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丨脸色差没胃口易疲劳,气血不足中医教你正确应对!

 三阳悟馆 2021-12-02

作者:张洁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在生活中,我们常说面色苍白,不够红润,可能是贫血,需要补血,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女性群体中。

本期我们月月养生的专栏,就来给大家说一说「中医如何养血」

图片

男补气、女补血?

中医常胖补气,瘦补血;男补气,女补血。

形体肥胖的人相对来说阳气偏虚,瘦人相对来说阴虚火旺,所以说胖人需要补气,瘦人需要补血。

养生男女有别,男子易伤气,女子最耗血,因此男子补气,女子补血。

图片

什么是气血?

气血生成来源于父母先天精气,以及后天通过脾胃的运化的水谷精气、肺所纳的自然精气。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的根本,气血充盈才能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素问.难经论》强调: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难经.二十二难》: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意思是说气与血,相互配合滋养全身,一旦失调,即可发病,可见养血在健康地位之重要。

气血充足,则脸色红润,头发乌黑,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状态。

图片

气血不足会怎样?

如果因肾气亏虚、脾胃气虚或肝血不足,致使运化功能失调;或由于劳累过度,耗损气血过多,使得气血生成供应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可能会导致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会脸色苍白或萎黄、少气懒言、脉搏细弱,经常出现头晕目眩、疲倦无力、头发脱落、指甲干裂、多汗、耳鸣、心悸等现象。

图片

气血不足还会伴有脾虚症状,易出现食欲减退、饮食消化吸收不好,抵抗力下降等情况。另外,由于血不养皮肤,导致皮肤干燥、没有光泽,口唇干裂等。

图片

气血不足日常生活中如何调理?

一提到养血大家总是问需要吃点什么?其实养血不单单只是食补或药补就可以的,还需要注意日常调理!


饮食调理

补脾胃《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因此须重视调理脾胃。

图片

饮食上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


保持良好心态

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于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人卧血归肝”“久视伤血”。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七情所伤,切忌熬夜、久坐电脑前工作。


做好保暖措施

远寒邪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血液在温暖时流动通畅,预冷则不通。

如是冬天,需忌食寒凉之物,出门做好保暖措施。


多运动

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有助于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冬季寒冷,不易室外或剧烈运动。

可适当运动,如太极拳、十八段锦、养生操等来帮助您补血补气。

《月月养生》专栏介绍 

中医养生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本质是“治未病”,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等方法实现身强体壮、延年益寿,享受更美好生活。

本专栏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大咖撰写,这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在中医方面全国名列前茅。

本专栏的内容专业却通俗易懂,让你收获实用的养生小技巧,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