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都书院那些事

 藏书胜似藏金 2021-12-02

前言

古望都乃冀方大邑,孕帝名邦,万古文明肇祥于此,文材勃兴,代不乏人。可惜县治几经拆分省置,疆域日渐狭蹙。特别历劫明清鼎革之后,因望都地当冲要,役税繁重,再加上清初实行专制的文字狱政策,县内读书人寥寥无几。当地教育衰微,文化荒芜,几乎陷入幽暗停滞时期。

图片

(望都书院)

龙溪先生到尧台——尧台书院

卫学诗,一听名字,我们眼前就会浮现一个风神绰约、诗意昂然的才子形象。卫学诗祖籍陕西韩城,因心慕明代大儒龙溪先生王畿的才学,自号龙溪。乾隆三年乡试夺魁,乾隆七年(1742) 荣登壬戌科进士,可谓“殿试题金榜,锦衣游帝都”的风光人物。

清康熙年间,望都知县张京瓒为供养望都士子治学科举,设立义学,捐俸购置“学田”。学田的佃租收入便成为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几十年后,由于疏于管理,学田多被私人侵吞,教育经费没有着落,义学也进行不下去了。

图片

  (清代卫学诗所用漆葵花盘,底部刻有“卫学诗”三字,重60克,直径15.8厘米。)

乾隆二十七年 (1762),一个“萧萧黄叶闭疏窗”的深秋,卫学诗就职望都知县,慨然以育人才、敦教化为己任。他的到来,如一缕璀璨的星芒,照亮望都幽暗的夜空。

经过半年筹备,乾隆二十八年(1763)二月,卫学诗追回被人侵占的学田及应缴租金,在尧母庙东西两廊增置房屋作为教室,聘请老师,招收学子就读,首创望都书院。政务暇余,这位龙溪先生,还要亲力而为,开坛讲学。因庙后尧母灵台,简称“尧台”,身沐尧台曙霭,自有瑞气天來,何不起名为“尧台书院”?卫知县思忖半久,运笔如风,才情横逸地题写了《新设义学碑记》。

图片

(清末尧母灵台老照片)

龙泉之水濯我缨——龙泉书院 

二十年后的乾隆四十八年(1783),安徽泾川人沈寅成为望都的父母官,这位自号“笠阳”的学儒省吃俭用,捐出自己的养廉银作为经费,决议重振望都文教,他将校舍修葺一新,便琢磨为书院重新起个名字。望都有九龙泉,系望都文脉之所在,“龙泉之水,亦濯我缨,龙泉之水,亦濯我足。”这位惜才重教的沈知县,文采卓著,以书法见长,他逸兴横飞,健笔凌云,欣然题写“龙泉书院”四字匾额,命人刻石镶嵌于书院大门。

图片

(清代沈寅亲书“龙泉书院”石匾残片)

光绪二十五年(1899),望都知县戴华藻在书院内增建文昌阁,特意将此石匾镶嵌在阁上。除此之外,沈笠阳先生还曾为望都的城隍庙、药王庙题写过匾额楹联。

如今此匾额之残石幸得保留,可惜“龙泉”佚缺,“书院”犹存。其字体浑厚,笔意雍穆,虽只为残石,但历经二百余年,犹可领略其儒雅气质与清正器度。

这位“笠阳”先生很是幸运,在望都呆了三年,在任期间受命重修了尧母庙与帝尧庙,圆满完成了乾隆銮舆巡幸尧母陵的接待任务。不久便升任邯郸知县。随着他的调离,“龙泉书院”也随之荒废。

图片

(清代沈寅题写的《重修尧母陵碑记》

文冠再春映康衢——康衢书院 

十五年过去了,嘉庆三年(1798)冬,山东冠县望族出身的赵锡蒲,字建南,号秋渠,出任望都知县,在一个“乱鸦啼破夕阳天”的日子里,“无声色之娱,唯爱山水图书”的赵秋渠,由当地士绅陪同巡视书院,他认为书院借用尧母庙的房舍只是权宜之计,得设法有专门的院址。

第二年二月,在当地士绅的资助下,赵秋渠先生在尧母祠西侧另建讲堂一座,书舍三间,置学田一百余亩,招收科举士子肄业者就读。书院内遍种桃李芳菲,杂植柏槐榆柳,门外有池,种荷蒲菱芡。池东有亭曰“小沧浪”。当夏秋之交,树影花香,波光上下,地灵人杰,文思勃发。俨然再现康衢盛世尧民击壤之风,于是易“龙泉书院”为“康衢书院。”

过了三年,书院前本有枯立的文冠果一株,竟然枯木再春,花萼联辉,硕果盈枝。文冠果自古就有“文冠当庭,金榜题名”“文官入院,高中状元”的美好寓意,承载着古人对登科及第的美好愿望,是读书人心目中的吉祥树。文冠新茁,更应祥瑞,预兆今后科甲复续,望都必然人才辈出。

图片

(望都书院文冠果)

莲池书声绕锦堂——小莲池书院 

康衢,即为康庄大道的意思,多好的名字!康衢烟月,月华照映在繁华大街上的太平景象,多好的寓意。可惜这康衢书院自嘉庆四年修建之后,直到道光二十一年,四十多年间再无知县过问,再加上管理混乱,弊病横生,导致学田又被侵占,院舍倾塌,甚至连房梁砖瓦也被人拆走,只剩荒烟蔓草,破败不堪。

吴步韩,字锦堂,号小岩,山东临沭人。其人天资聪慧,援笔立就,以“东省第一才子”著称,道光二十年(1840)二月,授望都知县,下车伊始,便开始筹划复建康衢书院。

到了第二年春,在南关士绅黄桂林的资助下,历时五十五日。重建讲堂、书舍等近二十间。因门前池中植莲花,当时直隶省城(今保定) 已有莲池书院。吴知县便取周敦颐《爱莲说》之意,改书院名为“小莲池”。

图片

(吴步韩所写《小莲池书院碑记》)

小莲池书院自有学田能收租生息,再加上官拨经费充裕。自此“弦歌不辍盈书院,膏火倍增傍锦堂。”为纪念这一空前盛事,吴锦堂为书院题写了一副广为流传的长联:

“修我墙屋,非直为观美也,比及三年郁郁乎文哉,于斯为盛;

率其子弟,又从而礼貌之,有能一日孳孳为善者,何用不臧?

为此,还草拟了《小莲池书院条约》和《小莲池书院碑记》。他精心为尧母庙和帝尧庙题写的楹联,如今被借用到临汾尧帝庙,已列入山西的古迹名胜名联。

可惜在刚建成书院当年,满腔抱负的吴锦堂还未施展才华,就因迎送应酬不周而得罪路过的钦差。道光二十二年(1842)为防陷害,锦堂先生不得不辞官归乡避祸,为父守孝。倡立者走了,小莲池书院又该何去何从?

图片

(民国书籍《古今联语》记载清代吴步韩为尧母庙和帝尧庙所撰楹联)

后序

由于吴锦堂先生思虑周全、措施得力,书院制度健全,再加上后继知县大都重视文教,小莲池书院得以延续六十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望都书院停办。次年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浪潮之下,改设为初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21)改为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是如今望都城内小学的前身。

望都书院在清代所存的一百三七年间,兴学不断,修葺有续,文风鼎盛,育材无数;它作为当地学术研究的阵地、文化交流的场所、读书育人的机构,对望都的儒学教育、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明珠般在历史的尘烟中熠熠生辉。

图片

(望都书院文昌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