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引起大、中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斑块形成,继而阻塞血管,该病变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等,若发生在下肢动脉,可导致下肢缺血性症状。
在早期,患者可能仅感觉麻木、发凉,患肢皮肤温度较低、苍白,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步行后产生的疲乏、疼痛或痉挛,常发生在小腿后方),可伴有皮肤干燥、脱屑、趾甲变形、小腿肌肉萎缩,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当血管严重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后,患者即使在安静情况下,下肢也可出现剧烈且持续的疼痛,夜间更严重,患者常辗转反侧、屈膝护足而坐,或借助肢体下垂以求减轻疼痛。即便会去医院求医,部分“顽固”患者仍继续发展,最终出现趾端发黑、干瘪、坏疽或缺血性溃疡,需进行手术治疗,甚至截肢。
早期发现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意义重大,除了上述症状外,糖友可采用“抬腿自测法”自查:先将下肢抬高70°~80°,持续1分钟,正常肢体远端皮肤会保持淡红或稍稍发白,如果呈现苍白或蜡白色,则提示动脉供血不足;接着,将下肢下垂于床沿,正常人的皮肤色泽可在10秒内恢复,如果恢复时间超过45秒,且色泽不均匀者,进一步提示动脉供血障碍,需至医院进一步检查。
考虑到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建议糖友,尤其是老病号,定期去医院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或踝肱指数(ABI)检查,以评估血管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