可以有形态上的变化。在图14中,实线势曲线0表示正常形态系统势曲线,虚线势曲线1表示加深变宽的势曲线,点划线势曲线2则表示变浅平的势曲线。

势曲线1表示正常偏亢的系统状态,亦即人体自组织能力(全身或局部)不正常增强。大致分两种情况,一是过敏反应,即对某些一般性干扰过分反应;二是对持续性干扰过度代偿,使系统处于一个超稳定的临界亚稳态状态,一旦有新的较强干扰(干扰的量能不一定需要特别强)出现,系统就很容易失稳,甚至连续多次失稳导致系统崩溃。

势曲线2表示正常偏虚的系统状态,对一般随机性干扰的反应不足,亦即一般性随机干扰都有可能使系统进入疾病域,换句话说,系统自组织势能能级变低,系统易于宽幅(超过域点)振荡,人体就容易生病,常需适当的医序干预以助稳。

在临床上,系统变量的偏亢往往见于一些较同龄人貌似强壮的个体,他们的有序度并不高,但自组织能力却偏高,容易使机体处于一个超稳定状态。超稳定系统常有很好的代偿,因而人体系统即便偏离随机干扰域许多,也可以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但超稳定系统能级偏高,一旦失稳,向下的能量也大,人体多表现为急症,且演变急速,所以一旦生病,人体多表现为急病、重病,甚至很快死亡。这样的病例在心脑疾病中很常见。

   偏虚系统常见于一些较同龄人体质为弱的人,他们易于生病,但由于有序度并不低,虽然多病,但对医序干预反应良好,大都能很快康复回稳。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印象,即一些人总在往医院跑,但他们的寿命似乎并没有因之缩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