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渠同志:
军人的生命,属于正义的战争;共产党员的生命,属于人民的解放事业。上战场,枪一响,就会有流血,有牺牲。万一我牺牲了,你带好两个孩子,坚持下去,迎接新中国的到来。小军,爸爸要走了,跟爸爸说声再见。
唐渠,胜利再见。
胡文杰
1949年5月15日黄昏,上海月浦镇。 伴随着尖锐的破空声,来自黄浦江上国民党军队数十艘军舰和地面、要塞的炮弹狂轰而来。月浦镇内火光冲天、房屋倒塌无数。 炮火中,时任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9军259团团长的胡文杰身中七块弹片,壮烈牺牲。 他是上海战役中唯一牺牲在火线上的团长。 12天之后,上海解放;22天后,小儿子胡继军出生;138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胡文杰 胡文杰出生于江苏丹阳县留雁村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酷爱读书。1935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胡文杰回到家乡担任小学老师,希望通过教育改变社会。 然而时局之艰已经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随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胡文杰以强烈的爱国热情投身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他听闻丹阳县城以北成立了抗日自卫总团,毅然弃教从戎,带领五位志同道合的青年,瞒着亲友,星夜奔赴丹北地区。 ▲胡文杰使用的公文包 同年6月,胡文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和一支队指导员、宣传股长,新四军挺进纵队第四支队政治处主任等职务。 在新四军第一旅政治部任干部干事时,一次,旅部下达攻打敌伪据点泰兴县城的战斗任务。胡文杰与青年干事受命前往担任主攻任务的第一团,协助战前政治动员。 发起攻击的当夜,胡文杰与第一团突击队一起投入战斗,当突击队在城堡附近受到敌机枪火力的狙击时,他奋不顾身地跃到一个土包侧面,炸掉了敌机枪,同突击队一起率先攻进了泰兴县城。 战前,胡文杰曾对青年干事说:“我们都是机关干部,光动员部队要坚决完成任务还不够,战斗中,我们自己应该带头冲在部队前面!” 奋勇当先、身先士卒,成为胡文杰日后每次战斗的信条。 ▲1945年,胡文杰笔记本上党小组成员的签名 1947年12月,我军对盐城守敌发起总攻。胡文杰时任苏中第二军分区第四团副政治委员,然而在第四团进攻的方向上,既无桥,又无浮渡器材过河。 为不贻误战机,胡文杰挑选水性好的干部战士,组织成突击队,亲任队长。 他高喊一声“脱裤子”,便带头下河向对岸冲去。看到胡文杰身先士卒,战士们个个勇敢地冲向对岸。接着将背包绳、绑带连接起来,很快把不会游泳的人员在飘浮中拽过河。 当四团攻入城内,控制了要口,守敌才如梦方醒。经过两小时的激战,胡文杰带领四团与兄弟部队一起,全歼守敌国民党军3000余人。 淮海战役结束后,第三野战军整编,胡文杰被任命为第29军87师259团团长,率部奉命参加渡江战役。1949年5月初,在苏州郊外休整的259团,根据上级命令,沿苏州-昆山-宝山一线向大上海进发。 ▲上海战役前态势图,现藏于上海市档案馆 上海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国民党反动派长江防线上的重中之重。守敌军事主官汤恩伯曾向蒋介石报告说:“上海的防御设施,比斯大林格勒的防御设施要坚固百分之三十三。” 为在上海市区外围大量地歼灭敌人,保全上海,87师必须攻占月浦镇、张华浜,切断国民党军队的退路及封锁黄浦江。 战前87师的作战方案是:260团主攻月浦,253团、261团配合。而259团作战任务则是攻占月浦镇北边的叶大村,伺机夺取长江边的狮子林炮台。 ▲第29军向月浦发起进攻 1949年5月13日凌晨,月浦战斗打响。 敌人是国民党主力部队52军和国民党经营多年的“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 遍布的国民党军队暗堡、坚固的防守阵地以及强大的敌军火力,给我军带来巨大伤亡。 随着一颗颗炮弹落下,胡文杰身边的警卫员、参谋接连牺牲。在弥漫着死亡气息的土地上,胡文杰仍背着卡宾枪奔走于各个营、连阵地间,布置任务,鼓舞士气。 反复拼杀后,259团攻占了叶大村。但不幸的是,其他3个团进攻全都受挫,尤其是主攻月浦的260团伤亡惨重,到5月14日上午,一个团的步兵仅剩120多人。 面对这种情况,军、师首长决定改变259团原来的任务,转而参加对月浦的第二次进攻,并担任主攻。 战前,胡文杰召集干部们开了会,会议结束时,胡文杰从座位上站起来,以炯炯有神的目光望着大家,握紧拳头振臂高呼:“全力以赴,血战月浦!” 随后,胡文杰亲率第二营和师部特务连以及机关干部、炊事员、饲养员、通信员、卫生员一齐上阵杀敌。 在快速夺下两座碉堡群和一组子母堡群后,巷战随之展开,胡文杰带着部队逐屋拼杀,夺下20余间房屋。由于伤亡过大,胡文杰命令,在镇子边上一片房屋修筑工事,巩固阵地。 至15日拂晓前,第87师占领月浦全镇,打开了通向吴淞口出海通道的大门。 汤恩伯急调防守市区的部队加强月浦地区防守,并出动大批飞机、坦克和军舰对月浦集中火力,企图夺回失地。 炮弹像暴雨般倾泻而下,胡文杰率部顽强抗击,牢牢地守住阵地。 5月15日黄昏,一发穿甲弹击中了259团的指挥所,正在布置作战方案的胡文杰被弹片击中牺牲。 从5月12日战斗打响,一直到15日壮烈牺牲,整整70个小时,胡文杰一刻没有停歇,一直战斗在团长的岗位上,牺牲时年仅33岁,他也是在解放上海战役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人民解放军烈士。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解放军开进上海城 胡文杰牺牲21天后,他的小儿子胡继军出生。 1949年3月,部队整装出发参加渡江战役前,胡文杰的妻子唐渠正怀有七个月的身孕,他们的大儿子胡晓军也才2岁。曾经,两人在新四军相识相知相恋,立下抗战胜利后再结婚的约定。而今,为了革命,这对烽火伉俪又将分散两地,生死难知。 出征上海的前夕,胡文杰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他交代妻子:“万一我在解放上海的战斗中牺牲了,你还年轻,带好孩子,最多为我守寡三年就够了。要是碰到好的同志,就改嫁吧!”他还带上大儿子去照相馆照了一张相,接着就上前线去了。 这一去,便是永别。 出征前和长子的合影,胡文杰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看到。 ▲胡文杰和长子的合影 临别前,胡文杰还给妻子唐渠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胜利再见。 在与妻子相约再见时,胡文杰可能也憧憬着这美好一天的到来,可如今,我们已经胜利,胡文杰却已与妻儿永别。 他倒在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却给后人留下一片光明。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中国反邪教』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蒋北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