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薪酬激励丨国企薪酬模式设计的内在逻辑

 A探索者 2021-12-02



薪酬模式设计是薪酬体系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基础工作,薪酬模式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薪酬激励的作用。国企薪酬模式的设计,既有一般薪酬模式设计的逻辑,也有其特殊性,所以,国企薪酬模式设计具有其内在的逻辑。充分地理解了国企薪酬模式设计的内在逻辑,设计出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就能够很好地起到稳定作用和激励作用。

一般来说,薪酬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1、基于岗位的薪酬模式

这种薪酬模式的核心思想是,认为岗位是创造价值的基础,所以,员工所在的岗位价值是决定其薪酬的基本要素。薪点制和岗位绩效工资制,是这种薪酬模式的典型代表。

2、基于能力的薪酬模式

这种薪酬模式的核心思想是,认为能力(或技能)是员工创造价值的基础,认为员工的能力越高,其创造的价值越高。职能工资制和技能工资制,是这种薪酬模式的典型代表。

3、基于业绩的薪酬模式

这种薪酬模式的核心思想认为,业绩是付薪的决定要素,要为看得见的业绩付薪。提成工资制和计件工资制是这种薪酬模式的典型代表。

4、基于年功的薪酬模式

这种薪酬模式的核心思想认为,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员工的能力和贡献也会随着提高。日本很多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采用年功工资制,我国前期的国有企业所采用的工资,也是类似于年功工资制。现在大多数企业都抛弃了这种工资制,或者说只是在相对非常小的部分里采用了这种工资制的一些元素。

国有企业在做薪酬模式设计的时候,有其一定的内在逻辑


1、强调公平性

国有企业的员工,比民营企业的员工,更加注重内部公平性,同时,国企员工的工资差距也有限制。基于这种逻辑基础,所以,基于岗位的工资制会更多地被国企采用。

2、销售模式与薪酬模式的匹配性

在市场营销岗位的员工,其管理模式与薪酬模式的匹配性非常重要。销售岗位,根据其业务发展情况,一般分为两类销售模式,一是开拓型销售,二是管理型销售。开拓型销售,更加强调个人的开拓性与业绩的增长,所以,逻辑上,这种销售模式应该匹配提成工资制。而管理型的销售,其业务主要靠对渠道或者固定客户的服务上,所以,逻辑上,这种销售模式应匹配基于岗位的工资制。

3、研发模式与薪酬模式的匹配性

同样,研发岗位的员工,可能会有三种作业模式,第一种是项目制产品或技术开发,第二种为强调岗位的产品或技术开发,第三种是强调个人能力的产品或技术开发。基于这三种作业模式,其薪酬模式逻辑上应该分别匹配为:基于项目奖金的工资制、基于岗位的工资制和基于能力的工资制。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薪酬模式的设计,既要考虑薪酬模式设计的基本逻辑,又要充分考虑国有企业的内在逻辑。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国企视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