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 | 细纱锭子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上)

 奶茶色月季 2021-12-02

细纱锭子是细纱机加捻卷绕系统最关键的部件之一,锭子运转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纱线质量、功率消耗、环境噪声。纺织企业在使用细纱锭子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为此,我们有必要探讨细纱锭子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图片

图片

一、断裂

图片

细纱锭子杆盘为细长轴+盘套类部件,下支撑为上下支撑结构+减震阻尼结构。杆盘断裂可分锭杆(细长轴)断裂、锭盘断裂、锭脚断裂等情况。

1.1锭杆断裂

1.1.1 原因分析

细纱锭杆的材质一般为优质滚子轴承钢GCr15,因锭子杆盘上锥部位与纱管紧密配合并可靠支撑后,与钢领、钢丝圈三位联动实现加捻与卷绕,因落纱、取样等拔管操作需要一定弹性,故锭杆上锥硬度偏低(一般为HRC54~58),锭杆上锥不易断裂;锭杆下锥部分与下支撑配合(类似细长转轴)实现高速运转,需要硬度高(HRC61~64),耐磨性强,故锭杆下锥部位易断裂(见图1)。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制造因素,即材质裂纹或热处理过程中有轧伤,高速运转后产生断裂。

图片

图1 锭杆下锥部位断裂

1.1.2 避免措施

(1)加强材质控制(有条件可做探伤检测)。

(2)改进热处理淬火握持工艺,避免扎伤.

(3)加强热处理后抗变形强度检测(如:高台耐摔试验等),及时淘汰有伤锭杆,防止其流入后续的装配环节。

1.2 锭盘断裂

因锭盘蜡烛头根部与纱管底孔通过间隙配合,实现尾纱留头及转动支撑,该部位易受外力冲击产生断裂(见图2)。常见产生于灰铸铁(HT200)锭盘。

图片

图2 锭盘蜡烛头根部断裂

1.2.1 断裂的主要原因

(1)材质夹杂(C、Si含量过高),抗疲劳、抗变形性差。

(2)锭盘工艺大孔加工尺寸控制较差,在蜡烛头根部位置产生了薄壁效应。

(3)在落纱或拔管过程中,受到了过大的外力冲击,一般是因为落纱机拔纱盘嵌口调整定位不准所致。

1.2.2 避免锭盘断裂的措施

(1)使用优质材料。

(2)严格控制加工过程及工艺尺寸偏差标准。

(3)避免使用手动或电动小车落纱;若必须使用小车落纱,要加强设备调整及管控措施,保证定位精准、拔纱可靠,避免对锭子产生意外冲击力。

1.3 锭脚断裂

铸铁锭脚的材质一般为HT200。无论是钢锭脚,还是铸铁锭脚,其主要功能是内腔压配锭胆,存油减振、支撑杆盘转动。外部与细纱机配合,实现安装与固定。在使用过程中,有时候也会出现锭脚断裂的现象(见图3)。

图片

图3 锭脚断裂

1.3.1 断裂的主要原因

(1)材质缺陷,抗变形能力差。

(2)外力冲击断裂。

1.3.2 避免措施

(1)使用优质材料,达到扭力要求(一般要求达到10kg·N扭力矩以上指标)。

(2)安装过程中正确操作:不在完全拼紧状态下校同心;校锭位置要正确,一般要求敲击锭脚法兰部位或用专用工具嵌套法兰部位调整,严禁敲击锭脚螺母及以下部位,否则易产生锭脚断裂、内胆变形等问题;使用标准校锭扳手,不随意加长扳手力臂和加大拼紧力矩。一般扳手力臂标准长度为240mm,拼紧力矩不大于80N·m(8kg·N)。

图片

二、锭子润滑失效损伤

图片

锭子为高速回转部件,不仅要求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而且要求运行可靠、耐磨、长寿命。一般锥窝型锭底光杆锭子要求转速可以达到17000转/分、平锭型光杆锭子转速可以达到19000转/分;锥窝型铝套管锭子要求转速可以达到18000转/分、平底型铝套管锭子要求转速可以达到20000转/分及以上。故锭子必须要有可靠的润滑吸振及散热机构,减少锭子运转过程中的摩擦磨损,保证锭子的正常使用寿命及保养周期。如果锭子润滑失效,将对锭子造成一系列致命损伤!因锭子上支撑(上轴承)润滑条件较差,主要靠锭子运转后产生油的雾化润滑。所以,对锭子润滑用油的品质、油位、油量都有严格的要求(锭子润滑三要素:一定的运转速度、一定的运动粘度、一定的油位高度),否则锭子上轴承滚柱与锭杆轴颈部位产生干摩擦。使轴承保持器发热疲劳,加速轴承保持器窗口的磨损变大(见图4)、锭杆轴颈部位过热烧伤(见图5),产生磨粒落入锭子内腔,污染锭子内腔。内腔油液受热氧化、活性失效,产生黑油等磨粒落入锭底部位,与锭杆下锥及下尖R0.7部位交叉磨损,产生环状沟槽磨痕,改变本来的配合状况,产生锭子麻手、摇头等,继而锭子异响、上窜、损伤锭钩结合件。直至锭子轴承滚柱脱落,锭子损坏。

图片

图4 保持器窗口磨损变大

图片

图5 锭杆轴颈部位烧伤

润滑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油品不符合锭子运转要求

2.1.1 锭子对润滑油特性的要求

锭子为高速回转部件,因此润滑油需要满足以下几个特性要求:

(1)抗氧化。

(2)防锈性。

(3)防气泡性。

(4)耐磨性。

(5)导热性良好。

考虑节能与吸振效果并存,需满足合适的运动粘度。粘度越高,吸振效果越好,但不节能;粘度越低,吸振效果越差,但节能。

2.1.2 锭子对润滑油的选用建议

根据锭子对润滑油的性能要求,建议选用大型石化公司生产的标准品牌润滑油(国家标准号GB443)。油的运动粘度9-11mm²/s(40℃),一般选国标10号运动粘度润滑油,国内、国际知名品牌油品推荐见表1。

图片

2.2 加油及油位查验方法欠佳

2.2.1 加油及油位查验方法不当的危害

在使用过程中,给锭子定期加油并保证油量充足,不仅可以润滑锭子、阻尼消震,延缓锭子的磨损,而且可以减少动力消耗。如果加油及油位查验方法不当,就容易造成锭子润滑失效,降低锭子的使用寿命。特别是新锭子在上车初期,必须保证油位足量,保证轴承得到可靠的润滑。

2.2.2 对新锭加油及结果查验的要求

(1)使用可靠性好的加油设备,实行定高度或定量加油。

(2)加油前应试加验证油位高度,加油后应在机台两侧的车头、车中、车尾分别抽查、验证加油的可靠性及一致性,保证油位高度。

(3)新锭第一次加油,提倡连续加两遍油。因新锭内腔不密封,运输过程中一般不存油。所以加油过程中,锭座吸振系统会有大量的气泡,必须排出才能达到真实的油位高度。故而通过两遍加油,给锭座内腔保留一定的油液渗透及排空时间,才能保证加油高度的真实性。同时可以避免油位虚高和失误漏加。

(4)油位查验:一般使用专用的油位标尺,要求操作时轻拿轻放,防止油液飞溅虚高。另外,读数完毕后,在不影响下次读数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油位标尺非读数表面的浮油擦拭,避免把其它锭子内腔存油沾带出来。

2.3 锭子正常运转磨合的定期换油不当

2.3.1 定期换油不当的危害

锭子磨合后正常运转过程中,为了保证锭子油的清洁,保持锭子油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还必须对锭子定期清洗换油,抽去旧油,注入新油。如果换油周期过长或锭子漏加油,就容易造成锭子润滑失效。

2.3.2 定期换油的要求

(1)保证锭子内腔清洁,清除运转磨粒。

(2)保证锭子油品质量(长期高温摩擦后,润滑油的固有特性会氧化或变异失效。),确保有效的润滑效果。

(3)提倡周期换油,不提倡中间补油。因为补油具有很多弊端,如增加无效劳动、增大维护工作量;新、旧油液交叉使用效果不佳,增加油料消耗;入腔油量的实际效果不可控,内腔污染风险加大;杆盘拔出后会带出锭腔原有油液,增加缺油风险等。

(未完待续)

作者:李文强  张刚 河南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